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自主学习1
同学们阅读教材P81关于碳循环的内容,完成填空。
1.碳元素的存在:地球上的碳以______形式存在于______和______之中。
2.碳循环定义:碳循环是指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之间转移和交换的过程。
3.碳循环的主要形式:______。
4.碳循环过程: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_____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又通过______以及______返回到大气中。如果不考虑火山爆发等突发因素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______的。
一、碳循环与碳排放
1、在岩石圈中,碳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水圈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在生物圈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2、释放气态碳:消耗大量的矿物燃料,毁林开荒;
固定碳: 植树造林或
读课本P82活动题
3、人类利用化石燃料改变了碳的天然循环,打破了原有的碳循环平衡过程。
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自主学习1
同学们阅读教材P82-83关于碳排放的内容,完成填空。
1.碳排放概念:对各种________排放的总称。
2.温室气体定义:____________的俗称,是指大气中能让太阳 辐射透入,而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 辐射逸出的气体。
3.温室气体:主要有水汽(H20)、 ( co,)、氧化亚氮(N20)、氟利昂、甲烷(CH4)、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等30多种气体。
4.温室气体的作用:温室气体增多,会促使地球气候 。
短波
长波
二氧化碳
增暖
温室气体
大气保温气体
5.不同温室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程度是 的。贡献最大的是 。
不同
二氧化碳
三、碳排放过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全球气温变暖的原因: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人为原因: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毁林
甲烷、氮氧化合物、氟氯烃化合物 等其 他温室气体增加
自然原因:
太阳活动、火山活动等
温室效应等于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温变暖对环境的影响:
图3-2 1850-2013年全球年平均温度的距平变化
结论:全球平均温度波动上升
(2)全球气温变暖对环境的影响:
1、导致热浪、干旱、洪涝、台风、暴雪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改变水热时空分布,影响生产生活。
马尔代夫
图瓦卢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马尔代夫海底内阁会议
马尔代夫总统2009年10月17日召集12名政府内阁成员,在该国海域一处4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以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马尔代夫由1192个珊瑚岛组成,全国平均海拔只有约1.5米。根据科学家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马尔代夫将在本世纪内消失。
北半球平均温度高于南半球。下图是近千年全球气温变化(以900年为基准)模拟结果图。读图完成8、9题。
8.1800年以来北极海冰变化特点及成因分别是
A.海冰面积变大;气候变暖 B.海冰面积变小;气候变暖
C.海冰面积变大;气候变冷 D.海冰面积变小;气候变冷
9.近50年来,南北半球气温变化情况是
A.南北半球温差在逐年缩小 B.北半球变暖,南半球变冷
C.南半球变暖比北半球剧烈 D.北半球变暖比南半球剧烈
BD
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面海拔3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图1为青海湖流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区域沙地分布图。图3为湖区某地气候统计图。
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的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原因: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发源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
特点:湖面扩大
(2)全球气温变暖对环境的影响:
3、影响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安全,一些物种难以适应新生存环境,面临灭绝。
4、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如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A.冰期 B.间冰期 C.温暖期 D.寒冷期
26.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养分循环加快B.污染程度减轻 C.水热条件变差D.生产潜力下降
DA
冰期: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
间冰期: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
(2)全球气温变暖对环境的影响:
5、通过多种途径威胁到公众身体健康。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措施:
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率先减少碳排放
技术转让
资金援助
市场开放
1、国际减排合作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措施:
2、我国减排措施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全球变暖
矿物燃料的燃烧
森林植被的破坏
调整能源
结构
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提高植被
覆盖率
采用固碳
技术
解决措施
①争取实现碳中和;
②绿色发展
③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减排合作中: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的产生重大影响。完成2~3题
2 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本性改变
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3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B
A
增加
减少
化石燃料为主
1.从全球来看,碳减排主要表现为减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汇。碳汇是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措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减少碳排放:发展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发展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
增加碳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城市绿化。
co2
购买1万吨
企业A配额2万吨/年
实排3万吨/年
第三方机构核查
企业B配额2万吨/年
实排1万吨/年
碳交易市场
卖出1万吨
图3-5 碳排放交易过程示意
碳排放交易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激励企业主动降低碳排放量,控制碳排放总量;推动高碳产业的技术革新。
可能要注意以下存在的问题:碳价波动性大、如何定价;如何核查确定企业的配新: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监管不健全。
【2018JS卷】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图25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 。(2分)
(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2018JS卷】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图25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3)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2分)
(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 。(3分)
(3) 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