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3 08:0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霍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3-6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中,“三权”包括
①立法权 ②司法权 ③行政权④外交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重要成果是
A.彻底铲除了大地产制度 B.粉碎了外国势力的干涉
C.推翻反动军事独裁统治 D.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16世纪世界上第一家商品交易所开业:17世纪初英国与荷兰相继建立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上述商业现象说明
A.商品输出是主要的殖民手段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商业革命下经营方式的创新 D.推动了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4.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下列属于莎士比亚代表作品的是
A.《歌集》 B.《哈姆雷特》 C.《九十五条论纲》 D.《社会契约论》
5.以下哪种农作物不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传入中国的
A.玉米 B.番茄 C.小麦 D.花生
6.下列四幅图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新发明新创造,其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是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九十五条论纲》的撰写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D.《法兰西内战》的发表
8.16至18世纪,西班牙没有占领的美洲国家是
A.巴西 B.哥伦比亚 C.秘鲁 D.圣多明各
9.独立前的巴西和海地分别是两个欧洲国家统治的殖民地,这两个欧洲国家是( )
A.西班牙、葡萄牙 B.葡萄牙、荷兰
C.葡萄牙、法国 D.西班牙、法国
10.19世纪,法国政局的演变特点是
A.经历了反对奴隶制的内战 B.出现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
C.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D.经历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
11.对印度的剥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列属于英国剥夺印度方式的有
①贩卖黑奴 ②强征巨额土地税 ③直接抢掠 ④侵占土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A.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B.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C.未发动广大人民,孤军奋战 D.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指导
13.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
A.佛罗伦萨 B.意大利 C.威尼斯 D.德意志
14.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精神内核是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享乐主义 D.自由主义
15.“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这是由于英国就此
A.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B.逐步形成君主立宪制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16.据下表可知《大宪章》
表一:英国《大宪章》部分条款内容
A.加强了英国议会权力 B.确立了议会君主制度
C.否定了封建专制王权 D.体现了封建贵族意志
17.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葡萄牙和西班牙充当了急先锋
C.直接原因是为了“传播上帝福音”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
18.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 B.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C.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 D.英国确立起殖民霸权
19.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弊病大量显现的时期,为此,无产者提出了“摆脱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任务。由此可知,这一任务提出的根源是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空想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
20.如图是某本历史书中的图片,它最可能是说明下列哪一主题
A.咖啡的种植与改良 B.番薯的引进与推广
C.高粱的传入与影响 D.茶叶的栽培与运销
21.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B.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C.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壮大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2.“欧洲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的第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一个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材料强调了欧洲的殖民扩张
A.阻碍了新航路的开辟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阻碍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D.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
23.新式动力机一柴油机,因马力大、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逐渐取代蒸汽机,成为工业上的主要动力机。柴油机的发明者是
A.福特 B.戴姆勒 C.卡尔.本茨 D.狄塞尔
24.下图是近代通信领域某项重要发明的示意图。下列项中,对该“发明”解读正确的是
A.是由爱迪生发明并且改进的 B.电磁波的理论首先得到运用
C.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D.1877年中国自办此通信业务
25.1499年7月10日,当达.伽马船队返抵里斯本时,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当天下午即跌落一半,经营胡椒贸易的商人纷纷宣告破产,产生了所谓“对胡椒的诅咒”。欧洲各地,如威尼斯等城市,胡椒价格也暴跌。据此可知
A.价格革命导致了商人纷纷宣告破产 B.海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民众生活
C.寻找胡椒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D.丝路畅通使中国产品远销西欧
26.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列强殖民扩张的特点是
A.暴力掠夺,开拓市场 B.武力侵略,输出资本
C.野蛮暴力,劫掠财富 D.鸦片走私,抢夺财富
27.2008年《世界知识》杂志中的《欧洲:今年流行“马克思”》一文曾谈到:“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 《资本论》重新成为欧洲读者的宠儿,尤其是青年一代。”德国出版商说,马克思《资本论》的销售量相 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这一现象说明
A.欧洲社会主义革命高潮即将来临 B.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崩溃已成定局
C.马克思主义成为欧洲的主流思想 D.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28.《全球通史》写到:“德国的工业化……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的主要原因是
A.各邦经济发展不平衡
B.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
C.邦国间战争相互损耗
D.资源贫乏成发展瓶颈
29.1518年7月,教皇传马丁路德到罗马受审。路德寻求保护,得到了德意志萨克森选侯和皇帝的支持,教会不得不让步。1519年6月,教皇派代表到菜比锡与路德公开辩论,路德的英勇斗争受到德意志广大民众的支持。这反映了
A.德意志人民放弃宗教信仰 B.民族主义在德意志蓬勃兴起
C.世俗力量结成同盟反抗教会 D.天主教会干预世俗政治权力
30.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这种看法
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评价不实 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的进程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分别应该由国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相互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材料三:读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其代表人物还有谁?
