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公鸡跟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子吃,小鸭子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下河后差点被淹死,幸亏小鸭子救了它。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鸡和小鸭的不同习性,以及它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第一课时(略)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字宝宝,认识了课文中的两个主人公:小公鸡和小鸭子。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他们两个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生字词。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呢?(四)
2.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这段,提问:这段说了什么?书中的“一块儿”还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朗读这一段要读出高兴的心情。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这段,大家思考问题: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书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嘴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自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进行指导。
①小组汇报展示。②男女生分角色表演。③师生分角色朗读。
理解文本,深化主题
自己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了什么?先组内说一说,最后举手回答:(联系实际,强调小朋友不会游泳不要下水,力量不够也不要下水救人等)
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会游泳。
我懂得了小鸡会捉虫,小鸭不会捉虫。
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全文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习性,学到了他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
作业布置
与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搜索互相帮助的小故事阅读。
板书设计:小公鸡 捉虫子
小鸭子 捉鱼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