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摸底考试(一)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摸底考试(一)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11 17:41:51

文档简介

2022 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入学摸底考试(一)
化 学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〇〇分。考试时间9〇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0 16 A 1 27 S 32 C a 40
F e 56 N i 59 C u 64
第 I 卷 (选 择 题 共 4 2分)
_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生活、生产等与化学联系紧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陶瓷砚台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水晶相同
B . “薪柴之灰”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钾
C . 烟火中的红色来源于钠盐的灼烧
D . 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2. 乙硫醇(C H 3C H 2S H )是一种易挥发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可用作天然气及石油气
给定冬件
的警告剂。以乙醇为原料可制得乙硫醇,反 应 原 理 为 C H 3C H 2O H + H 2S
C H 3C H 2S H + 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表示为ws〇
B . 乙醇和乙硫醇互为同系物
C . 羟基的电子式为: H
D . 硫化氢的结构式为H — S - H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物质的性质 用途
A N2 无色无味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 Al2()3具有两性 可用作耐火材料
C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可用作电极材料
D Fe2(S()4)3 具有氧化性 可用作净水剂
4.设 JV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5. 6 g F e 完全反应可能失去0. 2JVA 个电子
B . 1 L 1 m o l L —1的 A 1C 13溶液中含有A 严的数目等于 N ,
C 常温常压下,11. 2 L 氢气所含的氢原子数小于N a
D . 16 g 肼(N 2H J 中含有的极性键的总数为2iVA
【高 三 化 学 第 1 页(共 8 页)】 23-03C ■
5.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用 Na2s a 固体配制 240 mL 0 1 mol L—―1 Na2SC),溶液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B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C 除 去 NaCl(l)中少g 的 Mn()2 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
D 分离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6. 合成某种具有解毒消肿、袪风活络的功能药物的中间体(M )的结构简式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M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1 m o l M 最多与4: m o l H 2发生加成反应
B . 该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C .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D . 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7. 乙醇在醋酸菌作用下被空气氧化是制造醋酸的有效方法,然而这一传统过程远远不能满足工
业的需求。目前工业上多采用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制备醋酸:C H 3O H + C O — -
C H 3 C O O H 。以[ R h (C O ) 212 ]-为催化剂、碘甲烷为助催化剂合成醋酸(M o n s a n t o 法)的反应
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均为阴离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CH,
CO
H20 /| \ CHj
T 1 C
,CH,1 I CO
CO ②
CH,OH
HI ① r / |' \rCO
CH3COOH CO c h 3 ③
⑤ CO
h2o
i / I ' \cr o④ 」
A .甲醇生成碘甲烷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B .⑤可表示为C H 3C O I
C .在反应过程中R h 的成键数目发生改变 D .该反应过程中不存在非极性键的形成
8. X 、Y 、Z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丰族元素,X 、Y 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其电子层数
的 2倍、3倍,Z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是最大的,W 的原子序数是X 与 Z 的原子序
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仅由 Y 、Z 、W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中性
B . 氢化物的沸点:Y > X
C . 简单离子半径:Z > W
D . X 、W 与 Y 均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9. 我国自主开发应用的铁一铬液流储能电池的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
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电极a 、b 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 三 化 学 第 2 页(共 8 页)】 23—03C .
贮 <
液 液
器 溶 液 器
—gV子 ^^
t交 擁 t
A . 放电时,a 极为电池的负极
B . 放电时,a 极区的 H +可通过质子交换膜向b 极区迁移
C . 充电时,a 极连接外电源的正极
放由
D . 电池反应式为 C r 3++ F eH @ F e 3++ C r 2+
无电
10.某兴趣小组利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 e O 、F e2Q )制取硫酸铁铵晶体[N H 4F e (S〇4)2 x H 2〇]
的流程如图l ;N H 4F e (S 0 4)2 :t H 20 受热分解时,固体剩余质量与温度关系如图2(已知:a
点时仅失去了一半的结晶水)。
100
77.6
55.2
, 41.5
蘇 可 网 调 州 > 过 量 % — v 輝 e(s〇4)2_ .
