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9-07 08:29:25

文档简介

【课题】七上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逐渐养成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准确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明确公转产生的几个特殊节气(二分二至)及每个节气特点。(重点)
3.通过分组演示实验、讨论、归纳,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如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等。(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教师演示用1个、学生操作用多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视频(师提示:国旗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2、出示不同日期升国旗的时间:3、提出疑问:一年之中,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为何有所不同? 1、观看并欣赏升旗仪式,感受中国国旗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军人的庄严身姿,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绪。2、讨论不同日期升旗时间不同的原因,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地球的公转。 通过欣赏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并且感受大自然时间变换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与记录(公转方向和周期) 教师出示地球仪,以手电筒做“太阳”,使地球仪绕“太阳”做公转,在演示的同时,注意强调演示要点:地轴是倾斜的,地轴最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的夹角。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3、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公转时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 根据要求,小组内交流并演示地球的公转。(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两位同学一位扮太阳:一支手臂伸平代表太阳直射光线,另一位同学扮地球进行绕“太阳”公转演示。注意地轴空间方位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方。)二、在演示的同时做好记录。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有规律的移动,并产生特殊的四个点。(引出下个学习要点:二分二至)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 通过正确摆放地球仪和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观察记录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能力。通过绘制公转示意图,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衔接与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知道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而且我们通过演示,知道太阳光线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来回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产生的四个特殊的点。
观察与发现(二分、 二至) 一、教师出示二十四节气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指导学生看《地理图册》第11页——二十四节气太阳光直射点移动的纬度位置。)二、指导学生找出四个特殊的节气:太阳光线直射南北回归线;太阳光线直射赤道。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每个节气产生的特殊天文特征。(天文特征以北半球为例。教师强调北半球的天文特征与南半球的相反。) 跟从老师朗诵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顺口溜。感受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找出四个特殊的点:太阳光线直射南、北回归线:夏至日、冬至日。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春分日、秋分日。三、相互讨论,总结四个节气的特殊天文特征。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情况春分3.21赤道昼夜等长夏至6.2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秋分9.23赤道昼夜等长冬至12.22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总结结论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衔接与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太阳光的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并且导致了四个很有特点的节气。那么,地球的公转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还会产生哪些有意思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追问与探索(四季的变化) 展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先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探讨每个季节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生活常识,总结划分每个季节的月份:3、4、5月划分为春季;6、7、8月划分为夏季;9、10、11月划分为秋季;12、1、2月划分为冬季。三、追问:假设地球不是倾斜着公转,而是直立着公转,是否还会产生四季变化? 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切身体验,相互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疑问,共同总结四季的气候特点和划分的月份。二、小组中相互讨论,并且以地球仪演示“地轴直立着公转”,与之前演示做对比,探索教师追问的问题,知道:假如地球是直立着公转,地球上将没有四季变化。 通过教师的追问,探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迁移运用能力;探索,是学生探索,通过对四季长期生活常识的积累,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密切结合,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衔接与过渡 通过对于四季的探索,我们知道,每个季节太阳光照不同,所以获取的热量也不同,导致了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那么对于整个地球来说,获取的热量相同吗?如果不同,每个地区获取的热量有什么差异,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地理景象呢?
探索求真(五带划分) 出示五带划分的图片,强调五带的划分界限,与每个温度带的特点:二、指导学生讨论五带形成的原因: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 讨论五带的天文特征: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讨论五带的气候特征: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 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指导通过地理的学习可以解释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构建与梳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地球的公转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知识两上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展示有趣顺口溜,加深学生认识度 歌诀法记忆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文;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 通过顺口溜,在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当堂达标】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 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年。
2、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带、 带、 带、 带、 带。
3、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一定是春分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平分 D.南半球是夏至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⑵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
⑶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枣庄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⑷2009年10月1日,我国在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分组实验演示法运用恰到好处,通过分组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二是条理清晰,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地球公转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好地体现出来,让人感到课堂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在学习“地球公转”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重视运用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只有在体验中,才能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定义: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
重要特点:地轴是倾斜的,其空间指
向保持不变,北端始终指
向北极星附近。
特点
同一地区产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天阳高度和四季的变化。
