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卷 B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卷 B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0 12: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卷 B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山西运动员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他在比赛中的情景。下列对他加速下滑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B.相对于地面他是静止的
C.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 D.受到惯性作用持续下滑
2.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的复制品,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鱼洗”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3.如图所示,在家庭小实验中,某同学想让沉底的鸡蛋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向杯子中加盐 B.向杯子中加水 C.倒出少量的水 D.轻轻摇晃杯子
4.如图所示,是物理实验室常用的1号干电池。以下与该电池相关的物理量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高度约10mm B.重力约5N C.电压约1.5V D.密度约
5.用图示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时蹄形磁体保持静止,导体棒处在竖直向下的磁场中。下列操作中能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
A.导体棒保持静止 B.导体棒向左运动
C.导体棒竖直向下运动 D.导体棒竖直向上运动
6.如图,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质量约为3tError! Digit expected.的奥运五环缓缓升起。若将升起过程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则该过程中奥运五环的( )
A.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增大
7.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8.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C.研究旋转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时,可以把乒乓球视为质点
D.研究地球的自转情况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
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百米跑道沿直线进行折返跑,他先从A处向前跑80 m到达B处再向后跑30 m到达C处,这一过程中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110 m;110 m B.80 m;50 m C.110 m;50 m D.80 m;30 m
10.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收获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金牌数和总奖牌数均位居第二位。关于本届奥运会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跳水运动员,在10米跳台决赛中赢得冠军,裁判员打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某运动员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刷新亚洲纪录并成功闯入决赛,9秒83是一个时刻
C.女子4×100米接力中,中国队以42秒71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队奥运历史最好成绩,其中,100米是指位移
D.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国队以7分40秒3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金,其中,200米指的是路程
11.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十千米左右的高处开始多次减速,当返回舱距地面高约1 m时,四台反推发动机会同时点火,以极强的推力帮助返回舱进一步减速至2 m/s,实现软着陆。现假设返回舱软着陆过程可视为竖直下落,着陆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按的规律变化,由此可知,在软着陆的这个过程中( )
A.返回舱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返回舱的初速度为30 m/s
C.返回舱的位移在不断减小 D.相同时间内,返回舱速度变化量不变
12.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两物体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a物体对应A图像,b物体对应B图像。已知两物体在时刻的速度大小恰好相等,曲线B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时间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0~时间内,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
C.时刻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 D.时刻物体a的速率一定小于物体b的速率
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3.小京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吸收热量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当水温为90°C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从计时开始,经5min水沸腾.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并记录水的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1)在此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
(2)由图像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水在沸腾前,__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____.
1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_____A。
(4)继续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描点作出图象。分析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电阻
电压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 0.2 0.3 0.38 0.5 0.6
15.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的交流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1)请你在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关系的图线(作答在图乙上),其中_______(填“x”或“y”)轴相当于v轴,_________(填“x”或“y”)轴相当于t轴。
(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_______段纸带的长度。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2分)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最好方式之一。如图所示,是小亮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频闪照片。拍摄过程中汽车的总质量约为1.6t,所受阻力约为车重的。搜集汽车信息得知车身长3m,静止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求:(g取10N/kg)
(1)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拍摄过程中汽车的输出功率。
17.(12分)图甲为某电火锅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为阻值一定的电热丝,且。通过控制开关、的断开或闭合状态,可以让电火锅在不同档位工作。
(1)电火锅在低温挡工作时,开关、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2)求的值。
(3)若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某插座的额定电流是5A,用该插座仅给电火锅供电,从安全用电和加热快这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应选择哪个档位 说明理由。
18.(16分)如图所示,子弹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方向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 s,那么:
(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8 m/s,求子弹击穿木板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8 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苏翊鸣在加速下滑过程中,速度一直在变大,故他的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A错误;相对于地面他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故他是运动的,B错误;在下滑过程中,高度下降,质量不变,故重力势能减小,C正确;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他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持续下滑的,D错误.
2.答案:A
解析:“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故A正确,B错误;“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靠盆中的水和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鸡蛋沉底,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即。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时,由可知,应向杯中加盐,增大液体的密度,以增大鸡蛋所受浮力,当浮力增大到大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
故选:A。
4.答案:C
解析:,1号干电池的高度不可能是1cm,A不符合实际;重力为5N的物体的质量约为0.5kg,0.5kg等于1斤,1号干电池的质量不可能是1斤,B不符合实际;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C符合实际;水的密度为,由于电池中含有金属,故1号干电池的密度比水的大,D不符合实际.
5.答案:B
解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导体棒静止和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均不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导体棒左右运动时会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电路中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本题应选B.
6.答案:D
解析:物体的动能取决于质量和运动速度,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决于质量和所处位置的高度.奥运五环的质量不变,在匀速上升过程中速度不变、高度增大,因此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本题应选D.
7.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本题应选A.
8.答案:B
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引入这个概念简化了要研究的问题,选项A错误;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选项B正确;研究旋转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研究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
9.答案:C
解析:路程为
位移为
10.答案:D
解析:裁判员打分时,要比较运动员的动作,所以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9秒83表示跑100米所需要的时间,是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100米指的是路程,选项C错误;200米指的是路程,选项D正确。
11.答案:D
解析:根据,对比,可知初速度为,方向向下,加速度为,方向向上,则返回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不断增加,因加速度恒定,则相同时间内,返回舱速度变化量不变,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
12.答案:D
解析:0~时间内,a物体向负方向运动,b物体向正方向运动,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0~时间内,两物体通过的位移方向不相同,选项B错误;时刻物体a不是静止状态,其速度等于题图线A的斜率,选项C错误;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做加速运动,因为两物体在时刻的速度大小恰好相等,所以时刻物体a的速率一定小于物体b的速率,选项D正确。
13.答案:(1)加热时间(2)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解析:(1)用同一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可以认为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可由加热时间反映.
(2)由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水在沸腾前,一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水在沸腾过程中,仍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14.答案:(1)如图所示.
(2)定值电阻R断路
(3)0.1
(4)如图所示.
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析:(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压表应与定值电阻R并联,由于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压约为3V,故定值电阻的右接线柱应与电压表的“3V”接线柱相连;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且要起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作用,故定值电阻右接线柱应与滑动变阻器的任一上接线柱相连.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故断路出现在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部分,其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R断路.
(3)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量程,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A,故电流表示数为0.1A.
(4)根据表格中对应的电流与电压的数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趋势作出图像,发现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5.答案:(1)图见解析;y;x
(2)b
(3)2
解析:(1)分别取五段的上方中点,并连线,则得到能表示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
y轴相当于v轴;x轴相当于t轴;
(2)是段的中间时刻,要求时的瞬时速度,只需要测b段纸带的长度,然后用求得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时刻的瞬时速度;
(3)段各自中间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根据得。
16.答案:(1)
(2)
解析:(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分析图片可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每0.5s通过的路程均为6m,在拍摄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汽车在拍摄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
拍摄过程中汽车的输出功率
17.答案:(1)断开,闭合
(2)
(3)见解析
解析:(1)开关闭合,断开时,电功率
开关断开,闭合时,电功率
开关、均闭合时,电功率
由可知,
故电火锅在低温挡工作时,开关断开,闭合
(2)由得
则两电阻的比值
(3)插座允许接入的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由于
所以从安全用电和加热快这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应选择中温挡
18.答案:(1),方向向左
(2),方向向左
解析:(1)设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子弹的初速度为,末速度为。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子弹的加速度,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即方向向左。
(2)设足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足球的初速度为,末速度为。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即方向向左。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