T/X
图 1 图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溶液A 中所含的阳离子只有Fe2+、Fe3+
B. a 点时,剩余固体可表示为NH4Fe(S04)2 6H20
C . 加人 H 20 2的目的是将F e 2+全部还原为F e 3+
D. d — e 的过程中无气体放出, e 点剩余的固体为FeS04
11.下列依据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或数据)能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且实验结论符合客观事
实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
将盐酸与CaC0 3 反应得到的气体直接通
A 产生白色胶状的沉淀 酸性:H2C0 3> H2Si(〕3
人硅酸钠溶液中
向 10 mL 0. 1 mol . L—1 Na2S 溶液中滴加
B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 2 mL 0. 1 mol L—1 ZnS0 4 溶液,再加人 Ksp(ZnS) > Ksp(CuS)
黑色沉淀
几滴同浓度的CuS0 4溶液
常温下,将等体积的饱和n h 4h c o 3 溶液 常温下,N a H C ft的溶解度
C 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与饱和 NaCl溶液混合 小 于 NH4 HC0 3 和 NaCl的
同 温 下 ,不 同 浓 度 的
常温下,用 p H 计分别测定0. 2 mol L- 1
D p H 均等于7 CH3COONH4 溶液中水的
和 2 m ol. LHCHsCOONA 溶液的 pH
电离程度相同
【高 三 化 学 第 3 页(共 8 页)】 23—03C
12.某化合物W 是由四种位于前四周期且均不同周期的常见元素组成的,探究其组成的实验过
程如图(略去部分产物)。
已知:气体F 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且有水生成;白色沉淀 E 可溶于强酸或强碱的溶液;沉
淀 A 为红色固体氧化物M 和白色沉淀E 的混合物。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白色沉淀E 为 A 1(()H )3
B . 化合物 W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 . 生成无色气体B 的反应中n (M ) : tK H N 〇3)=3 : 2
D . 化合物W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铜元素
13.CuS0 4 5H 20 和少量水蒸气置于容积可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受热逐渐失去H 2 的三个
反应式为 I .CuS0 4 . 5H 20 ( s) # C uS0 4 3H 2〇(s)十 2H 20 ( g); n _ CuS0 4 . 3H 20 ( s)
^ = ^ CuS0 4 . H 20(s) + 2 H 20 ( g);in.CuS0 4 . H 20 ( s)^=^CuS0 4(s) + H 20 ( g);25 °C和
50 °C下,上述三个反应中水蒸气的平衡压强数据如表所示;不同温度下上述三个反应中水
蒸气的平衡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 (H2〇)/kPa
反应 “ p(H20)
25 °C 50 °C a ,
I 1.04 6. 05
n 0. 75 4. 12 0 j
IK 0. 11 0. 6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表示反应I 的是曲线a
B . 图中表示C u S 0 4 3H 20 稳定存在的区域是区域B
C . 上述三个反应处于M 点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均为吨> 1;逆
D . 25 °C 下,反应I 达到平衡后,再通人 H 2 0( g),重新平衡后,〆 H 2 O )增大
14.室温下,将 0. 1 mol L -1的盐酸不断滴加到10. 00 m L 相 同 浓 度 的 ‘
B O H 溶 液 中 ,溶 液 中 水 电 离 出 的 O H —) 的 负 对 数 11
[一 lgc^ ( O P T )]与加人盐酸的体积[V (盐酸)/m L ]的关系如图所 7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室温下,B O H 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K T 5 〇
B . b 点溶液中存在:c(H + ) + c (C l— X 2K B O H ) + c(O H —)十K I T )
C . a、b 、c 三点溶液中,c 点溶液的离子总浓度最大
D . 溶液中 c(B + ) = K C 1—)对应的点为a 点
【高 三 化 学 第 4 页(共8 页)】 23-03C
第 n 卷 (非 选 择 题 共 58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5 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18 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此题共3 小题,共 4 3分。
15. (14分)三氯化氮(N C 13,其中 C 1为+ 1价)是一种用于柠檬等水果的熏蒸处理的黄色油状液
体。某兴趣小组利用氯化铵溶液和氯气制备N C 1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I . N C 13的熔点为一40 °C,沸点为70 °C。
U . N C 13在 95 °C以上易爆炸,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冷水,可与热水反应(即水解)。
实验步骤: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按上述装置装人试剂,然后打开仪器 X 的活塞和& ,使 C l2
与 N H 4C 1溶液在低温下反应,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关闭仪器 X 的活塞和& ,停止向装置
B 中通人C l2,并控制装置B 中水浴温度,使 N C 13蒸气逸出。
(1) 装置 A 中的仪器X 为恒压漏斗,与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盐酸相比,在该实验中使用恒压
漏斗的优点为________。
(2)① 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a—_ —_ _ —_ _ —_ - _ _ (填小写字
母,装置可重复使用)。
② 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在实验过程中,装置 E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一段时间后,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装置E 中 U 形管内的液体滴到干燥的红色
石蕊试纸上,试纸不褪色;若取该液体滴人热水中,片刻后取该水溶液再滴到干燥的红色
石蕊试纸上,则试纸先变蓝后褪色。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4 ) 在 pH = 4 的条件下,电解N H 4C1溶液也可以制得NC13,然后利用空气流将产物带出电
解槽。电解池中产生NC13 的电极连接电源的________ (填“正极”或“负极”),电解
~ :0溶 液 制 得 N C 13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5)N C 13可与 N a C 102溶液反应制取C 102气体,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则参与反应
的《(N C 13) : 7K N a C l ()2) = ________。
16. (14分)镍氢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利用废旧镍氢电池的金属电极芯[主要成分为