不同地区产生五带的划分。
地理意义【课题】七上第一章 地球的公转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1.学会模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在参与演示过程中认识并理解地球的公转。(重点)
2.能够用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等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重点)
3.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范围及地理特征。
4. 能用简单的方法模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并列表说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感悟当地不同季节获得热量多少的不同。(难点)
5. 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并自觉遵循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读图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红色纸片、清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并提出问题)地球在做什么运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哪些现象?假设地球不自转,还会产生昼夜更替吗?模拟演示地球和太阳在宇宙中的运行。找一位身高较矮的同学到前面,以这位同学的头当作太阳,教师手持大地球仪,边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边围绕“太阳”运动。(注意:保持大地球仪和“太阳”的高度大致相当。)然后,教师停止拨动地球仪(不自转,将红色纸片用清水粘在地球仪上,当作参照面)。先让红色纸片朝向太阳;然后围绕太阳运动,当红色纸片背向太阳时;继续运动,红色纸片再次朝向太阳;……讲述: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地球公转。 学生回答:地球自转昼夜更替、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产生疑问,并思考。学生观察,然后用语言描述结果:结论1: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现象产生。学生感悟此时红色纸片为白天;学生感悟此时红色纸片为黑夜;又为白天;学生观看后,恍然大悟。结论2:假如地球不自转,由于地球还在围绕太阳运动,所以还是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只是周期更长。 先设问,然后通过模拟演示地球和太阳在宇宙中的运行来探求结果,变宏观为直观,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学案导学 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课知识,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标记疑难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通过自学,从总体上了解本课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密切,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重难点突破 一、公转的方向和周期教师鼓励同学认真观察,并大胆质疑。提醒同学在自主演示过程中去体验并感悟公转的特点。结论1: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演示时表现为逆时针方向;结论2: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二、四季的变化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来演示地球的公转。一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太阳光;四个学生(个头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指导学生演示。点拨:眉毛——北回归线鼻子——赤道下巴——南回归线教师巡回指导在观察中,适时利用板图记录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如下图。 活动1:演示地球的公转第一步:请两位同学教室前演示,一生当太阳,一生手持地球仪,演示公转。演示后,其他同学评价,提出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做法。第二步:组内每个同学进行演示(为了便于在小范围内演示,可灵活处理,便于操作即可。比如:用橡皮当太阳,用钢笔当地球。)组内同学相互纠错,要求人人会演示。活动2: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步骤一:找齐。“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步骤二:倾斜。ABCD四个“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A前倾,C后仰,BD侧偏)步骤三:观察。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A眉毛 C下巴 BD鼻子)并作记录在下表中。位置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位置ABCD步骤四:公转。四个“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结论: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通过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认真观察的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这一重要特征。学生通过用自身做道具,变宏观运动为直观演示,体验并感悟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用语言描述演示结果。
过渡 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进而引发了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4—3,以夏至日光照图为例,教学生如何阅读光照图。点拨:路径长短表示昼夜的长短。出示导学问题:问题1:说出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的昼夜长短分别是什么情况,原因是什么?问题2:夏至,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昼夜状况如何?冬至昼夜状况又是怎样的?介绍极昼极夜现象问题3:观察四幅图,说出哪一纬度地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哪一纬度地带有极昼、极夜现象。问题4:枣庄的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包括哪三个月?三、地球上的五带出示导学问题:1、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找出划分五带的界线。3、说出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4、五带的气候如何?分别有哪些特有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图进行小结(如下): 活动3:阅读光照图,回答问题。学生在图中找到40°N纬线,用红笔沿40°N画出昼半球路径,用蓝笔画出夜半球路径。显然是昼半球路径长于夜半球路径,所以夏至日昼长夜短。夏至:昼长夜短冬至:昼短夜长春分、秋分:昼夜等长原因是阳光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夏至:全部为白天,没有黑夜。冬至:全部为黑夜,没有白天。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春:3、4、5 秋:9、10、夏:6、7、8 冬:12、1、2活动4:读图1—4—4,回答问题。1、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3、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4、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教会学生阅读光照图的技巧。活动3的设置是让学生明白随着地球公转昼夜长短也随之变化,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看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学习能力和素养。
知识建构
【当堂达标】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是 。
2、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地轴是 的,并且空间指向 ,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
3、五带划分的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______________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带。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_____带。
4、用虚线标出五带的界线,写上名称、纬度数,并写出各带的特点。
5、(读济南某日日历与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张明翻开日历看到的节气是______,该日地球公转到右图中的_____位置。
(2)该日济南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
(3)这一天张明观察到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说明地球处在不停的_______运动中。
【教学反思】
地球的公转这一课内容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教学中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演示地球公转的情形,让学生总结出地球公转的特点。通过鼓励学生用自身做道具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变宏观为直观,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本课还有一可取之处是善于利用板图,展示地理知识。比如,在演示观察中适时利用板图记录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学习五带时用板图进行小结,利于师生互动,巩固所学知识,效果很好。
由于本课内容很多,学生参与又多,所以总感觉时间不够,即使知识点都提到,但也很难在课堂上得以巩固。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阳光直射现象
南极圈
北极圈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公转方向:
公转周期: (约 天)
公转特征:地轴是 的,其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
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





的变化与更替
在地球表面产生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