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一章~第四章第4节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是1m
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
C.公交车在市区的行驶速度约为60m/s
D.橡皮从书桌上掉到教室地面上所用的时间是5min
2.春天,“荷兰花海”花香满园,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D.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3.小明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3.26厘米、13.28厘米、13.09厘米和13.27厘米,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3.28厘米
B.13.27厘米
C.13.26厘米
D.13.21厘米
4.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5.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我们能看到耀眼亮光的位置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8.在同样的时间内两名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下降了不同的高度,甲下降了1500m,乙下降了1000m,比较他们的速度( )
A.甲速度大
B.乙速度大
C.速度一样大
D.无法比较
9.图中画出了光在水和空气中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10.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距水面5m高的柳树树杈上婉转地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地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我们看到水中的“柳树”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声学知识在医学上有许多应用。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 时,用手轻轻敲击,倾听声音,即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当给病人检查心脏时,使用听诊器,目的是 。
12.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如图的标志,这是要求在 减弱噪声。
13.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m。
14.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 m;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6.同学们在中考教室里,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的缘故。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14分,共38分)
17.如图所示,是矿井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沿水平方向照亮矿井中的水平通道。
18.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请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19.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此时在硬纸板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ON右侧的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了,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
(2)如果将光线沿着BO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3)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则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时,在硬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0.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出结论: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2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挑选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
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
丙 钢丝 5cm 0.1mm2 紧
丁 钢丝 5cm 0.1mm2 松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
(2)为了探究弦的发声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钢丝
和 。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是为了探究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6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2.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爆炸后经过1.5s听到爆炸的声音,若当时声速是340m/s,求:
(1)反坦克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期中检测卷 参考答案与点拨
1.B 2.D 3.B 4.B 5.D 6.C
7.C 点拨:本题考查应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画给定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应遵循反射定律,画图步骤如下:①过入射点O画界面垂线恰过a点,即法线ON;②确定入射角∠AON;③在法线另一侧画出满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恰好过c点。所以能看到耀眼亮光的位置为c处。
8.D 9.AC 10.ACD
11.音调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加响度 点拨:病人腹内有积水时,如同瓶子装有水一样,水的多少不同,敲击时振动的频率也就不同。
12.传播过程中 声源处 13.东 30 14.4 不变
15.同一直线 光沿直线传播 倒立
16.漫 折射
17.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
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1在水中的像A′1,A′1也是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连接人眼与A′1点交界面于O点,则O点与人眼的连线即为反射光线,也就是A2发出的光折射后进入人眼的光线。
19.(1)同一平面内 (2)可逆的 (3)不能
20.(1)较薄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后
(4)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1.(1)乙 粗细 (2)乙 丙 (3)弦的发声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 在弦的长度、粗细相同时,用相同的力拨弦,弦越紧,音调越高
22.(1)由v=得,反坦克炮距坦克的距离s=v′t′=340m/s×1.5s=510m;(2)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v===8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