(2)据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是否采用多党制?据材料三列出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2.阅读表格,回答问题(20分)。
材料 东西方部分思想对比
(1)材料中“中国部分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内涵?
(2)材料中“西方部分思想”反映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至少两个)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学说,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其中三权指的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不包括外交权,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即1917年墨西哥宪法,巩固了革命成果,有利于墨西哥独立自主地发展资本主义,故D项正确;20世纪初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并未“彻底”铲除大地产制度,A项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粉碎了外国势力的干涉不是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最主要成果,故B项错误;推翻迪亚斯反动统治是革命过程中的事件,不是革命的最大成果,故C项错误。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7世纪初英国与荷兰相继建立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得出商业革命下经营方式的创新,C项正确;工业革命后进行商品输出,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B项正确;《歌集》是歌德的作品,排除A项;《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的作品,排除C项;《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在五千年前,我国北方就已经开始种植小麦,因而小麦不是新航路开辟后才传入中国的,C项符合题意;玉米、番茄和花生均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传入中国的农作物,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
【详解】
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D项正确;火车、珍妮纺纱机以及瓦特改良蒸汽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排除A、B、C项。故选D项。
7.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A符合题意,故选A;16至18世纪,哥伦比亚、秘鲁、圣多明各都已经被西班牙占领,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前的巴西和海地分别是葡萄牙、法国的殖民地,故C项正确;西班牙、荷兰并没有对巴西和海地进行殖民统治ABD错误。故选C。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是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即在19世纪,出现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B项正确;法国政局没有出现反对奴隶制的内战,经历反对奴隶制的内战是美国,A项错误;19世纪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是德国,C项错误;这时期的法国没有经历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D项错误。
11.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征巨额土地税、直接接抢掠和侵占土地是英国剥夺印度方式,②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B排除;贩卖黑奴是西方国家剥夺非洲的方式,①错误,AC排除。故选D。
12.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此时仍处于上升发展时期,还没有到要灭亡的程度,因此B项正确;ACD项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B项。
13.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
14.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5.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通过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正确;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A排除;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C错误;英国并未确立“三权分立”原则,D排除。故选B。
16.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王应发起召集大主教、主教、寺院长老、伯爵和大男爵等开会,讨论研究征款事宜”、“若不经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囚禁……”、“执行委员会在国王破坏宪章的时候,可以发动战争反对国王”等信息可知,英王受到《大宪章》的制约,而制定《大宪章》的主体是封建贵族,所以《大宪章》体现了封建贵族意志,D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英国议会权力的加强,排除A项;《大宪章》颁布后英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并未建立起议会君主制,排除B项;英国建立君主专制的时间和标志是1534年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而大宪章颁布的时间是1215年,此时英国还没有建立君主专制,谈不上否定专制王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7.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商业危机,“传播上帝福音”只是其精神动力,C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根本原因确实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充当急先锋的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B项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包括其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D项不符合题意。
18.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完成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管理,A项正确;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条件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BC项;材料与英国建立殖民霸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9.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弊病大量显现的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显现,故B符合题意;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与材料无关,A错误;C、D分别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与材料不符,C、D错误。
