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九上-23.1 图形的旋转【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九上-23.1 图形的旋转【优质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4:0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23.1 图形的旋转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达成目标: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认识旋转,进而了解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并能作出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揭示目标:经历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3.情感与态度孕育目标:欣赏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旋转现象,感受图形旋转变换的美学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形成旋转作图的基本技能。
难度:探索并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遵循“教为学”服务的原则,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图形的基本性质。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动态的旋转变换,以此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深入理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力争让学生自得知识,自觅性质,自悟规则。
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演示、学具操作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图形的旋转
利用多媒体出示下列四幅图片,进行动态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红双喜的翻折,观光缆车的移动,闹钟中钟摆的摆动,风车的旋转等现象,复习平移、翻折的有关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着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旋转的物体,得到旋转的印象,感受旋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进行抽象并数学化,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旋转。
(二)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
1.实际操作,尝试归纳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
以风车的一片叶片旋转为例。


操作: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画出图中的叶片旋转后的另一个叶片。
思考:叶片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是如何确定的?
尝试归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这个旋转的一对对应点.旋转角是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
2.讨论交流,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讨论:在叶片(近似看作四边形)旋转的过程中,
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
经过学生合作探索,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图形
旋转的基本性质:
(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做或是头脑中的操作——思想实验,才能形成对数学的全面认识.为此,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概念,难点——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的探索,只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这么一个探索的过程,才能形成对图形旋转的全面认识,也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图形的旋转。因此,本环节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操作——思考——归纳——概括”的基本范式。
3.进行旋转作图训练,形成作图的基本技能
(1)在叶片上任意取一点D,让学生利用性质寻找旋转后的对应点D/;
(2)在叶片上任意取另一点E,连接DE,让学生画出旋转后的对应线段D/E/;
(3)在叶片上,任意找三点首尾顺次相连构成三角形,画出三角形绕某个定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设计意图】此处,由画“点”旋转后的对应点,到画“线段”旋转后的对应线段,再到画“三角形”旋转后的对应三角形,最终是想让学生体会到:画“形”旋转后的图形其实质上是画“点”旋转后的对应点。
(三)尝试应用,及时反馈知识的学习效果
1.如图1, 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的中点,以点A为中心,
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说明理由.

思考:连接EF,△AEF是什么三角形 为什么?若点E不
是中点而是CD边上的任意一点呢? 图1
拓展: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O是三角形内部任意一点,连接OA,CO,将△AO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旋转至点C与点B重合,点O的
对应点为点O’,连接OO’,(如图2)旋转角是多少度?
△AOO’ 是什么三角形
【设计意图】:这两个题目充分运用了旋转的性质解决数学
问题,旨在进一步巩固旋转作图,加深对旋转基本性质的理解。
图2
2.(1)如图3,如果正方形ABCD旋转后能得到正
方形EFCD,那么图形所在的平面上可以作为旋转中心
的点共有_______个.旋转角分别为_______°.

(2)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割成4个全等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编为①、②、③、④号。问:①号三角形能经过适当的图形运动(平移、翻折、旋转)分别到达②、③、④号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思考、动手
操作过程等加深对平移、翻折、旋转三种图形变换的认识,激发
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并借此进行课题小结:平移、轴
对称、旋转都是图形的全等变换,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不改变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同的是变换的方式
不同,平移是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轴对称是图形沿
某一条直线翻折180度,旋转是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一个角度.
解有关旋转问题时要注意旋转中心,选择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拓展:欣赏各种美丽的图案,并激发课外创作的兴趣.

