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新)八上-6.4 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一课时【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新)八上-6.4 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一课时【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5:5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6.4 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1课时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目录
课前导入
新课精讲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课前导入
情景导入
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规格为75g的鸡腿,现有2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鸡腿的品质也相近.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两厂的产品中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它们的质量(单位:g)如下:
甲厂:75,74,74,76,73,76,75,77,77,74,
74,75,75,76,73,76, 73,78,77,72;
乙厂:75,78,72,77,74,75,73,79,72,75,
80,71,76,77,73,78,71,76,73,75;
情景导入
把这些数据表示成如图所示.
(1)你能从图中估计出甲、乙两厂抽取的鸡腿的平均质量吗?
(2) 从甲、乙两厂抽取的鸡腿的平均质量分别是多少?在图中画出纵坐标等于平均质量的直线 .
(3)从甲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又是多少?它们相差几克?乙厂呢?
(4)如果只考虑鸡腿的规格,你认为外贸公司应买哪个厂的鸡腿?
新课精讲
探索新知
1
知识点
极 差
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外,人们往往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情况,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极差),就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1.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
2. 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极差表示的是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大表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也越大,“距离”越小表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探索新知
例1 现有A,B两个班级,每个班级各有45名学生参加测试,每名参加者可获得0,1,2,3,4,5,6,7,8,9分这几种不同分值中的一种,A班的测试成绩如下表,B班的测试成绩如图.
测试成绩/分 0 1 2 3 4 5 6 7 8 9
人数 1 3 5 7 6 8 6 4 3 2
探索新知
求A,B两班学生测试成绩的极差.
导引:认真读题审题,根据极差的定义求解.
解: A班学生测试成绩的极差为9-0=9(分),
B班学生测试成绩的极差为6-1=5(分).
探索新知
总 结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做题
时认真审题,准确找出这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典题精讲
下列是某校数学活动小组学生的年龄情况:13,15,15,16,13,15,14,15(单位:岁).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极差分别是(  )
A.15,3 B.14,15
C.16,16 D.14,3
1
A
近十天每天平均气温(℃)统计如下:24,23,22,24,24,27,30,31,30,29. 关于这10个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众数是24 B.中位数是26
C.平均数是26.4 D.极差是9
2
B
探索新知
2
知识点
方 差
做一做
如果丙厂也参与了竞争,从该厂抽样
调查了20只鸡腿,数据如图所示.
(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
差分别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的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分别求
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其相应平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的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么?
探索新知
1.定义: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即s2= .
其中, 是x1,x2,…,xn的平均数,s2是方差.
2.要点精析:
(1)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量,反映的是数据在平均数附近波动的情况;
(2)对于同类问题的两组数据,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就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
探索新知
例2 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
了10株麦苗,测得高度(单位:cm)如下:
甲:15,15,14,11,16,14,12,14,13,15;
乙:17,14,12,16,15,14,14,14,13,11.
哪种麦苗长势整齐?
导引:根据题意,要比较哪种麦苗长势整齐,需比较它们高度的方差,先求出其平均数,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方差,进行比较可得结论.
探索新知
解:
因为s甲2<s乙2,所以甲种麦苗长势整齐.
探索新知
总 结
可以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也可
以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
典题精讲
1 在一次定点投篮训练中,五位同学投中的个数分别为3,4,4,6,8,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5 B.中位数是6
C.众数是4 D.方差是3.2
B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三次数学测试中,他们成绩的平均分是 =85, =85, =85, =85,方差是s甲2=3.8,s乙2=2.3,s丙2=6.2,s丁2=5.2,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
B
探索新知
3
知识点
标 准 差
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探索新知
例3 王大伯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100棵杨梅树,成活率为98%,果实现已成熟.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分别从两山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每棵树的产量如图的折线统计图:
探索新知
(1)分析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并估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
(2)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个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导引:(1)因为甲、乙两山的样本的平均数相等,都为40kg,又由甲、乙两山各栽100棵杨梅树,成活率为98%,进而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约为2×100×98%×40=7 840(kg);
(2)由标准差的值的比较,得出乙山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探索新知
解:(1)甲山上4棵杨梅树的产量分别为50 kg、36 kg、40 kg、34 kg,
所以甲山杨梅产量的样本平均数为
=40(kg).
乙山上4棵杨梅树的产量分别为36 kg、40 kg、48 kg、36 kg,
所以乙山杨梅产量的样本平均数为
=40(kg).
