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时间 位移
一、单选题
1.(2022高一下·丽江期末)下列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质点是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B.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C.第一秒末到第二秒初的时间间隔是一秒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所以路程是位移的大小
2.(2022高一下·江门期末)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则此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
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5m,方向竖直向上
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5m,方向竖直向下
3.(2022·辽宁)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 ,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 。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4.(2022高一下·杭州期中)我国的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让世界羡慕,让中国人自豪,而这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新的组合体在中国空间站轨道运行,轨道高度约为 ,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根据以上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10月16日6时56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神舟十三号绕地球飞行一圈,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为零
C.研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D.“180吨”对应的物理量是基本物理量
5.(2022高二下·贵州会考)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刘老师开车从贵阳去遵义,手机导航提供了两种路径,如图所示,则刘老师此次行程的位移大小( )
A.等于156公里 B.等于173公里 C.小于156公里 D.大于173公里
6.(2022·金华模拟)下列关于冬奥会运动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运动员在进行500米短道速滑比赛,500米是指位移
B.研究乙图中隋文静和韩聪花样滑冰比赛动作时可以将他们看做质点
C.丙图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选手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丁图中,钢架雪车运动员间文港以4分01秒77获得铜牌,4分01秒77表示的是时刻
7.(2022·广州二模)如图,车轮半径为0.6m的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线运动。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位移大小约为( )
A.1.2m B.1.8m C.2.2m D.3.6m
8.(2021高一上·台州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程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6.5小时都指时刻
B.研究航天员舱外运动时,应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C.研究航天员舱外作业情况时,航天员可视为质点
D.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运动轨迹时,核心舱可视为质点
9.(2021高一上·杭州期末)三位同学从北京去重庆,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如图所示,甲同学乘火车,乙同学乘飞机,丙同学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而上。关于三位同学的路程与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相同,位移不同 B.路程相同,位移相同
C.路程不同,位移不同 D.路程不同,位移相同
10.(2022·余姚模拟)10月1日6点10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五星红旗在46秒的国歌奏唱中冉冉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点1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五星红旗在46秒的国歌奏唱中冉冉升起”指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红旗上升时的形状可以将红旗看做质点
D.以旗杆为参考系,红旗上升过程中处于静止状态
11.(2021高一上·石景山期末)课间操跑操时,某同学沿操场环形跑道,跑步3圈回到出发点。此过程( )
A.位移不为0,路程为0 B.位移为0,路程为0
C.位移不为0,路程不为0 D.位移为0,路程不为0
12.(2021高一上·菏泽期中)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13.(2021·黑龙江会考)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
A.学校每天7:20准时上课 B.每节课40分钟
C.数学考试9:40结束 D.晚自习19:30开始
二、填空题
14.(2021高一上·福清期中)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皮球从 高处竖直落下,碰撞地面后又竖直弹起 ,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 。该皮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 。
15.(2021高一上·武功期中)一支长为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则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为 ,通讯兵走过的路程为 。
16.(2020高一上·湖南期中)一质点绕半径为 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如图所示,则其位移大小为 m,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m,路程是 m( 取3.14,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A.质点忽略了物体的形状与大小,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A符合题意;
B.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运动员自己为参考系,B不符合题意;
C.第一秒末到第二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间隔为0,C不符合题意;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才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是以运动员本身为参考系;第一秒末和第二秒初属于同一时刻;路程不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
2.【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小球位移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下。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小球的初末位置可以求出小球位移的大小及方向。
3.【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矢量与标量
【解析】【解答】由勾股定理得,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
故答案为:C
【分析】位移是矢量,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4.【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
【解析】【解答】A.“10月16日6时56分”指的是时刻,A不符合题意;
B.神舟十三号绕地球飞行一圈,通过的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B不符合题意;
C.研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时,飞船的形状和体积不能忽略,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C不符合题意;
D.“180吨”对应的物理量是质量,属于基本物理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接时间代表时刻;其卫星飞行一圈其路程不等于0;研究其飞船与组合体对接时其飞船不能作为质点。
5.【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两种路径(曲线)的轨迹长度分别为156公里和173公里,位移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所以刘老师此次行程的位移大小小于156公里。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位移数值上等于出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A.甲图中运动员在进行500米短道速滑比赛,500米是指路程,A不符合题意;
B.研究乙图中隋文静和韩聪花样滑冰比赛动作时,不可以将他们看做质点,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选手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符合题意;
D.丁图中,钢架雪车运动员间文港以4分01秒77获得铜牌,4分01秒77表示的是时间间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物体从初点到末点有向线段的长度;时间轴上两时间点的长度是时间间隔。
7.【答案】C
【知识点】位移的合成与分解;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中水平位移为
竖直方向位移为
故位移大小约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其气门芯运动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叠加可以求出其位移的大小。
