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得以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的问题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能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旅、胃”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几”;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体会红头和青头对话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通过朗读红头与青头的对话体会旅行的惊险、青头的睿智,并借助课文和插图感受青头与红头之间深厚的友情。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揣摩体会红头和青头对话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通过朗读红头与青头的对话体会旅行的惊险、青头的睿智,并借助课文和插图感受青头与红头之间深厚的友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重点指导“旅、胃”两个字的写法,认识多音字“答、应”等;运用查字典、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文中“细嚼慢咽”、“贮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
1.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很爱动脑筋,老师准备来考考你们。请仔细观察(出示图片)你猜他们要去做什么?(旅行)
2.指导写“旅”
(1)请同学们观察“旅”这个字,说说它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生1:第三笔是“横折钩”。
生2:竖提写在横中线上。
(2)讲解生字的写法,师板书笔顺生书空。
第一笔点:占左上格,中间偏下起笔。
第二笔横:压着横中线起笔,行进略往右上倾斜,接近竖中线停笔。;注意点、横不相接。
第三笔横折钩:点的正下方横中线上起笔,往右下方写横,往左下方写折然后到点的正下方位置写钩,注意钩的方向往横的起笔位置提的。
第四笔撇:在点的正下方虚接起笔往左下方出撇,不能超过横折钩的钩。
第五笔撇:起笔在右上半格中间,比点的起笔略高,往横的末端写一短撇。
第六笔横:从撇右端写一短横,稍往右上倾斜。
第七笔撇:在横笔起笔右下方起笔写一短撇。
第八笔竖提:压着撇笔起笔在竖中线上写竖提,行进略低于横折钩的钩出提,注意提要略长。
第九笔撇:在第七笔撇起笔的右下方起笔写一短撇。
第十笔捺:在撇和竖提的交叉点起笔写捺,注意捺要有脚。
请同学们把“旅”在书上描两个。
(3)学生临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学写字,重姿势,写字的时候,三个一,时刻不能忘。写好的同学,请放好笔,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出示书写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3.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指名说)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带着想象走进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指名说。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真有水平,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到牛肚子里来一回说走就走的旅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出示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生自读课文
交流:
(一)检查词语朗读
1.大家读书的声音越来越小,看来书都读完了,这篇童话写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青头 红头)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会读了吗?(出示词语)请同学们先自己试一试。
旅行 咱们 偷偷 答应 卷起 可怜
救命 拼命 打扫 牙齿 吞咽 胃部
管理 悲哀 刚才 几乎 流泪 眯着
算是 一骨碌 嚼东西
(1)我们请四个小老师来带读,如果小老师读对了,我们跟着读一遍,读错了我们一起帮忙纠正。
(2)分组指生领读,相机正音。
(3)我们一起来读,试着有节奏,不拖音。
(二)检查句子朗读
过渡:词语读得非常准确,相信同学们的句子也一定没有问题。
1.出示句子:
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1)指生读。
(2)理解“偷偷地”的意思。强调多音字“答应”。
(3)下面请你看看,生活当中你会选吗?
出示:青头和红头玩捉迷藏,红头想:我躲在草丛里应(yīngyìng )该比较隐蔽吧,果真青头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它请红头回答(dādá)在哪里,可是红头就是不答(dādá)应(yīngyìng )。
指生选择正确读音读句子,师再次领读词语。
2.出示句子: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指生读。
(1)青头说牛有个四个胃,我们通过图片来看看牛的四个胃到底什么样的,又有什么作用。(图片展示,大致讲解)
理解“贮藏”。牛的前三个胃只是保存食物等物质,并不消化食物,所以句子里的“贮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保存、贮存。
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意,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2)学写“胃”。
既然牛有四个胃,我们就来学习胃这个字。胃是我们的身体器官,我们其他的身体器官比如胳膊,肚子,肝、肺和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月”字旁,月表示肉的意思。
请你观察“胃”这个字,说说它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出示胃)
预设:生1:“胃”上面部分,里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生2:下面的“胃”的偏旁月的撇不能写得太舒展。
生3:“胃”上面的田要写得紧凑。
同学们观察细致,说的到位,我们一起来写“胃”。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面的“田”比较扁,下面的“月”比较瘦长。(“胃”上面除了竖要压竖中线,还要看清,横,左右都不连。月下面的两横,连左不连右。)
第一笔竖:在左上格中间起笔,写竖。
第二笔横折:搭上竖的起笔写横折,向里收。
第三笔横:小横左右都不接。
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
第五笔横:横托竖。
第六笔竖:竖和横交叉点的正下方,横中线起笔写竖,稍长一些但不要太长,到下半格中间位置停止。
第七笔横折钩:接着竖的起笔压着横中线写横折钩,注意左短又长。
第八笔横:压着竖起笔写横,注意连左不连右,过竖中线停笔。
第九笔横:和第八笔横一样,过竖中线停笔。注意横折钩的横和第八笔、第九笔的横,这三个横等距。
请同学们把“旅”在书上描两个。写好后放下笔,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3.出示句子: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指生读。
(1) 细嚼慢咽这个词语中,嚼和咽都是多音字,看看它们还有哪些读音,自己拼读一下。嚼和咽表示的动作都和——嘴巴有关,所以都是“口“的,嚼就是——上下牙齿磨碎食物,来,我们嚼一嚼;
(2) 咽就是——把嘴里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
(3) 细嚼慢咽就是——慢慢地吃东西,文中是指老牛(慢慢地吃草) 吃食的方式。文中还有一个和吃东西有关的字是——吞(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
(4) 理解了词语,再来读一读句子。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
(1)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2)反馈:【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不完整的再请其他同学补充。】
你的概括能力很强!
