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从冬奥会选址看其中蕴藏的地理知识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思考1:冬奥会举办地的分布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
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欧洲、北美居多,亚洲(日本、韩国、2022年中国)较少;
南半球、低纬度、极地地区没有分布。
(1)气温对冬奥会选址的影响、举办时间?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多数冬奥会举办城市处于 -10℃等温线和0℃等温线之间。
举办时间在1月或2月。
思考2:不同因素对于冬奥会的影响
冬季温度低于0℃,同时又不会过于寒冷
(2)降雪对冬奥会选址的影响?
多数冬奥举办城市降雪丰富
冬奥会举办标准要求举办地2月份降雪量必须达到30cm以上
知识拓展:人工造雪
在2016年以前,中国是造不出一条合格的冰雪赛道的,而且遭到了国际的技术封锁,无法拿到赛道雪的参数标准。技术的进步是赛事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尽管我国北方冬季会大量降雪,但由于我国是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稳定,气候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同时天然降雪在粒径、硬度、含水量等方面也达不到比赛赛道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人工造雪。
造雪机的原理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这些小水滴凝固成冰晶,也就是人们看到的雪花。人工造雪。气温必须达到零度或零度以下,才可以造雪。
为什么冬奥赛事偏爱人造雪,它有什么优点?
自从1980年美国首次在冬奥会上使用人造雪,人造雪就成了冬奥会的宠儿。丰裕的积雪是保障冬奥会开展的最基本条件,但在过去依靠自然雪的年代,就出现过老天“不给面子”,让冬奥会无法顺利举行的情况。比如1928年的瑞士圣莫里茨冬奥会,由于主办地降雪少,导致许多比赛项目直接取消,比起天然降落的雪花,人造雪在美感上望尘莫及,尽管不好看,但它的密度是自然降雪的两倍多,融化慢,铺成的雪道也更结实,和滑雪板的摩擦力更小。现在使用的人造雪中可以掺入某些化学成分,提高人造雪的融点,让造出的雪在接近20℃的高温下仍能保存一段时间。此外,人造雪的冰粒大小可以根据赛事不同的需要设计,既可以让它的直径接近自然雪的0.3mm,保证冰粒容易融合,雪道适合滑雪者做出旋转等花样动作,又可以增大人造雪冰粒直径,减小雪道摩擦力,帮助速滑选手再创佳绩。集这么多优点于一身,无怪乎人造雪被冬奥会所偏爱。
为什么冬奥赛事偏爱人造雪,它有什么优点?
1、人造雪比天然降雪密度大,雪道更结实.
2、融点高,保存时间比天然降雪更长.
3、人造雪的冰粒大小可以设计,满足不同赛事的不同需求.
知识迁移:(2019·课标全国Ⅲ)。
材料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如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
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
1、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
2、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
(3)地形对冬奥会选址的影响?
②与平原地区相比,高山地区的气温更低、降雪期更长、降雪量更大。有利于确保有充足的雪量。
①高山滑雪项目需要落差800~1000米、需要适于修建雪道的山地地形。
冬奥举办城市多位于高山丘陵地区
(4)经济条件对冬奥会选址的影响
除中国外皆为发达国家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才能提供冬奥会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思考3:张家口市崇礼县为什么能够和北京联合承办冬奥会
崇礼县位于河北省,隶属张家口市,县城距离距北京220公里,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华北地区发展滑雪旅游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中国奥委会表示,2022年冬奥会由张家口市崇礼县承办雪上项目比赛。
崇礼境内气候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降雪,持续到来年4月初滑雪期长达150多天,符合降雪期在4个月以上。崇礼雪季降水量较均匀,年均降雪厚度达1米以上;若遇不利气候,可通过实施人工造雪的途径子以弥补,正在实施的云州水库调水工程蓄水量1亿立方米,年可调水0.3亿立方米,可保障人工造雪用水。冬季平均气温为-12℃,符合冬奥会雪季4个月不低于-18℃的评估要求;平均风速仅为二级,适于开展国际高端竞技滑雪运动。崇礼境内多为中低山脉,海拔814米至2174米,山地坡度适中,多在5°至35°之间。国际澳委会来崇礼考察评价:“崇礼以五道沟为中心的区域,是中国目前最好的能够举动冬季奥运会雪上项目比赛地点”
张家口市崇礼县为什么能够和北京联合承办冬奥会
一是崇礼每年有四个月的降雪期,降雪期长
二是年降雪厚度大,人工降雪用水充足雪质雪量有保障
三是温度风速适宜,有利于开展赛事
四是山地坡度适中条件优越
思考4:与北京、张家口相比,哈尔滨举办冬奥会的不利条件?
哈尔滨做为冰城,冰雪运动有着浓厚的基础。因为举办过亚冬会,大冬会,所以哈尔滨目前拥有世界级的冰上运动场馆。举办短道、大道、冰球和冰壶等运动都不在话下。 但是哈尔滨也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冰雪运动除了冰上运动,还有一部分就是滑雪运动。哈尔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并不适合户外运动,哈尔滨大冬会期间,国外的教练员运动员吐槽比较多的就是,亚布力和帽儿山都太冷而且风大,不利于正常比赛。
而专家考察还有另一个不利的结果,就是因为地形影响,亚布力和帽儿山都缺少适合高山滑雪项目的同时具备足够落差和长度的比赛雪道,所以哈尔滨大冬会其实有很多滑雪项目都没有囊括.
所以基于这两个原因,又出于节俭办奥运的理念考虑,所以国家才决定更换思路,由北京和张家口、崇礼三地合办冬奥会。
思考4:与北京、张家口相比,哈尔滨举办冬奥会的不利条件?
1、哈尔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过于寒冷且风力强劲,并不适合长时间户外运动,容易冻伤运动员以至于发挥不佳。
2、因为地形影响,亚布力和帽儿山都缺少适合高山滑雪项目的同时具备足够落差和长度的比赛雪道
3、节俭办奥运的理念考虑,北京等地基础设施完善,许多场馆可以略加改造后直接使用,如鸟巢、水立方。
总结:
为什么冬奥会的举办地为什么呈现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欧洲、北美居多,亚洲(日本、韩国、2022年中国)较少;南半球、低纬度、极地地区没有分布的特点?
1.承办冬奥会花费较大,举办地多为发达国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难以负担,因此亚洲与南半球较少
2.冬奥会对于气温和地形都有一定要求,温度过高雪道容易融化,而温度较低容易对运动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低纬度地区和极地地区没有分布。
谷爱凌夺冠地
首钢工业遗址~从火向冰的跨越
知识拓展:对举办地旅游业的影响
1、增加旅游资源数量和种类
2、扩展旅游线路
3、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5、扩大客源市场
6、增加旅游收入
7、促进基础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改善
问题:讨论冬奥会的举办对于当地的旅游业有哪些影响?
近年来,石景山区加快推进首钢工业遗存保护,推进工业遗址公园建设,五一剧场、后工业景观休闲带等文化景观节点,北京冬奥组委、滑雪大跳台、首钢三高炉、高线公园,六工汇、中国服贸会展区等工业遗存保护项目的完成,延续了老工业文化脉络,释放传统工业资源的生命力,首钢老厂区从工业锈带成为活力秀场,仅2021年,就有中国国际贸易交易会、中国科幻大会、首届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等多项大型活动在这里举行。
以首钢工业遗址为例
7.(2019·课标全国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如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
的益处。
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
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
1.(高考浙江)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
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
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首钢工业遗址~冰与火的跨越
钢铁之城
生态之城
首钢滑雪大跳台坐落于首钢老工业园区北区,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