8.【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指时刻、6.5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A不符合题意;
B.航天员舱外运动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应选择核心舱为参考系,B不符合题意;
CD.研究航天员舱外作业情况时,不能忽略航天员的大小和形状,故此时航天员不可视为质点;而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需要考虑核心舱的大小和形状,此时可视为质点,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其6.5小时属于时间间隔;研究宇航员舱外运动时应该选择核心舱为参考系;研究宇航员舱外工作时应该考虑其动作所以不能作为质点。
9.【答案】D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三位同学选择的路径不同,则路程不同,但是起始位置相同,则位移相同。
故答案为:D。
【分析】三位同学运动的路径不同所以路程不同,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同。
10.【答案】B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6点10分”指的的是某瞬间的时间,是时刻,则A不符合题意;
B.“五星红旗在46秒的国歌奏唱中冉冉升起”中的46秒指的是国歌播放时间,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则B符合题意;
C.研究红旗上升的形状时不能忽略红旗的大小和形状,不能看成质点,则C不符合题意;
D.以旗杆为参考系,红旗上升过程中是运动的,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其开始升旗的时间代表时刻;升旗过程对应的时间代表时间间隔;研究红旗上升的形状不能把红旗作为质点;以旗杆为参考系其红旗是运动的。
11.【答案】D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此过程中位移为0,路程不为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其轨迹长度可以求出路程的大小,利用其初末位置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
12.【答案】D
【知识点】质点;位移与路程;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能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A不符合题意;
B.因为观测“金星凌日”时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B不符合题意;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C不符合题意;
D.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时,该物体可看做质点;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位置发生变化,位移是初点到末点有向线段的长度。
13.【答案】B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
【解析】【解答】A.学校每天7:20准时上课,指的是时刻,A不符合题意;
B.每节课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B符合题意;
C.数学考试9:40结束,指的是时刻,C不符合题意;
D.晚自习19:30开始,指的是时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除了上课40分钟属于时间间隔,其他时间都属于时刻。
14.【答案】10;2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
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
【分析】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求出皮球的位移;利用运动的轨迹长度可以求出路程的大小。
15.【答案】200;400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依题意,作出如图情景示意图,人到队伍前时,队伍前进的距离为s1=300m﹣150m=150m
人到队尾时,队伍前进的距离是s2=200m﹣150m=50m
所以人向后跑了s3=150m﹣50m=100m
因此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向前300m+向后100m=400m
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队伍前进的距离即200m。
【分析】画出通讯兵运动的轨迹,利用轨迹长度可以求出运动的路程,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
16.【答案】0;62.8;14.1;78.5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运动一周,位移为0,路程为 运动 周,位移为
路程为
【分析】运动一周其位移等于0,其路程等于圆的周长;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利用轨迹长度可以求出路程的大小。
1 / 12022--2023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时间 位移
一、单选题
1.(2022高一下·丽江期末)下列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质点是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B.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C.第一秒末到第二秒初的时间间隔是一秒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所以路程是位移的大小
【答案】A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A.质点忽略了物体的形状与大小,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A符合题意;
B.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运动员自己为参考系,B不符合题意;
C.第一秒末到第二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间隔为0,C不符合题意;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才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是以运动员本身为参考系;第一秒末和第二秒初属于同一时刻;路程不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
2.(2022高一下·江门期末)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则此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
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5m,方向竖直向上
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5m,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小球位移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下。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小球的初末位置可以求出小球位移的大小及方向。
3.(2022·辽宁)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 ,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 。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矢量与标量
【解析】【解答】由勾股定理得,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
故答案为:C
【分析】位移是矢量,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4.(2022高一下·杭州期中)我国的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让世界羡慕,让中国人自豪,而这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新的组合体在中国空间站轨道运行,轨道高度约为 ,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根据以上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10月16日6时56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神舟十三号绕地球飞行一圈,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为零
C.研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D.“180吨”对应的物理量是基本物理量
【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
【解析】【解答】A.“10月16日6时56分”指的是时刻,A不符合题意;
B.神舟十三号绕地球飞行一圈,通过的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B不符合题意;
C.研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时,飞船的形状和体积不能忽略,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C不符合题意;
D.“180吨”对应的物理量是质量,属于基本物理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接时间代表时刻;其卫星飞行一圈其路程不等于0;研究其飞船与组合体对接时其飞船不能作为质点。
5.(2022高二下·贵州会考)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刘老师开车从贵阳去遵义,手机导航提供了两种路径,如图所示,则刘老师此次行程的位移大小( )
A.等于156公里 B.等于173公里 C.小于156公里 D.大于173公里
【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两种路径(曲线)的轨迹长度分别为156公里和173公里,位移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所以刘老师此次行程的位移大小小于156公里。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位移数值上等于出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2022·金华模拟)下列关于冬奥会运动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运动员在进行500米短道速滑比赛,500米是指位移
