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1 11: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探背景
二、看概况
三、看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恶之答辩书》
口号
三、看内容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
——鲁迅《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
三、看内容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三、看内容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三、看内容
断句: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三、看内容
课堂小结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四、思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四、思影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四、思影响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聚集在《新青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美】莫里斯
四、思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材料一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二
“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钱玄同《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
四、思影响
课堂小结
1、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2、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4、对待传统文化,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五、看今朝
合作探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真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所说的“一无是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自信
六、课堂巩固
1.1915年,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是陈独秀创办的是( D )
《国闻报》 B. 《民报》
C. 《时务报》 D. 《青年杂志》
2.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长部分,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普及推广了( A )
白话文 B. 文言文 C. 新道德 D. 科学思想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