20.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番薯是一种耐旱高产的作物,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地列斯群岛,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它最早传进中国约在十六世纪,它的引进解决了中国因为人口增加而导致的粮食不足问题,这些情况与图中的文字描述非常符合,故选B。咖啡并不能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排除A;传统认为高粱起源于非洲,后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高粱品种,与材料中作物的原产地不符,排除C;茶叶是原产自中国,与材料中作物的原产地不符,排除D。
【点睛】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于地图类问题的解答,图中蕴含的文字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特别要注意图例和注记。
21.D
【解析】
【详解】
题目中的图片中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使得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D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体现空想社会主义,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成立无关,排除B项;通过巴黎公社无法看出工人运动的发展壮大,排除C项。故选D项。
22.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一个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人地图”可知,欧洲的殖民扩张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眼界,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早于欧洲的殖民扩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欧洲殖民扩张对先进生产方式的作用,排除C项;欧洲的殖民扩张加剧了世界的冲突,不利于世界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
2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柴油机是德国人狄塞尔发明的,故D项正确;美国人福特发明四轮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三轮汽车,排除AC项;戴姆勒发明了第一辆卡车,排除B项。故选D项。
【点睛】
24.C
【解析】
【详解】
示意图描绘的是电话,这一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其是科学和技术结合的产物,C项正确;贝尔发明了电话,排除A项;意大利人马可尼将电磁波的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排除B项;1877 年在中国台湾架设了我国第一条路上电报线,排除D项。故选C项。
25.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使胡椒等传统商品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导致胡椒价格下跌,商人破产,这说明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B项正确;价格革命使商业资产阶级获得巨额财富,排除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此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丝绸之路,排除D。
26.C
【解析】
【详解】
根据“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可得出,西方国家早期对外殖民扩张带有野蛮性,通过暴力的方式劫掠财富,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开拓市场,排除A;材料与资本输出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鸦片,排除D。
27.D
【解析】
【详解】
《资本论》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著作,在21世纪受到欧洲读者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重视,说明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仍有意义,D项正确;《资本论》的销售量增加,不能说明欧洲社会主义“革命高潮”即将来临,A项错误;青年人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不能说明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崩溃”已成定局,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不是欧洲的主流思想,C项错误。
28.B
【解析】
【详解】
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由此可知,原有的分裂状态严重阳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影响德意志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29.B
【解析】
【详解】
宗教改革运动中,德意志诸侯、皇帝和广大人民支持马丁·路德对抗教会和教皇,反映了民族主义在德意志蓬勃兴起,B项正确;宗教改革并没有使德意志人民“放弃宗教信仰”,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世俗力量结成了“反抗教会的同盟”,C项错误;天主教会干预“世俗政治权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30.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故选B;牛顿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看法并非不评价不实,排除A;材料说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的作用,并未解释概括其内涵,排除C;自然科学只能推动文明进程,却不能主导,D项说法错误,排除。
31.(1)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康德。
(2)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详解】
(1)运动:根据材料主旨可知,材料主张三权分立,涉及到的人物是孟德斯鸠,根据所学可知,这一运动是启蒙运动。人物: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伏尔泰、卢梭、康德。
(2)根据材料“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可知,新中国不是多党制。内容: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2.(1)基本内涵:诚信正直;奋发图强;国家至上;修身养德;为国为民。(任答三点)
(2)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彼特拉克一文艺复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康德一启蒙运动。
(3)主张: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任答两点)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知,体现了诚信正直;根据材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知,体现了奋发图强;根据材料“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可知,体现了国家至上;为国为民;根据材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知,体现了修身养德。(任答三点)
(2)根据材料中西方部分思想内容及出处“彼特拉克”、“马丁·路德”、“康德”可知,材料中“西方部分思想”反映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彼特拉克一文艺复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康德一启蒙运动。
(3)主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学说。(任答两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