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0 17: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
组别:物理组 集体备课时间: 授课人:
集体备课审核人: 二次备课审核人:
学习内容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次备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 显微镜、望远镜成像光路图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 显微镜,凸透镜(两只),凹透镜(一只)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眼镜的度数如何计算二、引入新课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三、新授课(一)显微镜 学生阅读课本103页显微镜一、二自然段,了解显微镜的结构、作用和有理。1. 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2. 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离物体近的这个透镜叫物镜,其焦距较短;离眼睛近的这个透镜叫目镜,其焦距比物镜稍大。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和宽的倍数③物镜、目镜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望远镜 学生阅读课本103至104页望远镜的相关内容,理解望远镜的结构、作用和有理,了解视角概念。1. 作用: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大)物体。2. 组成:有一种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短。物镜的第二焦点与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3. 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4. 视觉效果: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但是由于“视角”增大,人感觉物体被放大了。望远镜的直径比我们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还有一种望远镜用凸透镜作物镜,用凹透镜作目镜(伽利略望远镜)。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注意:望远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而日常及军用望远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像,是因为安装了正像系统。四、课堂练习1、动手动脑学物理,2、同步轻松练习册P93页跟踪练习。五、板书设计5、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显微镜1. 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2. 结构:由两组凸透镜组成。3. 原理: 3. 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二、望远镜1. 作用: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大)物体。2. 组成: 3. 原理:4. 视觉效果: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由于“视角”增大,
布置作业 1、同步轻松练习册P94-93基础达标,2、同步轻松练习95能力提升
教学反思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