探索新知
(2)s甲=
s乙=
因为s甲>s乙,所以乙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约为
2×100×98%×40=7 840(kg).
探索新知
总 结
在比较两组数据时,一般先看平均数,当平均数
相同或相近时,可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标准差越
小,数据越稳定.
探索新知
(1)观察下列各组数据并填空:
A:1 2 3 4 5  =________,sA2=________;
B:11 12 13 14 15 =_______,sB2=_______;
C:10 20 30 40 50 =_______,sC2=_______;
D:3 5 7 9 11  =________,sD2=________;
(2)比较A与B,C,D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导引:分别求平均数与方差,寻找四者之间的规律,然后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例4
3
2
8
7
2
200
30
13
探索新知
(2) A与B比较,B组中各数据比A组中对应各数据多10,
所以
即sB2=sA2.
,而方差不变,
A与C比较,C组各数据为A组中对应各数据的10倍,
所以
A与D比较,D组各数据为A组中对应各数据的2倍多1,
所以 =2 +1=2×3+1=7,
sD2=22×sA2=4×2=8.
=30,sC2=102×sA2=200.
探索新知
(3)若已知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s2,
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n-2的平均数是
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
典题精讲
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是3,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
A.9 B.3
C. D.
D
学以致用
小试牛刀
1.对于一组统计数据3,3,6,5,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众数是3 B.平均数是4
C.方差是1.6 D.中位数是6
D
2.如果一组数据x1,x2,…,xn的方差是4,则另一组数据x1+3,x2+3,…,xn+3的方差是(  )
A.4 B.7
C.8 D.19
A
小试牛刀
3.某跳远队准备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成绩稳定的一名参加比赛. 下表是这两名运动员10次测验成绩(单位:m)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名运动员参赛?为什么?
甲 5.85 5.93 6.07 5.91 5.99
6.13 5.98 6.05 6.00 6.19
乙 6.11 6.08 5.83 5.92 5.84
5.81 6.18 6.17 5.85 6.21
小试牛刀
x甲= ×(5.85+5.93+…+6.19)=6.01(m),
s甲2= ×[(5.85-6.01)2+(5.93-6.01)2+…
+(6.19-6.01)2]=0.009 54(m2),
x乙= ×(6.11+6.08+…+6.21)=6(m),
s乙2= ×[(6.11-6)2+(6.08-6)2+…+(6.21
-6)2]=0.024 34(m2).
因为s甲2解:
小试牛刀
4.某校举办了一次成语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及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成绩统计分析表如下所示.
组别 平均分 中位数 方差 合格率 优秀率
甲组 6.8 a 3.76 90% 30%
乙组 b 7.5 1.96 80% 20%
小试牛刀
(1)求出下列成绩统计分析表中a,b的值;
(2)小英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英是甲、乙哪个组的学生;
(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
小试牛刀
(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组学生成绩从小到大排列
为:3,6,6,6,6,6,7,9,9,10,
∴其中位数a=6.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b=
=7.2.
(2)∵甲组的中位数为6,乙组的中位数为7.5,而小英
的成绩位于全组中上游,∴小英属于甲组学生.
(3)(答案不唯一)①乙组的平均分高于甲组,即乙组的
总体平均水平高;
②乙组的方差比甲组小,即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
成绩稳定.
解:
小试牛刀
5.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分 甲 乙 丙
教学能力 85 73 73
科研能力 70 71 65
组织能力 64 72 84
小试牛刀
(1)若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丙将被录用.理由:甲的平均成绩为
=(85+70+64)÷3=73(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 =(73+71+72)÷3=72(分),
丙的平均成绩为 =(73+65+84)÷3=74(分).
因为74>73>72,所以候选人丙将被录用.
解:
小试牛刀
(2)甲将被录用.理由:甲的最终成绩为
(85×5+70×3+64×2)÷(5+3+2)=76.3(分),
乙的最终成绩为
(73×5+71×3+72×2)÷(5+3+2)=72.2(分),
丙的最终成绩为
(73×5+65×3+84×2)÷(5+3+2)=72.8(分).
因为76.3>72.8>72.2,所以候选人甲将被录用.
解:
(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最终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重要统计量,反映的是数据在平均数附近波动的情况,对于同类问题的两组数据,方差越大,数据波动就越大,方差越小,数据波动就越小;在统计中常用样本方差去估计总体方差.
2.极差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能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最简单的度量数据波动的量.
3. 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同学们,
下节课见!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