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1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1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1 22:4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有人说西湖“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崇祯五年西湖的那场大雪,因了文学的魅力而经久不化。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4.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 (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是 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 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嘟哝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全文哪一个字可以评价张岱?

1.他的“痴”体现在哪些地方?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绝:冰天雪地,万籁寂静(听觉)
“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
迥绝流俗
孤怀雅兴
咬文嚼字识其人
一个人 登台常吟
一个人 登高作啸
一个人 夜上西楼
一个人 寒江钓雪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一个人持有一份情怀,坚守一种节操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与”字写出了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天地苍茫,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影子”只能模模糊糊,“条、座、艘、个”太过清晰。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痕、点、芥、粒”由大到小,更有水墨山水画的点染效果。
“舟中人两三粒”可见作者已抽身舟外,写作视角切换更有一番独特的审美情趣。
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变小,让人觉得船只继续往前走,融入到茫茫天地山水中去,使人产生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人之渺小与天地之浩大对比)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如果你来写西湖雪景,会怎么写?
修辞 OR 美词佳句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寥寥数语而神情俱现,不夸饰,不铺成,点到为止的手法:
白描
天人合一之妙境
张岱:小品文大家
白描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  
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到了湖心亭之后,“我”的心境如何?
知人论世悟痴心
(1)都有相似的共同情趣爱好
(2)都客居杭州
(3)都有偶遇知己的大喜心情
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不回,却答籍贯,请同学分小组讨论这个话题。
材料一:“金陵”即南京,明成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材料二: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1:意即喜爱品茶和下象棋。淫、虐都是指过分地喜爱。)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少年聪颖 早年悠游 不第弃仕 隐居避乱
材料三:“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朝建立;顺治元年(1644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四: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
——张岱《自题小像》
隐含着淡淡的故国之思,故国之悲。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情趣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故国家园的梦寻追忆
独往湖心亭看雪。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