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导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藤野先生导学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05 16: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藤野先生》导学案
备课人: 上课时间: 班级: 姓名: 组长签字:
教学目的:
一、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二、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何尝”、“似乎”等副词对表达句子意思的作用。
重点: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难点: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相关资料链接: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 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独学内容: 解释下列字词并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绯红:( ) 宛如:( ) 流言:( )
畸形:( ) 匿名:( ) 发髻:( )
杳:( ) 瞥见:( ) 美其名曰:( )
第一课时
1 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 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
3 根据前面两个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划分文章的部分,说说各部分的大意。(组长可以适当提示组员)
4 研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A)、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
(B)、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C)、“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在课后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 第四层:
三 品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品读部分: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段落,(6-23)
1、用笔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
2、概括出在仙台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从而进一步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
3 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次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文中有关注释,仔细阅读课文的第24—31段,并思考下列问题:这一层次写了几件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又要离开仙台,并弃医学文?
4 研习第二部分第四层次内容:阅读32—35段,考虑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的。
5 请学生朗读36—38段,思考下列问题:
这部分的三段,各写的是什么内容?怎样写的?说明了些什么?(体会个别字词的斟酌)
第36段 第37段
第38段
6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似乎”一词有什么意思呢?
课堂达标
一 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 家.他的小说集有 , .著名小说有 , 等.散文集有 ,我们学过选自这个集的课文有 .
二、下列各语段应如何理解?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A 为自己在日本受到优待而感到满意和自豪 
B 幽默地表现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感情,也表达了弱国国民的辛酸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C 讽刺日本人对自己的关照并非出于好的动机。              
2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A 作者的意思是:中国当时贫弱,教育落后,因此一般中国人智商低,日本学生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B 作者承认弱国国民智商低,但认为60多分的成绩并不高,因此不应受到怀疑 
C 句子前半部分是模拟日本青年的思路进行推理,揭露他们的逻辑是荒唐的;后半句是反语。全句表达了作者对匿名信事件强烈的义愤,也表达了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 
3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A 反映作者对同胞们的愚昧麻木无可奈何。       
 B 表现了作者对同胞们的愚昧麻木非常痛恨、鄙视的思想感情。
 C 表现作者对自己同胞的愚昧麻木强烈的愤激和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封建统治的深切痛
课外补充: 自题小像(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全诗解释】
  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
  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