你能提炼出这么重要的关键词,真厉害!
感谢你的补充,把起因说得更完整了。
相机指导词语的理解:
预设1:孩子补充了“青头和红头完捉弄迷藏”,教师引导:你在文中发现他们俩是什么关系?(好朋友)从哪里看出来的?(咱们)咱们是什么意思?(我们)用“咱们”,感觉更亲密。
预设2:孩子说到“被卷进牛嘴”,师引导:“卷进牛嘴”是什么意思?(就是被牛吃了)那能不能把这个词换成“吃进牛嘴”?(不能,牛刚吃草的时候,是直接把草吞进肚子里的,没有细嚼。)看来,作家的每个动词都是精挑细选,别有深意的。
教师小结:课文的一到七段告诉了我们: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板书)
(4)对于这次旅行,红头真是毫无防备,你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这一点?红点出示: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还没有来得及。指导朗读。
(二)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过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就此开始了,那它来到了哪些地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8—18自然段,圈出红头在牛肚子里去过的地方。
2.全班交流。
(1)圈好了吗?指生说(师相机板画: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
(2)老师把你的智慧写到了黑板上。跟他一样的同学举手!你们真会读课文!
(3)我们学着他的样子,加上这几个表示顺序的承接词,先……接着……又……最后……说一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吧。(红头先是被卷到了牛嘴里,接着到了肚子里的第一个胃里,又到达了第二个胃,最后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4)我们知道了牛胃的结构,看着这张图,你是否也能说出红头的旅行路线呢?
指名说,齐说。
师:为什么红头从牛的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后又回到了牛的嘴里呢?这和牛的进食特点有关,科学家称这种特殊的进食方式叫做反刍。(板书:反刍)
总结:牛的反刍是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我们同学学习也是一样,学过的知识要多思考,多揣摩,才便于我们掌握。
3.这篇童话故事为这场意外的旅行安排了一个怎样的结果?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四个字概括:喷出牛嘴(板书)
(三)根据路线图,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提示:一天,青头和红头玩捉迷藏。红头躲在草堆里,被大黄牛......
1.自由练习说。
2.指名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小结
1、这篇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以及功能这些科学知识,这样的文章叫做科学童话。
2、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场意外,如果没有青头的帮助,它是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的,青头具体是怎么帮助红头出来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好好读读看看。
板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青头 红头
起因:捉迷藏红头进牛嘴
经过:嘴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嘴 反刍
结果:喷出牛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揣摩体会红头和青头对话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通过朗读红头与青头的对话体会旅行的惊险、青头的睿智,并借助课文和插图感受青头与红头之间深厚的友情。
3.能借助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生齐读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你们还记得红头的旅行路线吗?
(先是......接着......又 ...... 最后......)指生说
二、自主合作,体验真情
(一)聚焦红头,体会旅行之险
1.这就是红头旅行的整个过程。同学们,我们平时的旅行大多是很快乐、很开心,但在红头的这段旅行中,我们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地愉快,老师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8—20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红头说的话,仔细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读出了红头什么样的心情?从哪里读出来的?
