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新)四上-第六单元 2.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认识平均数【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新)四上-第六单元 2.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认识平均数【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5:5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认识平均数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01
课前导入
02
新课精讲
03
学以致用
04
课堂小结
目录
课前导入
01
情景导入
把挡板拿开,里面的水会怎么样呢?可以动手试一试。
新课精讲
02
探索新知
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做?
探究点1 平均数的意义
每个笔筒里放几支?
探索新知
四(1)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
第一组
第二组
姓 名 投中个数
张 华 8个
王 云 7个
李 英 6个
赵 明 7个
姓 名 投中个数
刘 杰 9个
杨 立 8个
孙 梅 5个
王 丽 3个
丁 鹏 5个
探索新知
哪组成绩好?
探索新知
探究点2 求平均数的方法
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数量(个) 1 3 2 3 2 6 4
(1+3+2+3+2+6+4)÷7
=21÷7
=3(个)
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探索新知
探究点3 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某市举办小学生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如下:
探索新知
银河小学队
红星小学队
姓 名 号码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王立平 12 153 47
李 斌 4 138 35
王小光 17 153 45
张 强 9 163 54
李运洲 7 165 53
马延松 13 158 51
刘劲松 14 166 56
胡东风 16 168 56
赵 亮 11 158 53
姓 名 号码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王希中 12 152 48
张春光 9 172 58
李来群 11 140 40
张信哲 17 140 42
马鹏飞 7 154 50
王佳男 14 160 56
朱文亮 15 167 52
宋丹臣 8 161 50
李 帅 4 167 45
探索新知
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探索新知
(1)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3、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4、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探索新知
(2)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
红星小学队: (千克)
银河小学队: (千克)
典题精讲
1.填空。
(1) 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的(    )除以这组数据的(   ),所得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 平均数=(    )÷(    )。
总数
个数
总数
个数
(3) 实验小学四(1)班有62人,四(2)班有58人,四(3)班有59人,四(4)班有61人,这四个班一共有学生(    )人,平均每个班有学生(     )人。
(4)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5,这三个数的和是(    )。
240
60
225
典题精讲
2.某小组5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别为95分、80分、85分、70分、90分。这5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95+80+85+70+90)÷5=84(分)
答:这5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4分。
典题精讲
3.A、B、C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0,A、B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2,那么C是多少呢?
100×3-92×2
=300-184
=116
答:C是116。
典题精讲
4.甲数比甲、乙两数的平均数多15,甲数比乙数多多少?
15×2=30
答:甲数比乙数多30。
典题精讲
5.四年级数学竞赛,前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6分,一、二、三名的平均成绩是90分;三、四、五名的总分是246分。已知贝贝获得第三名,那么贝贝得了多少分?
90×3+246-86×5
=270+246-430
=86(分)
答:贝贝得了86分。
四(2)班同学回收废纸的情况如下表:
(1)平均每组回收废纸多少千克?
(15+20+13+18+14)÷5
=80÷5
=16(千克)
答:平均每组回收废纸16千克。
典题精讲
(2)平均每人回收废纸多少千克?
(15+20+13+18+14)÷(3+5+4+3+5)
=80÷20
=4(千克)
  答:平均每人回收废纸4千克。
学以致用
03
小试牛刀
1. 新华小学四(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的体重统计如下,分 别计算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单位:千克)
第五组同学的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294÷7=42(千克)
第六组同学的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5)÷8=320÷8=40(千克)
小试牛刀
2.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
小试牛刀
×
3.判断:某池塘的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小刚身高为1米40厘米,他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 (  )
4.判断:一次考试,甲组4名同学的分数分别为95、78、89、90;乙组3名同学的分数分别为95、93、82。因为甲组的总成绩352大于乙组的总成绩270,所以甲组同学的成绩要好一些。 (   )
×
小试牛刀
5. 新华小学四(2)班6个小组的同学植树情况如下表:
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棵?
(2) 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46
138
(21+23+23+25+24+22)÷6=138÷6=23(棵)
答:平均每个小组植树23棵。
(21+23+23+25+24+22)÷(7+7+8+8+8+8)
=138÷46
=3(棵) 答:全班平均每人植树3棵。
小试牛刀
6. 夕阳红敬老院有6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5岁、82岁、94岁、85岁、 77岁、91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 少岁?
(75+82+94+85+77+91)÷6
=504÷6
=84(岁)
答:他们的平均年龄是84岁。
小试牛刀
7. 一辆长途客车从出发站到目的地行驶了 5小时,下表中给出 了这辆客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算一算:这辆长途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1+82+87+86+84)÷5
=420÷5
=84(千米) 答:这辆长途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4千米。
课堂小结
04
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个数。
3.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归纳总结: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