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对生活中的放大或缩小现象有好奇心,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图形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研究图形放缩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放大镜,小棒,方格纸。
学生准备:小棒,直尺,圆规,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准备好的图片,教师用鼠标拖动图片得到图。
师:原来的图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原来的图片被放大了。
师:继续用鼠标拖动图片:
师:现在图片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图片缩小了。
师:电脑中的图片可以放大或缩小,那你们说一说,在生活
中,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生1:我爷爷是老花眼,读报时,他用放大镜把字放大后来读。
生2:我妈妈复印一份文件时,文件被缩小了。
生3:复印机还可以将文字或图片放大。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放大与缩小)
二、探究新知
1.摆图形。
(1)摆三角形,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拿出我们准备的小棒,分别用同样长的3根、6根和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
学生独立操作。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学生汇报。
师:观察自己摆的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生1:用6根小棒摆的三角形的每条边的边长是用3根小棒摆的三角形的2倍。
生2:三个图形的大小虽不同,但形状相同。
生3:用9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的每条边的边长是用3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的3倍。
师:同学们都发现了三个三角形的边长之间的倍数关系。那么由3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的边长怎样变化可以得到由6根小棒或9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呢
生:由3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或3倍后得到由6根或9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
师:你真棒!用到了“放大”这一词来描述,叙述得非常正确。
师:同学们再想想怎样由用6根或9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得到由3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呢
生1:把用6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的每条边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就得到由3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
生2:把用9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的每条边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就得到由3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
议一议: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三个三角形比较,可以怎样说。
交流学生观察、思考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知道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第三个三角形;也可以说第三个三角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得到第一个三角形。
(2)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讨论:每个图形的各边用了几根小棒 各边缩小为原来的 后是几根小棒 然后再用小棒摆出各图形。
2.画图形。
(1)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课件出示下图及问题)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
①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师:请同学们说说“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是什么意思
生:原长方形长3个格长、宽2个格长,把它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的长方形的长为6个格长、宽为4个格长。
师:你分析得很正确,同学们就按这位同学分析的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吧。
学生独立画,投影展示一名学生作品,全班评价。
(电脑出示图)
②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
师:先同桌之间说说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专是什么意思,然后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投影学生作品,全班交流评价。
(2)巩固练习。
①把平行四边形的各边都放大到原来的3倍,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②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2、3题。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