指名交流,读出相关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红头紧张、害怕——绝望——悲哀——感激的心情变化。
(1)在牛嘴里
过渡:青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捉迷藏呢,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只大黄牛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瘦小的红头只能看到大黄牛那白白的牙齿,你能想象小红头此时的心情吗?(害怕、慌张)
从哪里感受到的?
出示:“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
借助朗读小助手能帮我们读懂句子,读好句子。这里的朗读小帮手是哪个词?
预设1:两次“救命啊”加两个感叹号!
表示着急、惊慌。此时脸上可能有什么表情?(瞪大双眼)
预设2:红色显示“拼命”,意思:1.用尽全身的力气。2.用性命跟别人拼。联系上下文理解是哪种意思?
从“拼命”这个词看出红头此时的心情怎样?(害怕、紧张)可能会有什么动作?(捏紧拳头,护住自己的身体)
相机指导朗读:结合表情动作,谁来读读红头的话?谁再来试试?从你的表情中我也感受到了红头此时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总结:关注这样的提示语,想象当时的情境,就更能体会红头的心情,读好红头说的这些话。
过渡:还有哪句也表现了红头刚到牛嘴的情况?
出示:“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预设:假如你是红头,你被大黄牛卷进了牛嘴里,你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害怕得全身发抖,语无伦次,结结巴巴 )在这里省略号表示断断续续。旅行时最怕的就是和外界断了联系,红头这次旅行随时面临这种危险。害怕的红头再次喊救命。它可能害怕的紧紧闭上了眼睛。这个句子读好不容易,谁再来试试?把这情形表演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下面四句话中的朗读小帮手分别是哪些词?(哭、悲哀、小、高兴)让我们根据以上学法,借助这些朗读小帮手来读好下面这四句话。
出示原文: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留下了眼泪:“谢谢你......”
生自由练读
(2)在牛肚子里
过渡: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吃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原文:“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哭起来。
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可能说出它害怕,非常着急,近乎绝望了)是啊,急得都哭出来了,你知道提示语为什么放后面了吗?(说话很急)所以语速稍快,我们一起读。
(3)到第二个胃时,红头的内心有什么变化吗?
出示原文:“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这里的朗读小帮手是那个词?(悲哀)悲哀就是——悲伤、悲痛,它为自己的遭遇感到痛苦,哀伤,觉得青头说这些对它——没什么用。(这句话可以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
指导读:红头这时候已经悲伤欲绝了,对生活已经不抱有希望了。谁来读
(4)“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5)最后,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留下了眼泪:“谢谢你......”
此时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从哪里表现?
预设1:流下了眼泪。(高兴、激动、感激......)
预设2:省略号说明了什么?红头还有很多话想对它的朋友说。红头还会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指导读
总结:你们看,这6句都是红头说的话,所写的说话的形式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吗?
看来提示语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人物当时说话的心情和语气。(板书:提示语)描写对话时我们就可以这样,把提示语放在前面,或者放在后面,也可以不写提示语,直接写说的话,这样写就能使文章更富有变化,读起来更生动。
3.带着你们的感受再来读读红头说得的话,也许会有更深的体会。师生合作朗读红头说的话。
看来这真是一次( )的旅行。指名说。(难忘,惊险,精彩,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过渡:就是这样一次惊险的旅行,红头最后还是脱险了,那都是因为谁?(板书:青头)
师:开头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出示: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生齐读。
(二)关注青头,感悟真情之挚
过渡:那么好朋友青头在危难时刻给了红头什么帮助?它是怎么做的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8—20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青头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2.生默读课文,做批注。
如果找到了,同桌交流一下,体会关键词语。生小声交流。
3.集体交流
过渡:下面我们来跟着红头的旅行路线一起来交流,首先我们来看红头在牛嘴里时,青头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出示: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的时候声音响亮。 你来读。
青头最想告诉红头什么?(躲过它的牙齿)(板书)
(2)为什么要让它躲过牙齿?指生说
(3)你知道这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吗?牛刚把草吞进肚子里的时候。
这就是牛吃草的特点,青头通过自己的知识,为红头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现在这个时候情况非常非常的危急,这样危急的情况下,重要的事情就要——先说。
(4)青头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焦急)你从哪里看出来?
预设1:理解“一骨碌”的意思。
这个词在字典中有两个解释,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在文中“一骨碌”的意思吗?(出示一骨碌的两个意思:1.一滚;一转。 形容动作灵活迅速。2.一大捧。)
文中指说的动作敏捷迅速?生:指青头的动作敏捷。
预设2:从“蹦到”、“摔到”、“爬起来”、“喊”这一系列的动词都能体会到青头对红头的关心。
小结:看来青头为了朋友真是奋不顾身、分秒必争啊!
