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新)七上-5.3 解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新)七上-5.3 解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5:5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5.3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移项解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移项的变形,会应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具体实例,结合等式的性质,能够归纳出解方程的一种常见变形——移项.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移项的变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设疑,引入新课:教师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用6,x,30编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并求出所编方程的解,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屏幕.
思考,通过自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程度自由编题.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出示例1(1)并鼓励学生尝试解答,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把错误用投影显示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给予评价并规范书写格式.
独立尝试解答,然后组内交流.
自主观察解题过程,然后交流各自所发现的规律.
出示例1(2),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采取不同种方法,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应鼓励.
引导学生通过对上述例题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
学生思考、交流后选代表表述发现的规律的内容.
师:说说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列举具体例子进行区别.
教师板书移项法则与合并同类项.
强调:移项与在方程的同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区别.
合并同类项后一般化为ax=b(a≠0)的形式.
出示例2,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
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自主完成解题,同桌互批并交流解题结果.
教师指出:一般地,对于形如ax=b(a≠0,a,b是已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两边同除以a,得到方程的解是x=ba,把ax=b(a≠0)变形到x=ba的过程称为“系数化为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1)移项;(2)合并同类项;(3)未知数系数化为1.
注意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和检验的必要性. 通过尝试解答,为下面的移项法则作铺垫.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互动的精神.
通过列举例子,更好地理解移项与在方程的同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的本质区别.
进一步理解移项法则,并能真正掌握移项法则.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153页练习第1,2题,如有学生移项忘记变号,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1.移项法则的依据是什么?
2.移项的作用是什么?移项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153页习题A组第1,2题,B组第2题.
【板书设计】
5.3.1 移项解方程
1.移项法则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
第2课时 解含括号、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去括号、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并从中体会转化的思想,能灵活应用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2.通过解方程时去括号、去分母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3.通过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体会解方程的程序化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用去括号、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解方程时如何去括号、去分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明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后,隔壁的王叔叔出了两道小题给他解,小明挠头了,题目是:4(x-20)=3(x+25),x-x-13=7-x+35.你能帮他解出来吗? 通过问题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3 解方程:6(2x-5)+20=4(1-2x).
解:去括号,得12x-30+20=4-8x.
移项,得12x+8x=4+30-20.
合并同类项,得20x=14.
两边同除以20,得x=710.
总结:一般来说,遇到带有括号的方程要先将括号去掉,在去括号时要注意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时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
2.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4 解方程:x-13-x-26=4-x2.
讨论:如何才能将方程中的分母去掉呢?
分析:本题只要能把方程中的分母去掉,就可以化为上面的只带括号的方程了,要去掉分母,就要在方程两边同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解:去分母,得2(x-1)-(x-2)=3(4-x).
去括号,得2x-2-x+2=12-3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x=12.
两边同除以4,得x=3.
注意:(1)去分母时,不能漏乘,即方程两边的每一项都要乘以公分母;
(2)去分母时,要把分子看成一个整体,即在分子上加个括号,如x-12-2x-33=1,
去分母,得3(x-1)-2(2x-3)=6.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已知数);
(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化为x=c的形式).
  通过对解方程过程的尝试,让学生体验去括号、去分母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深化对解方程的认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第155页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本节课主要学习解含有括号、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可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几个步骤来解.在解具体题目时,应灵活运用. 使学生对去括号、去分母解方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回顾.
  五、布置作业 ,巩固提升
教材第155~156页习题A组第2题,B组第1题.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5.3.2 解含括号、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2.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