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一定会很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一定会很好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1 14: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通过比较,发现本篇课文与《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学习种子蓬勃向上、勇于前行、甘于奉献、追寻梦想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难点:
1.通过比较,发现本篇课文与《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习种子蓬勃向上、勇于前行、甘于奉献、追寻梦想的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去年的树》吗?那只遵守承诺的鸟儿历尽艰难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真是“一诺千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也与大树有关,相信你们一定被这个奇妙的童话故事所吸引。(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圈: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
标:自然段和有新鲜感的词句。
思:文中的这粒种子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生字。
(1)出示:
缩 努 茎 推 吱 拆 旧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 堆一推 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2)将生字放到词语中,读一读。
缩成一团 努力 根茎 手推车
吱吱嘎嘎 拆开 包裹 旧木料
难受 呼吸 钻出 拂动
砍倒 舒服 摇晃 舒展
教师指导:
(1)出示图片理解 根茎
(2)把难理解的词语放在句子中理解,如:包裹、拂动、舒展。
出示句子:
(a)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
(b)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
(c)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3)拓展叠词 吱吱嘎嘎
4.当词语跑到句子中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再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它不断地想拥有很好的状态,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现实的故事。
三、自主合作,体验真情
这粒种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边读边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生交流
1.出示: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2.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3.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读童话的时候就要边读边想,才能真正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板书:想象)
出示: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法宝,再次走进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在一次次的变化历程中,为什么会说“那一定会很好”呢?这几句话分别是谁说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种子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讨论交流后,出示: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1)想象种子此时的状态。指导学生读出种子的难受和对向上生长的渴望。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是树说的。种子钻出地面,努力地生长成了一棵大树。此时的树渴望像人和动物那样在山路上走来走去。)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是手推车说的。由种子长成的大树被农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此时手推车变老了,它希望能休息一会儿。)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是椅子说的。手推车被拆了,拆下来的旧木料被做成了把椅子。椅子希望自己能躺下。)
4.师:同学们,一粒种子变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5.学生讨论交流。
6.教师小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心,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梦想,有行动,这不就是我们该有的生活状态吗?
四、回顾总结,拓展迁移
1.过渡:相同的童话故事不同的人读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两篇童话故事放在一起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1)相同点:都是写的是一棵树被砍伐后的变迁。两篇课文都是关于树的童话故事,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蕴含了一定的人生道理,给人以启示。
(2)不同点:蕴含的道理不同,前一篇是歌颂友情、守信,后一篇是写大树的奉献精神。
2.师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大树,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最后,老师把一段名人名言送给大家。
出示: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小练笔:一粒种子从长大成大树,到最后被作为地板铺在阳台上,它那一生完成了吗?如果你觉得还没有,那它还会怎么样?仿照课文中的写法,你再试试看。
板书设计:
9 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