13《精卫填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1 09: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帝、曰、溺、返、衔”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教学准备:《山海经》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 日常见过的鸟儿都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机灵的、活泼的、自由自在的、欢蹦乱跳的。
2、是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鸟儿都是自由自在的,欢蹦乱跳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不一样的鸟儿,(出示图片)请看,这只鸟儿和你平时见到的鸟儿哪儿不一样?(生观察后回答)
3、孩子们,这只不一样的鸟儿名字叫精卫,它是从《山海经》里飞出来的。《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是我们中国神话故事的始祖。它不是由某一个人创作的,而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这部书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精卫填海》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师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提问)
生: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生:精卫在哪里填海?
生:精卫用什么填海?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师:你们所提的问题答案都在课文中,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课件出示:《精卫填海》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0页,大声朗读是学好古文的好方法,现在大家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谁想试着读一读?别人读你们要认真听,如果你发现他哪一点读得不正确,等他读完后再评价。(指名读)
2、师:有没有读得不正确的地方?你来读读。现在你们借助拼音再读。
3、师:刚才大家借助拼音读得非常正确,现在去掉拼音(点击课件:去掉拼音)谁再来读一读?
师:本课藏了一个多音字,谁发现了?(生:少)
师:它在本课中的读音是(shào),“少”还有一个读音是——shǎo,组词:多少。文中读(shào),用少组个词。
师:“少女”是什么意思?看注释。借助注释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好方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师:古文中少女是指小女儿。(点击:古义),我们当今“少女”又该怎么理解?(出示今天: [少女]年轻女子)。
师小结:这就是词语古今意思的不同之处,“少女”现在指年轻美貌的女子,在古文中指的是小女儿,大家要学会区分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文中的小女儿是谁的女儿?对,炎帝的小女儿。炎帝是谁?
师:好的,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读古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三、再读古文,读准停顿
1、师过渡:读得真棒!字音咱们都读对了,老师再增加点难度,谁能读出古文的停顿节奏呢,我先来读一读。
师: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课件出示:带停顿线的课文
2、师:借助停顿线,同桌互相读一读吧。
师:借助停顿线,相信大家都会读了,谁愿意再来试一试?(指名读)
3、师:有点古文的味道了。下面请女生来一起读一读。我们男生敢不敢来挑战?
四、合作学习,读懂故事
1、同桌合作,理解意思。
师过渡:刚才咱们读准了字音和停顿,能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学习古文有哪些好方法?(板书:多读 看注释 看插图 联系上下文……)
师:下面你们同桌两人一组,运用这些学习古文的方法来读懂这个故事。一会儿小组进行汇报,看看哪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最棒!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师:哪一小组愿意推荐一个代表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指名讲)
师:哪一位同学愿意再来讲一讲?带着我们的理解再来读读课文。
五、品读古文,读懂人物
1、师过渡:这篇故事大家已经读懂了,那么对于精卫你又有哪些了解呢?你们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儿?它为什么要填埋东海?
(预设:生:它为了不让别人再淹死在东海,它很关心别人。)
师:用个什么词语更合适?善良,关心别人。
[预设:生:我读懂了精卫的坚持不懈。师:你从哪句话读出来的?(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师追问:这句话中哪个词让你读出了精卫的坚持不懈?(生:常)说说你的理解吧。
师:说得好,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师评:你真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
师小结:一个“常”字让我们知道了精卫做这件事不是做一天两天了,而是常常、不停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这件事。
3.指导写字。
师:精卫常常做什么?(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中有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衔”,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衔
师:“衔”是什么意思呢?(生:叼着)
师:你真聪明,通过联系上下文就知道衔是叼着的意思,这个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点什么呢?(这个字中的横画比较多,注意横的长短变化和穿插避让,右边第二横要写在金字旁的的这两个短横之间。)
4.师:再来看课文,你还从哪些词读懂了精卫?
[预设:生:从西山和东海读出了精卫飞得距离很远。
师: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这句话。
师:西山和东海之间有多远呢?(结合原文资料理解)师相机画西山、东海。
师:尽管西山和东海相距遥远,精卫却常常做这件事,
师:从中你看出精卫的什么精神?你还想用哪些词咱们精卫?
师:像这样朝着目标不停息就叫做“坚韧执着”(相机板书:坚韧执着)]
师:谁想来读出精卫的这份执着。(指名读)
5.师:你还能从哪些词读懂精卫鸟?
师小结:一个西,一个东,一个小,一个大,在这强烈的对比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韧执着的精卫。正是这份坚韧在支撑着它,孩子,请把你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吧。
6.想象说话,精卫填海时遇到的困难。
师:孩子们,让我们打开自己的思维,想象一下,从遥远的西山到东海,精卫衔着小小的木石到浩瀚无边的东海,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精卫鸟会遇到些什么呢 (生展开想象说话)
7.引读
师:多么坚韧执着的精卫呀!让我们一起读出精卫的这份坚韧,这份执着!
课件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师: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精卫不停地穿梭在西山与东海之间。
师:烈日当空,精卫——(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师:暴雨倾盆,精卫——(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师:饥渴难耐,精卫——(生: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师:遭遇攻击,精卫——(生: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师:听着老父亲深情地的呼唤,精卫——(生: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师:精卫的坚韧执着让人敬佩,下面让我们带着对精卫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这篇古文。
8.师:孩子们,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具有精卫精神的人,谁来说说?(清洁工、医生、警察叔叔、科学家……)
师小结:孩子们,当我们做事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失去目标的时候,就用精卫精神来鼓励自己,好吗?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师:《山海经》中还有许多的神话故事,这几个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就出自山《山海经》,请看——
课件出示:三个故事图片(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布置作业:《山海经》里还有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古文比我们的白话文语言更简练,意蕴更丰富。让我们爱上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一起去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朗读
借助注释
观察图画
联系上下文
坚韧 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