N i (O H )2、C 〇(〇H )2及少量铁、铝的氧化物等]生产硫酸镍、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
H2S〇4,H20 2 NaHC〇3
丄④ 丄⑤
NiS04-7H20
【高 三 化 学 第 5 页(共 8 页)] 23—03C
已知: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 H 见表:
金属阳离子 Fe2+ Fe3+ Al3+ Ni2+ Co2-
开始沉淀时pH 6. 3 1.5 3.4 6.2 7. 15
完全沉淀时pH
9.0 3.2 4. 7 9.2 9. 15
(金属阳离子浓度<1〇_5 mol L一4
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①用稀硫酸浸取金属电极芯前,需先粉碎金属电极芯,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 步骤②调p H 的范围为______。
(3)将 “母液 1”的 p H 调至3 4,再加人 N aC 10,N a C 1 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 步骤④中若用盐酸代替H 2S 0 4和 H 20 2 的混合液也能达到目的,从环保角度分析不采
用盐酸的原因:_________ 。
(5) 步骤⑤中“母液3”与 N a H C 〇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⑹已知:常温下,K sp (CaC03) = 2. 8 X 10-9、K sp (CoC()3 ) = 1.6X10-13,若向浓度相同的
CaCl2和 C〇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Na2C03 固体,则所得溶液中c(Ca2+) : c(Co2T)
(7)N i S 0 4可形成多种结晶水合物,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某N i S 0 4 H 20 样品所含的结晶
水数。将样品在900 °C 下进行锻烧,失重率随时间变化如图,B 点时失去全部结晶水,n
的值为________; D 点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8)碱性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为N i O (O H ) + M H N i (O H )2 + M (M 为储氢合金),该电
允电
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
17. (15分)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 C 0 2 的捕集、
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I .以 C 0 2、H 2为原料合成C H 3O H 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C 0 2(g ) + 3H 2(g )^=C H 30 H (g ) + H 20( g ) A H ! = —49. 5 kj m o l—1
② C 0 2(g) + H 2( g ) F ^ C 0 ( g ) + H 20 ( g ) A H 2 = + 4 0 . 9 kj m o l—1
③ C O (g )+ 2 H 2( g ) ^ C H 3O H (g) A H 3
(1)A H 3= _______ kj m o l -1。
(2) 反应①和②的l n X (K 代表化学平衡常数)随+ ( 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
断,反应②对应的直线为_______ (填“a”或“b”),并在图中绘制反应③的l n K 随 +变化
的图像。
【高 三 化 学 第 6 页(共8 页)】 23-03C
(3) 在恒温条件下,上述三个反应在某体系中建立平衡后,将反应体系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
倍,反应②的平衡将_______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反应①和②重新达到平衡
时所需时间咖________( 填 或 “= ”)化。
(4)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1 m d C (M g )和 3 m o l H 2(g )发生上述
三个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 H 3()H (g ) S m o l,C ()(g )为 6 m o l,此时 H 2 (g )的浓度为
_______ (用含a 、6、V 的代数式表示,下同) m o l I/ 1,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II.C H 4(g ) — C 0 2(g )催化重整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 C 〇2(g )与
C H 4(g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反应制得合成气。
(5) 将原料按初始组成;z(C H 4) : (C 0 2) = 1 : 1 充人某恒压密闭容 ■C〇2的体积分数 /%
器中,发生反应 C H 4 (g ) + C 0 2 (g ) # 2 C ()(g ) + 2 H 2 (g ) A H 4> A
〇,体系起始总压强为l〇〇 k P a ,达到平衡时 C 0 2(g )的体积分数与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若 A 、B 、C 三点表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 、
反应达到平衡时C 〇2 (g )的体积分数,则图中气体总压强最大的点
为_______ (填标号)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DI.电解法转化C 0 2(g )可实现 C 0 2(g )的资源化利用,电解 C ()2(g )制甲酸盐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
0.1 mo卜 C KHCCV溶液
(6)电解一段时间后,若两侧电解液中K + 的物质的量相差0. 04 m o l ,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在
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_______ L (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8. (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氮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农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二元氮
化物(Li3N 、C r N 等)、三元锂过渡金属氮化物(L i M n N 2 等)等在储氢领域、化学电源领域都
有着重要的应用。
(1 )C r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第一电离能:N ________ (±真“> ”或“< ”)0。
(2) N H 3可用于制备许多其他的含氮化合物{如H N 〇3、[C u (N H 3)4] - ' [ A g (N H 3)2:r 、
[ 6( % ) ( ^氏 )5]304等丨以满足我们生产、生活的需要。H N 0 3 的杂化类型为
________,[F e (N 3)(N H 3)5]S 0 4 中 F e 的配位数为________ 。
(3) Li3N 是很好的储氢材料,与 H 2 发生反应生成 L i N H 2 和 L i H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高 三 化 学 第 7 页(共 8 页)】 23 — 03C .
