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走一走,再走一步
第 四 单 元
作者 莫顿·亨特
学习目标
1
继续练习默读,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文章。
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文中所揭示的人生经验。
3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怎样对待和克服困难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孤胆飞行员”莫顿·亨特 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莫顿·亨特小时候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情境导入
灼人( ) 恍 惚( ) 抽 噎( )
附和( ) 突 兀( ) 参差不齐( )
惊慌失措( ) 哄堂大笑( )
1 给下面的加色字注音,并当堂熟记于心。
zhuó
huǎng hū
yē
hè
wù
cēncī
cuò
hōng
预习检查
参差不齐:
哄堂大笑:
恍 惚:
抽 噎:
变化莫测:
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一吸一顿地哭泣。
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能预测。
2 词语积累,当堂熟记。
3 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本文叙述的事件。
4 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时的心理感受。
父亲鼓励“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明 确
“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明 确
这是脱险后的自慰,对父爱的体验和感激,战胜困难的自豪等的泪水。
5 文中的“我”最后脱险了,扑进父亲强壮的臂弯里却哭了,这是为什么?
告诫人们要一步一步战胜困难,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畏惧困难。
明 确
明 确
6 从课文内容看,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时间: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地点:费城
人物:“我”、父亲、小伙伴(包括“我”最好的朋友杰里)。
起因:小伙伴们当时厌倦了玩弹珠等游戏,所以要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经过:“我”因胆小被困在悬崖上进退两难。
结果:经过父亲的鼓励和指导,“我”顺利爬下悬崖,摆脱困境,受到启发。
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后,快速回想课文内容,用六要素法概括文章内容。
1
示例1: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和“我”一起玩的五个小男孩因为厌倦了玩弹珠游戏,就想去爬悬崖,“我”也跟着去了。当“我”爬到悬崖的一处岩石上时,由于害怕,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小男孩们却弃“我”而去。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摆脱困境,爬下悬崖。
(1)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方式进行复述。
(2)按照“冒险—入险—脱险”的方式进行复述。
跳读课文,多角度复述。任选下面的一种方式在组内进行复述:
2
示例2: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不甘心被叫“胆小鬼”的“我”跟随一起玩的五个男孩子去爬悬崖,可是却在爬悬崖途中的一块岩石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最后在父亲的引导下“我”才一步一步爬下了悬崖,顺利脱险。
(1)时间变化的标志性语句:如“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然后他们出发了”“几分钟后”“时间在慢慢地过去”“暮色中”等。
(2)空间转变的标志性语句:如“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等。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事的。
合作探究
画出标志时间变化和空间转变的语句,理清写作顺序。
1
明 确
本文的心理描写很有特色,心理变化过程其实也是“我”心理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勇敢、活泼;从爬上悬崖后的胆怯、恐惧,到孩子们离开后的孤立无援、麻木恍惚;再到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建立自信,最终收获成就感和人生经验。
画出描摹人物心理的语句,体会其真实、细腻的特点。
2
明 确
“我”遇险时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 晕眩 哭泣
三 神情恍惚 害怕和疲劳
一 犹豫不决 满头大汗 浑身发抖
这段环境描写,写出了时间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这一段还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是“我”的情感心理的外化。时间本来是匀速地走过,因为“我”的焦急,时间似乎慢下了脚步,显得“慢慢地”,太阳的光影也在“慢慢”拉长,更突出了等待的漫长和“我”心理上的无助感。
领会动作、环境描写的作用。如何理解“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这段环境描写?
3
明 确
重点阅读父亲引导“我”脱险的过程和最后一段的议论,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涵。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道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无论遇到怎样大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会一步步地解决掉。
标出有助于理解课文主旨的关键语句,如议论句,体会文章的主旨。
4
明 确
“我”爬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过程。
1最初:毫无信心
3随后:信心大增
2继而:信心萌发
4最后:巨大的成就感
我不行 我会掉下去 我会摔死的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再一次,我做到了
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大的困难,只要把大的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会赢得胜利。
请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5
指 导
拓展延伸
一句古语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一生少不了经受挫折与磨难,但也正是在战胜困难的经历中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正像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面对困难,鼓起勇气,大声地对自己说一遍:“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同学们应该倾向于更喜欢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这样的指导。
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边安慰“我”,一边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明 确
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继续组织讨论,请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启示。
如何克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地战胜了小困难,最终就会战胜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另外,不要把希望始终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