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2 16: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课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能力目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教学重点 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作者简介 刘湛秋 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初读课文 给下列词语进行注音,并了解理清文章的大概结构。 生字 词语: 咄咄逼人 倾盆瓢泼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1)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做简单总结 (2)根据每个自然段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结合课文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①段:我喜欢雨,以及喜欢雨的原因; 第②段:写春雨; 第③段:写夏雨; 第④段:写秋雨; 第⑤段:写冬雨; ⑥⑦两段赞美雨。 (2)课文根据每个自然段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喜雨; 第二部分:(2—5)绘雨; 第三部分:(6—7)赞雨。 (3)结合课文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美丽、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热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 而又沉思了。(端庄、沉静)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 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自然、平静) 同学们,我们已经分析四季的雨,告诉老师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雨?为什么? 请学生起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深入探究 分析写作特色 作者在描绘四季的雨时,都采用了哪些手法?请举例分析。 (1)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 (2)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 (3)融情于景。 在课文中找到具体的句子,分析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如果把文章题目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体会作者情感 朗读第一和最后两段,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描绘了四季的雨美丽的景象。通过描绘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表现了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雨的四季 春雨 温柔,娇媚 美丽 夏雨 热烈,粗狂 爱恋 喜欢 秋雨 沉静,端庄 渴望 冬雨 自然,平静
课后作业 1.积累课文中优美的段句 2.完成同步练习册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