(四)作业布置,体现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1.必做题:P62 第1,2题;
选做题:P62 第3题。
2.自定一个基本图形,经过若干次旋转,设计出一幅美丽的图案。
附: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进行数学化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旋转。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见到许多运动的物体或美丽的图案,它们都给以了学生平移、轴对称、旋转的形象,但还未抽象为几何图形,概括出新的数学知识,通过全等变换的学习,实质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抽象化、数学化.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平移、翻折、旋转)着手,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各是什么运动,此为第一层次;然后,从学生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数学事实,只研究数学内部问题(即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从而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进而自然过渡到研究图形的旋转。这样的学习过程是生动的、自主的、知识活化的过程,更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过程.
2.学生经历动手“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
数学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做或是头脑中的操作——思想实验,才能形成对数学的全面认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不能把知识的结果强加给学生,不能单纯地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而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特点,尤其在难点的突破过程中,更是充分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过程,选择动手操作一片风叶的旋转得到不同的旋转方式,进而让学生经历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或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不同的美丽的图案.
教学目标
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复习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着重强调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然后应用已学的知识作图,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
2.难点与关键:根据需要设计美丽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活动)老师口问,学生口答.
(1)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有何关系呢?
(2)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与旋转角有何关系?
(3)两个图形是旋转前后的图形,它们全等吗?
2.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的作图题.
如图,△AOB绕O点旋转后,G点是B点的对应点,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
(老师点评)分析:要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应找出三方面:第一,旋转中心:O;第二,旋转角:∠BOG;第三,A点旋转后的对应点:A′.
二、探索新知
从上面的作图题中,我们知道,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而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进行研究.
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
画出以下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以O点为中心,旋转角分别为30°、60°的旋转图形.
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
画出以下图,四边形ABCD分别为O、O为中心,旋转角都为30°的旋转图形.
因此,从以上的画图中,我们可以得到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与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例1.如下图是菊花一叶和中心与圆圈,现以O为旋转中心画出分别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的菊花图案.
分析:只要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角以上面为变化,旋转长度为菊花的最长OA,按菊花叶的形状画出即可.
解:(1)连结OA
(2)以O点为圆心,OA长为半径旋转45°,得A.
(3)依此类推画出旋转角分别为90°、135°、180°、225°、270°、315°的A、A、A、A、A、A.
(4)按菊花一叶图案画出各菊花一叶.
那么所画的图案就是绕O点旋转后的图形.
例2.(学生活动)如图,如果上面的菊花一叶,绕下面的点O′为旋转中心,请同学画出图案,它还是原来的菊花吗?
老师点评:显然,画出后的图案不是菊花,而是另外的一种花了.
三、巩固练习
教材P65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例3.如图,如何作出该图案绕O点按逆时针旋转90°的图形.
分析:该备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图案,是作出几个复合图形组成的图案,因此,要先画出图中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是图案里线的端点、角的顶点、圆的圆心等,然后再根据旋转的特征,作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再按原图案作出旋转后的图案.
解:(1)连结OA,过O点沿OA逆时针作∠AOA′=90°,在射线OA′上截取OA′=OA;
(2)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求出B、C、D、E、F、G、H的对应点B′、C′、D′、E′、F′、G′、H′;
(3)作出对应线段A′B′、B′C′、C′D′、D′E′、E′F′、F′A′、A′G′、G′D′、D′H′、H′A′;
(4)所作出的图案就是所求的图案.
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2.作出几个复合图形组成的图案旋转后的图案,要先求出图中的关键点──线的端点、角的顶点、圆的圆心等.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67 综合运用7、8、9.
2.选作课时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如图,摆放有五杂梅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以中心梅花为初始位置)( )
A.左上角的梅花只需沿对角线平移即可
B.右上角的梅花需先沿对角线平移后,再顺时针旋转45°
C.右下角的梅花需先沿对角线平移后,再顺时针旋转180
D.左下角的梅花需先沿对角线平移后,再顺时针旋转90°
2.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吧,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镜片围成的,如图23-33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三角形均是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把菱形ABCD以A为中心( )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的 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
C.逆时针旋转60°得到的 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的
( http: / / www. )
3.下面的图形23-34,绕着一个点旋转120°后,能与原来的位置重合的是( )
A.(1),(4) B.(1),(3) C.(1),(2) D.(3),(4)
二、填空题
1.如图,五角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三角形绕中心点旋转_______次得到的,每次旋转的角度是________.
2.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包括平移、_______、轴对称以及它们的组合变换.
3.如图,过圆心O和图上一点A连一条曲线,将OA绕O点按同一方向连续旋转三次,每次旋转90°,把圆分成四部分,这四部分面积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请你利用线段、三角形、菱形、正方形、圆作为“基本图案”绘制一幅以“校运动会”为主题的徽标.
2.如图,是某设计师设计的方桌布图案的一部分,请你运用旋转的方法,将该图案绕原点O顺时针依次旋转90°、180°、270°,并画出图形,你来试一试吧!但是涂阴影时,要注意利用旋转变换的特点,不要涂错了位置,否则你将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还要扣分的噢!
3.如图,△ABC的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重合,如果AP=3,求PP′的长.
答案:
一、1.D 2.D 3.C
二、1.4 72° 2.旋转 3.相等
三、1.答案不唯一,学生设计的只要符合题目的要求,都应给予鼓励.
2.略
3.∵△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重合,
∴AP′=AP,∠CAP′=∠BAP,
∴∠PAP′=∠PAC+∠CAP′=∠PAC+∠BAP=∠BAC=90°,
△P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P′为斜边,
∴PP′=AP=3.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