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新)六上-第二单元 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新)六上-第二单元 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5: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01
课前导入
02
新课精讲
03
学以致用
04
课堂小结
课前导入
01
情景导入
无论是那种规格的红旗,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不会变的。
新课精讲
02
探索新知
下面是我国的国旗,求出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
96cm
64cm
探究点1 比例的意义
探索新知
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
探索新知
240∶160与144∶96的比值相等,我们就可以把比值相等 的两个比写成下面的形式。
240:160=144:96 或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探索新知
在比例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40∶160 = 144∶96
内项
外项
把上面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两个内项分别相乘,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点2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基本性质
探索新知
240×96=_______
160×144=_______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它们的积相等。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探索新知
(1)9∶2=6∶x (2) ∶ x = ∶
解比例。
探究点2 解比例
探索新知
典题精讲
1.想一想,填一填。
(1)表示两个(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18?24的比值是(  ),6?8的比值是(  ),这两个比的(   )相等,它们组成的比例是(        )。
(3)18 的因数有(           ),从18 的因数中挑选4个数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

比值
18∶24=6∶8
1、2、3、6、9、18
2∶3=6∶9
(答案不唯一)
2.在5∶30、 ∶ 、0.125∶ 这三个比中,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是(   )和(   )。
5∶30 0.125 ∶
典题精讲
不能
能 0.6∶0.2= ∶ 或 ∶ =0.6∶0.2
3.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若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0.2∶4和1∶0.25
(2) ∶ 和2∶3
(3)0.6∶0.2和 ∶
能  ∶ =2∶3或2∶3= ∶
典题精讲
4.想一想,填一填。
(1)在比例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2)在比例24∶16= 9∶6中,24和6是(   ),16和9是(   )。

外项
内项
外项
内项
5.填空。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  )等于两个内项的(  ),这叫做比例的(      )。
(2)把比例3∶4=6∶8写成分数形式是(   ),等号两端的(   )和(   )分别交叉相乘,它们的积相等。改写成乘积的等式是(       )。


基本性质
分子
分母
3×8=4×6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则另一个内项是(  )。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4,则另一个内项是(  )。
(6)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a,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
(7)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是(  )。
5
5a
0
典题精讲
6.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1)5∶7和8∶13
(2) ∶ 和 ∶
(3)1.2∶3.6和1∶3
因为1.2×3=3.6×1,所以能组成比例。
因为5×13≠7×8,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因为12×16=13×14,所以能组成比例。
典题精讲
7 . 写比例,解比例。
(1)3和24 的比等于72和x的比。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 和 ,两个内项分别
是 和y。
典题精讲
易错提醒
1.判断。
(1)6∶2=3是比例。 (  )
(2)6∶2=3∶1是比例。 (  )
×

辨析:比例中等号两边应该都是比。
2.选一选。
(1)若8x=9y (x、y 均不为0),则x∶y=(  )。 
A.8∶9     B.9∶8
(2)若A∶Β=1 ,则(  )。 A.3A=4Β B.3Β=4A
辨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例(1)求 x∶y 等于多少,代入A、B得正确答案。
A
Β
学以致用
03
小试牛刀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7∶3 和21∶9 (2) 0.5∶24和1.5 ∶3.6
(3)8 ∶6和 ∶ (4) ∶ 和 ∶
21:9 =7:3,可以组成比例。
0.5:24 = 1:48,1.5:3.6 =5:12, 1:48≠5:12,不可以组成比例。
8:6 =4:3, : =2:9,
4:3 ≠ 2:9,不可以组成比例。
可以组成比例。
小试牛刀
2. 2袋大米重16千克,5袋同样的大米重40千克。分别写出大米质量和袋数的比值。并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16:2 =8 40:5=8 能组成比例。
3. (1)写出两个比值都是7的比,并组成比例。
(2)写出两个比值都是 的比,并组成比例。
(3)写出两个比值都是1.5的比,并组成比例。
21∶3 =7∶1
4∶ 12 = 12∶36
1.5∶1 = 3∶2
4.解比例。
小试牛刀
小试牛刀
5.上午10时整,在空地上直立了6根不同长度的竹竿。测得这些竹竿的高 度和影子的长度如下表:
竹竿高度(米) 1 2 3 4 5 6
影子长度(米) 0.5 1 1.5 2 2.5 3
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
(1) 写出竹竿高度与影子长度的比,并填在上表中。
2
2
2
2
2
2
根据上面的结果写出三个比例。
算一算:如果竹竿的高度是3. 5米,影子的长是多少米
1∶0.5=2∶1 1∶0.5=3∶1.5
1∶0.5=4∶2 (答案不唯一)
小试牛刀
设影子的长是x 米。
3.5 ∶x= 2∶1
2 x=3.5×1
x=3.5÷2
x=1.75
答:影子长1.75米
小试牛刀
3.妈妈买了两块花布。
(1) 分别写出每次买两块布花的钱数和布的米数的比,看这两个比能不能 组成比例。
25∶2=12.5, 37.5∶3=12.5 , 能组成比例。
如果买5米左边的花布,需要多少元钱?
(3) 如果买7米右边的花布,需要多少元钱?
12.5×5=62.5(元) 答:需要62.5元。
12.5×7=87.5(元) 答:需要62.5元。
课堂小结
04
归纳总结: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3.比和比例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
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同学们,
下节课见!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