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4学习探究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4学习探究 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15: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学习探究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要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研究者自己发现并提出的
B.科学探究的实验结果就是所要探究问题的结论
C.只有符合“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计划、得出结论”顺序的研究才属于科学探究
D.科学探究中,“实验计划”是指通过观察、具体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2、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
A. 提出假设 B.发现和提出问题C.实验 D.得出结论
3、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 )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C.进行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验证实验
4、阅读分析:a.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
b.小民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小民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
d.通过观察,小民发现“小白点”原来是草履虫。
(1)以上叙述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
(2)属于实验的是( )
(3)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 ( )
A.假设 B.推论 C. 实验 D.观察
5、分析下面的场景,是否包含科学探究的过程
期中考试开始了,a.小明翻开理综科考卷,发现生物试题最简易;b.仔细看,题目灵活又富有思考性;c.可能是老师希望建立学生对自然科学的信心;d.小明心想,我要是仔细做答应可以考得很理想;e.小明很仔细做答;f.最后小明笑眯眯离开考场。
(1)以上属于假设的是( )
(2)属于实验验证步骤的是( )
(3)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 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推断
6、在设计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
A.设计甲(干燥土壤)与乙(湿润土壤)为对照实验
B.甲、乙中各放人2条蚯蚓
C.甲、乙中各放人大小、生活状态相同的蚯蚓20条
D.甲、乙都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7、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实验是研究生物学唯一的有效方法
B.研究生物学的方法有多种,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C.生物科学实验,按实验目的可划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D.科学探究实验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方法
8、下列关于探究实验的要求,论述正确的是( )
A.要按照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
B.在实验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反复的实验论证
D.以上说法都正确
9、小明过生日时,爸爸给他买来一辆玩具车,用了一段时间后车坏了,从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的角度,他应该( )
A.把车丢到一边,以免浪费学习时间
B.将车丢到垃圾桶里,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C.把车交给父亲,请他将其修好
D.自己小心拆开玩具车,了解其结构,尝试修好它
10、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8分)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右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11.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处潮湿的环境中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并制定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下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止2分钟,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统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 。
(2)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 。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 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该实验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4)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 ,避免误差和偶然性。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实验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的影响,设计了如右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方案有一定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将 改为 ,实验结果会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