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10 10:3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你知道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吗?
海拔
海拔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示意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你知道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吗?
我们可以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坡度的陡缓。
具体判断标准: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陡崖:等高线重叠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
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
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
坡度的大小。)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0
200
1000
3000
-500
-200
-1000
0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高 原
平 原
丘 陵
山 地
盆 地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没有一定数值 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程度 与外部相比高差大,高原内部起伏不大 崎岖,
起伏很大 起伏不大 四周高,
中间低 较平坦,起伏不大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1.比较图1.39、图1.40、图1.41,比较它们的差异。
2.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下列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绘制地形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