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总复习
1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5课时 整理与复习
四则运算
知识点 具体内容
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乘法的意义和各
部分间的关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一、复习巩固
四则运算
知识点 具体内容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一、复习巩固
四则运算
知识点 具体内容
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一、复习巩固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一、复习巩固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 具体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小数的性质 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数位上的0不能去掉;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虽然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但它的计数单位和表示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大小来比较,位数多少不重要,关键看好最高位;相同位数来比较,如果相同看下位,以此类推错不了。
一、复习巩固
知识点 具体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本领大,走一走,数变化。向左走,数缩小;向右走,数扩大。位数不够怎么办?找“0”补位解决它。
小数与单位换算 换算时要注意单位间的进率。
小数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用“≈”连接,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用“=”连接。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巩固
小数的加减法
知识点 具体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2)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和减法或乘法和除法,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一、复习巩固
三角形
知识点 具体内容
三角形的定义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
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高和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
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
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一、复习巩固
三角形
知识点 具体内容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复习巩固
观察物体
我发现: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一、复习巩固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对称点距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平移:
平移前后的图形大小、方向、形状都不变。
我会画轴对称图形,还会将一个
图形向上、下、左、右方向平移。
一、复习巩固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这学期“统计与概率”部分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我认识了平均数,还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我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还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复习巩固
数学广角
我会用列表法、假设法等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一、复习巩固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4×50 2.35+3.7+7.65
=(100+4)×50
=100×50+4×50
=5000+200
=5200
=2.35+7.65+3.7
=10+3.7
=13.7
二、课堂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2×4+1.8×4 120÷8÷15
=(3.2+1.8)×4
=5×4
=20
=120÷(8×15)
=120÷120
=1
二、课堂练习
2
2.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60°
=
∠1=
90°-
30°
90°-60°
∠2=
180°-
=
30°
=
180°-
∠2=
53°
127°
∠1=
180°-
127°-20°
=
33°
(P112第8题)
二、课堂练习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P112第10题)
( )个锐角,( )个锐角三角形。
( )个钝角,( )个钝角三角形。
( )个直角,( )个直角三角形。
10
2
2
2
4
4
二、课堂练习
4.先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P113第12题)
二、课堂练习
5.看一看,连一连。(P113第11题)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二、课堂练习
5.看一看,连一连。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二、课堂练习
6.李兵说得对吗?(P113第14题)
平均水深1.1m,严禁下河游泳。
不对,因为平均数是比最小数大,最大数小。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4m,危险。
我身高1.4m,下去游泳没有危险。
二、课堂练习
7.下面是高阿姨收到的普通邮件和电子邮件的数量统计表,根据此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P114第15题)
1995 2000 2005 2010
普通邮件 20 18 10 5
电子邮件 0 6 20 45
年份
数量/封
种类
二、课堂练习
20
18
10
6
20
45
普通邮件
电子邮件
普通邮件越来越少,电子邮件越来越多。
(1)哪年收到的普通邮件最多?哪年收到的电子邮件最多?两种邮件的数量有什么变化趋势?
5
二、课堂练习
20
18
10
6
20
45
普通邮件
电子邮件
5
20
18
10
6
20
45
普通邮件
电子邮件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答案不唯一
2010年普通邮件比电子邮件少多少封?
5
45-5=40(封)
答:少40封。
二、课堂练习
8.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P115第21题)
8 .6 5
+ 2 . .
5 6 .4 3
6 .7 1
- 3 . .
6 7 .1 4
8
7
3
7
1
7
5
0
9
1
二、课堂练习
课本:
第113页第13题,第115页第20题
三、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