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1 10: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1.古诗三首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
边塞诗
我国在秦汉时期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到唐朝,上千年边境战争一直没有间断。部分诗人通过写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这些诗称为边塞诗,又叫出塞诗。
王昌龄 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秦时/明月/ 汉时/关,
万里/长征/ 人/未还。
但使龙城/ 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王昌龄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结合诗句意思,读准诗中的多音字。
读着这两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又在做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长征儿未还。
万里长征夫未还。
万里长征父未还。
悲哀
痛恨
愤怒
……
荒凉
冷清
孤独
寂寞
明月
边关
战争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互文
秦时
汉时
秦时
汉时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军:李广
一次,匈奴进攻上郡,景帝派了一名亲随到李广军中,这名亲随带了几十骑卫士出游,路上遭遇三名匈奴骑士。结果,卫士们全被射杀,亲随本人也中箭逃回。李广闻讯即率百名骑兵追击,亲自射杀其中两人,生擒一人。刚把俘虏缚上马,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等人,以为是汉军诱敌之兵,连忙抢占了一座高地。李广所带的百骑兵士慌忙欲逃.李广大喝:“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逃必死!不逃,匈奴以为是诱敌之计,必不敢攻击我们。”遂带领兵士向匈奴骑兵迎去,离匈奴阵前二里之遥,他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搞不清他们的意图,果然不敢攻击,只派一名将官出阵试探,李广飞马抢到阵前,将他射下,然后从容归队。到夜半时,匈奴认为一定有汉军埋伏夜袭,遂引兵而去。
资料1: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无数青春生命葬身黄沙大漠,无数家庭破碎凄清。
资料2:西汉时,匈奴犯境,民不聊生。英勇善战的将领参军抗击匈奴。他们舍生忘死,屡建奇功,终于赶跑了匈奴,消除了北方的边患。
了解时代背景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现英雄
恢复和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起源于凉州,又称凉州曲,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战场。
反问
豪迈
从容潇洒
悲壮
将士们战死沙场,为的是保护国家的安宁,牺牲少数是为了更多数人的安全。这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举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其二)
[唐]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liú
拓展延伸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王昌龄眼中爱国英雄的形象是——
在王翰眼中爱国英雄的形象是——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李清照眼中爱国英雄的形象又是怎样的?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绝句中也偶有六绝,但不常见。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她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的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等。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英雄。屈原《国殇》有言:“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意: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方才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江东:现安徽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当年项羽随叔父项梁领兵起义的地方。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gāi)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后,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汴京失陷。宋高宗赵构领着臣子仓皇南逃,将大片国土拱手让金。动乱中,李清照夫妇也逃亡江南。不久丈夫去世,李清照孤苦无依,尝尽了人间艰辛。
写作背景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借古讽今
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出人活着就要做到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的爱国热情。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 ,
死亦 。
至今 ,
过江东。
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