(5)下面我找三位同学来分角色读一读,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
出示第一段对话: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生分角色朗读。
(我从他们的读书声中听出来红头很害怕、很胆小,青头很自信、很镇定、很勇敢。)
4.过渡:红头它又来到了牛肚子里,一起来看看这两句话,青头最想告诉红头的是什么。
出示:“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1)青头最想告诉它的是什么? (提示:情况紧急的时候,重要的事情要放在 前面说) 那最想告诉它的是什么啊?(标红)
青头在告诉红头,它定能出来。(师板书:定能出来)
(2)因为青头已经告诉了红头牛有四个胃,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生说。
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这种特殊的进食方式叫——生:反刍。
等牛细嚼慢咽以后,食物就进入——第四个胃开始消化了。这段话中又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呢?(在细嚼慢咽之前一步,送回到嘴里时就有机会逃出来的。)
为什么要省略?(因为时间仓促紧迫。)时间仓促紧迫,青头为什么还要说最后一句?(为了鼓励红头。)
小结:青头真聪明,告诉它这么关键的信息。红头绝望了,但是它不离不弃,对解救出红头充满信心,那是因为青头有知识。同时也鼓励着红头,使它也充满信心。
(4)假如你是青头的话,你愿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红头吗?
(师出示牛四个胃的图)现在你能不能学着青头来指挥、鼓励红头,并且把让它这么做得原因给说出来。先在下面练一练。
说话练习: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被牛吞进肚子里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 )
指生说:请一位小朋友先来试一试
再请一位同学。老师不提示,你也能把这段话说清楚。
5.我们刚才已经学习青头如何指挥和鼓励红头。看一看,就在这个时候,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板书)
(1)它为什么要“蹭来蹭去”啊?
预设1:因为它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想让牛打喷嚏。这只青头真聪明。
预设2:青头不嫌牛脏。你真是一个好朋友。
其实这就是青头对红头的援助(板书)
(2)看来青头很关心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青头是怎么到牛鼻子上的?
你们自己想一想,第一次它是怎么到牛身上的?蹦。
后来第二次它又是怎么到牛身上的?跳。
这一次却变成了——爬。
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生1:因为它有点累。嗯,这时候的青头已经很累了。
生2:它这次很小心,怕被牛发现。
青头这时候没有力气了,还要再想一想怎么不被黄牛发现。这时候处境很——生:危险。
(3)青头真勇敢。我们看到,青头一边借助丰富的知识指挥红头,一边积极地安慰、鼓励红头,不仅如此,还在关键时刻机智地给予红头及时的援助,终于将红头解救出来。(板书:解救)最后,可爱的青头还安慰红头说这次经历是——(引读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在这场旅行中,青头给了红头太多的帮助、太多的鼓励,这让我们又想到了那句话——出示: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生读。
(4)经过了红头一次惊险的旅行,相信你会读得更好。齐读。
6.我们来读读描写青头的话,感受它的勇敢、对朋友的友情,以及丰富的知识。
(男生读红头的句子,女生读青头的句子,老师读旁白。)
三、拓展深化,回顾总结
1.总结:青头就是这样凭借丰富的知识指引红头逃脱危险,积极地鼓励它,及时援助它。真是危难之中见真情啊。一次特殊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
2.同学们,你觉得作者写这个故事想让我们了解什么?
(1)交流。(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2)出示介绍牛吃食过程的一段话,读一读。那你喜欢哪一种方式?
出示: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特别是粗饲料,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的过程。
四、读写迁移,内化表达
1.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还要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讲清这些知识的。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写的?
作者通过科学童话的形式,运用大胆、丰富的想象描写了红头和青头之间的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提示语,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生动具体,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知道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的科学知识,感受到红头和青头之间的友谊可贵。
2.想象对话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它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结合本课对话的写法,想象当时的情景,写一段小对话。(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3.总结:青头能够救出红头,就因为它积累了很多科学知识,加上自己对好朋友的勇敢,拯救了红头。我们平时也要积累科学知识,利用科学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出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来把这些难懂的科学知识讲给自己身边的人听。这样,我们也能够像青头那样,拯救很多的人。
五、板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解救
青头 红头
指挥 躲过牙齿 牛嘴 提示语
鼓励 定能出来
援助 蹭来蹭去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