B.研究乙图中隋文静和韩聪花样滑冰比赛动作时可以将他们看做质点
C.丙图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选手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丁图中,钢架雪车运动员间文港以4分01秒77获得铜牌,4分01秒77表示的是时刻
【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A.甲图中运动员在进行500米短道速滑比赛,500米是指路程,A不符合题意;
B.研究乙图中隋文静和韩聪花样滑冰比赛动作时,不可以将他们看做质点,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选手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符合题意;
D.丁图中,钢架雪车运动员间文港以4分01秒77获得铜牌,4分01秒77表示的是时间间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物体从初点到末点有向线段的长度;时间轴上两时间点的长度是时间间隔。
7.(2022·广州二模)如图,车轮半径为0.6m的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线运动。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位移大小约为( )
A.1.2m B.1.8m C.2.2m D.3.6m
【答案】C
【知识点】位移的合成与分解;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中水平位移为
竖直方向位移为
故位移大小约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其气门芯运动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叠加可以求出其位移的大小。
8.(2021高一上·台州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程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6.5小时都指时刻
B.研究航天员舱外运动时,应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C.研究航天员舱外作业情况时,航天员可视为质点
D.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运动轨迹时,核心舱可视为质点
【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指时刻、6.5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A不符合题意;
B.航天员舱外运动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应选择核心舱为参考系,B不符合题意;
CD.研究航天员舱外作业情况时,不能忽略航天员的大小和形状,故此时航天员不可视为质点;而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需要考虑核心舱的大小和形状,此时可视为质点,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其6.5小时属于时间间隔;研究宇航员舱外运动时应该选择核心舱为参考系;研究宇航员舱外工作时应该考虑其动作所以不能作为质点。
9.(2021高一上·杭州期末)三位同学从北京去重庆,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如图所示,甲同学乘火车,乙同学乘飞机,丙同学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而上。关于三位同学的路程与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相同,位移不同 B.路程相同,位移相同
C.路程不同,位移不同 D.路程不同,位移相同
【答案】D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三位同学选择的路径不同,则路程不同,但是起始位置相同,则位移相同。
故答案为:D。
【分析】三位同学运动的路径不同所以路程不同,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同。
10.(2022·余姚模拟)10月1日6点10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五星红旗在46秒的国歌奏唱中冉冉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点1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五星红旗在46秒的国歌奏唱中冉冉升起”指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红旗上升时的形状可以将红旗看做质点
D.以旗杆为参考系,红旗上升过程中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B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6点10分”指的的是某瞬间的时间,是时刻,则A不符合题意;
B.“五星红旗在46秒的国歌奏唱中冉冉升起”中的46秒指的是国歌播放时间,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则B符合题意;
C.研究红旗上升的形状时不能忽略红旗的大小和形状,不能看成质点,则C不符合题意;
D.以旗杆为参考系,红旗上升过程中是运动的,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其开始升旗的时间代表时刻;升旗过程对应的时间代表时间间隔;研究红旗上升的形状不能把红旗作为质点;以旗杆为参考系其红旗是运动的。
11.(2021高一上·石景山期末)课间操跑操时,某同学沿操场环形跑道,跑步3圈回到出发点。此过程( )
A.位移不为0,路程为0 B.位移为0,路程为0
C.位移不为0,路程不为0 D.位移为0,路程不为0
【答案】D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此过程中位移为0,路程不为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其轨迹长度可以求出路程的大小,利用其初末位置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
12.(2021高一上·菏泽期中)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答案】D
【知识点】质点;位移与路程;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能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A不符合题意;
B.因为观测“金星凌日”时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B不符合题意;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C不符合题意;
D.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时,该物体可看做质点;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位置发生变化,位移是初点到末点有向线段的长度。
13.(2021·黑龙江会考)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
A.学校每天7:20准时上课 B.每节课40分钟
C.数学考试9:40结束 D.晚自习19:30开始
【答案】B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
【解析】【解答】A.学校每天7:20准时上课,指的是时刻,A不符合题意;
B.每节课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B符合题意;
C.数学考试9:40结束,指的是时刻,C不符合题意;
D.晚自习19:30开始,指的是时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除了上课40分钟属于时间间隔,其他时间都属于时刻。
二、填空题
14.(2021高一上·福清期中)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皮球从 高处竖直落下,碰撞地面后又竖直弹起 ,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 。该皮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 。
【答案】10;2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
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
【分析】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求出皮球的位移;利用运动的轨迹长度可以求出路程的大小。
15.(2021高一上·武功期中)一支长为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则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为 ,通讯兵走过的路程为 。
【答案】200;400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依题意,作出如图情景示意图,人到队伍前时,队伍前进的距离为s1=300m﹣150m=150m
人到队尾时,队伍前进的距离是s2=200m﹣150m=50m
所以人向后跑了s3=150m﹣50m=100m
因此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向前300m+向后100m=400m
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队伍前进的距离即200m。
【分析】画出通讯兵运动的轨迹,利用轨迹长度可以求出运动的路程,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
16.(2020高一上·湖南期中)一质点绕半径为 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如图所示,则其位移大小为 m,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m,路程是 m( 取3.14, )
【答案】0;62.8;14.1;78.5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运动一周,位移为0,路程为 运动 周,位移为
路程为
【分析】运动一周其位移等于0,其路程等于圆的周长;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利用轨迹长度可以求出路程的大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