⑷ L i N H 2 晶体中,N H F 为面心立方堆积,U +填充了其中一半的四面体空隙,晶胞如图1
所示,则一个 L i N H 2 晶胞中共含有_______ 个共价键;设该晶胞的边长为a 〇11,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 (用含 a 和 i V A 的代数式表示)
g cm—0
(5)N 3- 、M g 2+和 形 成 立 方 晶 体 ,其结构可以看作N a C l 型结构,其中 N 3_和 分 别 占 据
体心和棱心,Mg〃 占据面心,立方晶胞如图2 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
19. (15分)(有机化学基础)化合物 I 是制备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1 )C H 2(()H )C H 2O H 的名称为________,E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2) A ——B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3)已 知:C 的分子式为C H u 0 4I,则 C + 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
(4)E 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M ,M 的分子中含有_______ 个手性碳原子。
(5)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I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任写一种)
① 分子中含有硝基(一N 0 2 )且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 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③ 核磁共振氢谱图有4 组峰。
C H O O C H 3 '
(6)设计以 和 H 2i/ Y 为原料制备(f Y N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〇c h 3
OH
(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高 三 化 学 第 8 页(共 8 页)】 23—0 3 0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入学摸底考试(一)
化学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陶瓷砚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
酸盐,水晶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A项错误:钠盐的焰色反应为黄色,C项错误:硫和氨的氧化物是形
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项结误。
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应表示为O,A项错误;乙醇和乙疏醇不互为同系物,B项错误;羟基的电子式为,O:H,C项错误。
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N的化学性质稳定,可
用作食品防腐剂,A项不符合题意;A1O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项不符合题意:铁离子水解得到氢氧
化铁胶体,故疏酸铁可用作净水剂,D项不符合题意。
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F与硫单质在加
热条件下反应时,5.6gFe完全反应失去0.2Na个电子,A项正确;:A+会发生水解,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
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ol,故其中所含的氢原子数小于V,C项正确;16g肼(NH)的物质的
量为0.5mol,每个肼分子中含有4个N一H极性键,故16g肼中含有2N个N一H极性键,D项正确。
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能力。配制240L
0.1mol·L Naz SO4溶液还需要用到胶头滴管,A项符合题意。
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该分子中所有碳
原子不可能共面,C项错误
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历程,侧重考查学生整合化学知识的能力。②→③的过程中,形成了C一C非
极性键,D项错误。
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整合化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给信息可推
知X为碳,Y为氧,Z为钠,W为氯。高氯酸钠溶液呈中性,A项正确: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O>CH,B
项错误:简单离子半径:CI>Na+,C项错误:氯与氧可以形成两种以上的化合物,D项错误。
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化学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整合化学知识的能力。由工作示意图可知,电池接
负载(电池处于放电阶段)时,图中Fe+从电极a上得电子,被还原为Fe2+,a极为电池的正极,A项错误:放
电时,H应向正极移动,即由b极区通过质子交换膜向极区迁移,B项错误:充电时,电池的正极接外电源
的正极.C项正确;该储能电池的总反应式应为Cr+十F心+充电Fe+十Cr+,D项错误。
放电
1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铁矿石制取硫酸铁铵晶体的流程及硫酸铁铵晶体热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对
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H,Fe2,Fe+,A项错误;根据a点时仅失去了一半的结
晶水,可得9.x÷(266+18.x)=22.4÷100,解得x≈12,则a点时,剩余固体可表示为NHFe(S))2·6HO,B
项正确:加人HO2的目的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C项错误;d→e的过程中,会放出气体(如氨气),
e点剩余的固休为Fe2(SO:)3,D项错误
1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侧重考查学生整合化学知识的能力。C)2中混有挥发出来
的HC1气体,无法判断硅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A项不符合题意;NaS与ZSO,溶液反应后NaS有剩余,
剩余的NS与CuSO,溶液反应生成CuS沉淀,无法比较K(ZnS)和K(CuS)的大小,B项不符合题意:
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H COON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D项不符合题意。
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侧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根据已知条件可推出白色
沉淀E为A(OH)3,A项正确;化合物W是由四种位于前四周期且均不同周期的常见元素组成的,其中一
定含有氢元素,B项正确:红色固体氧化物M为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
+14HNO3一6Cu(NO)2+2NO↑+7HO,C项错误;根据已知条件,推出化合物W可表示为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23-03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