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感知与判断
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主题二
学习内容:
1.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2.鉴赏方法有哪些?*中国传统绘画的品评*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综合式鉴赏
3.为什么要多看原作?
美术鉴赏的四个步骤
1.描述;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包括画面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
2.分析;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
3.解释;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种推测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上。
4.评价;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包括与作者其他作品比较与同时代其他作品比较,与同类型作品比较等。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卷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25.2cm *528.7cm
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尺寸多大?现藏于何处?
北宋的张择端
高25.2cm 长528.7cm 中国画(卷)绢本设色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清明上河图》全画大致可分为哪几段?描绘了 什么景象?
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京城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分为郊外田野、汴河两岸、街道市井三段
3.《清明上河图》反映的人物、建筑、交通工具有哪些?
人物:官吏、农夫、商贩、医、占卜、船夫、 纤夫、妇女、军官等(士农工商)
建筑:桥梁 城楼 房屋
交通工具:车 船 轿
船过虹桥
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描述: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八百多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六十多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画家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分析: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
解析:《清明上河图》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评价: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散点透视:
移动视点,与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不同。
比较:
张择端和达芬奇
《清明上河图》1186年
达芬奇诞生1452年
西蒙乌沙科夫《最后的晚餐》
北宋时通东京各运河图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
1.经营场所:街市制代替坊市制
2.经营活动:四方辐辏
3.经营手段:招牌幌子
4.经营时间:夜市
5.经营理念:服务业
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消防缺失、城防涣散、画中船虽多但大多是运粮的私家船。
清明上河图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逸品
神品
妙品
能品
中国传统绘画的品评
中国传统绘画的品评
逸品:画家品格风韵与自然生命本质高度契合,并借助精练的笔墨技巧,自然而然地运化出一种物我合形气相即与超凡脱俗、意境幽远的艺术状态。
神品:精准掌握各种绘画表现方法,并能出神入化、运用自如地表现画家的精神意志与自然物象的灵动状态。
妙品:画家静观生命物象的微妙变化,能够使笔墨流变与自然生命机缘相合、和谐呼应,从而精微巧妙地加以表现。
能品:画家具备熟练掌控各种绘画技巧的能力,并能细致观察和分析各种表现对象,将其惟妙惟肖地充分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