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2 09:1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忆读书
著名作家冰心从小就喜欢读书,可以说读书伴随了她的一生。那么在她的读书生涯中,有哪些有趣的事呢?《忆读书》这篇课文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2.整体感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读书观,提高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
1.教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课时讲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2.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3.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让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忆读书)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句
朗读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
1.掌握“传、卷”等多音字的字音字义。
“传”是多音字,读作chuán或zhuàn,课文中读作zhuàn;“卷”是多音字,读作juǎn或juàn,课文中读作juàn。
2.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的13个生字:舅、津、斩、限、凯、葛、述、贾、衰、刊、琐、朴、某。
(2)学生认读这13个字,并适当练习组词。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以及笔画间的连带呼应。
(4)指名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教师要
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6)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评价。(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可以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再写几遍以加深印象。)
3.圈出本文的生词,借助字典等工具理解词语意思。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
天罡:古书上指北斗星,也指北斗七星的柄。
地煞:①星相家指主管凶杀的星;②指凶神恶鬼,比喻恶势力。
兴亡盛衰: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消遣: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的时间;消闲解闷。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作者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这九个字言简意丰,三句话,三个内容,层层递进。读书好:倡导大家读书,读书有益。多读书:在读书的数量上给予建议,多读多受益。读好书: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指导,选好书,受益无穷。
2.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在课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读过的哪些书?
《三国演义》《封神榜》《水浒传》《荡寇志》《红楼梦》等。
3.这些书是作者在什么时候读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幼时、少年时。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有:四岁时、七岁时、那时、此后(幼时)、十二三岁时(少年时)。
4.冰心介绍自己所读的书分别给作者怎样的切身感受呢?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5.作者这些或喜或悲或愤怒的情感变化是随着书中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读书的益处。因此“读书好”好在哪里?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6.细读课文,感悟字词。
(1)课件出示句子: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①“含泪”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②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不能。因为“含泪”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表现了作者读书时的着迷。
(2)课件出示句子: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师:“凑成”“勉勉强强”“凑满”等词语应怎样理解
生1:“凑成”这里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之意。
生2:这三个词强调指出,《水浒传》中作者因要着力刻画林冲、武松等人的性格,而不可能把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写得鲜明。
(3)课件出示句子: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①小组合作探究:“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否重复
②指名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不重复。作者这样写,主要是起强调突出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二、板书导图
三、主旨分析
本文通过对冰心幼年时及少年时读书事情的回忆,表现了她爱读书的品质,号召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课堂小结
抓住文章的文体特点,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通过自主阅读,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把握,为品读课文作好准备。作者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读书的方法等。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是冰心在20世纪80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找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句子,用横线标画出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很快聚焦文章最后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之后再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和它的好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提出问题:作者回忆了自己读过的哪些书?这些书分别给作者怎样的切身感受呢?学生自由默读,圈画,留下了阅读的痕迹。在读中知道了作者列举的四大名著,他们把每一本书的最鲜明的特点也能很快弄明白,从而对四大名著的向往之情一下子被点燃,更想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