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历史
2023届新高三开学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排除A项:材料反映朱、陆的办学思想,没有体现商
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武王灭商后,在原商统
品经济发展对书院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
治的地区恢复盘决的制度,在鲁、卫顺从当地的民俗,
当时理学是否成为主流思想,排除D项。
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选C项:材料意在强调周天
5.C【解析】材料体现唐宋到清朝借贷契约法律的进
子对地方的统治,无法体现疆域的扩大,排除A项:
步,规范了借贷行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
周朝并未实现统一天下,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
确:材料中放贷人并不等于地主阶级,不能体现唐宋
出当时已形成家国一体的民族心理,排除D项。
更加注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反映
2.A【解析】秦里吏以没有军功爵且办事能干的公
清朝法律加强对借贷行为的规范,无法体现出抑商政
卒、士伍担任,并由县廷任命,以此来减少地方里吏势
策的松动,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力膨胀的现象,要求办事能干可更好地贯彻中央的政
6.D【解析】根据材料中“12年之后的事”“‘万年合
令,由此可以得出秦朝集权理念渗透基层治理,故选
约'换来的太平,紫禁城景物依旧”可以推测出“这一
A项:B项说法较为片面,排除:C项“完备”的说法绝
番遭遇”是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并未带来清政府
对,排除;D项无法体现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的变革,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排除。
社会,社会性质发生转变,D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
3.A【解析】佛教来自于印度,北魏的飞天腰系印度
中国的近代化,排除A项:使外国势力进人中国内地
围裙,深目高鼻,上身半裸,明显带有印度特征:到唐
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
代,印度的特征逐渐减少,代之以唐朝的特征,表现为
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
佛教的本土化,飞天还体现出唐代世俗女子流行发
廷,排除C项。
型,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故选A项:飞天造型的转7.A【解析】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汉代有与议会相似
变主要反映的是中外交流,排除B项;飞天造型中体
的制度”,这有利于为变法减少阻力,故选A项:汉朝
现女性化,反映了唐朝的审美和社会风气的开放,无
是君主专制制度,谏大夫、博士等职都是为皇权服务
法反应唐代女性地位得到较大提高,排除C项:材料
的,不能体现民主遗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梁启
不能体现敦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排除D项。
超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C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
4.B【解析】材料朱熹认为书院教育强调“忠”“孝”,
排除:汉制体现专制,无法为议会的实施提供基础,排
陆九渊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
除D项。
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故B顶正确:朱、陆办学并不
8.A【解析】从材料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
完全跟统治者意志相违背,也不能代表所有的书院,
中国近代城市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向,故选A项:材料2023届新高三开学联考
4.南宋时期,朱熹积极兴建书院,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为忠为孝也”。陆九渊在白鹿
历史试题
洞书院讲学时,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
在于求利。这说明
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A.书院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
B.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
器
注意事项:
C.商品经济推动书院的兴盛
D.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5.唐宋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代法律规范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了追债行为,并对追债过程中采取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注重保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
蜘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财产权利。这一变化
O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反映清朝法制已经完善
尔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个时候,正炮声初息,王朝中人惊魂甫定,与
瞞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刚刚结束的一番遭遇相比,12年之后的事是很渺茫的,正窃喜于‘万年合约'换来的太平,紫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禁城景物依旧。”这一番遭遇
符合题目要求的。
A.推动中国近代化蹒跚起步
B.使外国势力进人中国内地
oK
1.周武王灭商后,对原商统治的地区“复盘庚之政”,对鲁、卫两国要求“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带来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即顺从当地的民俗,奉商之正朔,而以周代法令来约束。这些措施
7.1896年,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提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若其意,则在昔哲王所恃以均天
A.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
B.说明周朝因仁义统一天下
下也”,同时认为汉代有与议会相似的制度,“汉制议员之职有三:一曰谏大夫,二曰博士,三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D.形成家国一体的民族心理
曰议郎。”这表明
3
2.秦汉在县以下划分为乡、里,选任乡官里吏辅助统治基层。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
A.梁启超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蜜
关系正确的是
B.中国汉朝制度尚有民主遗风
O
选项
材料
结论
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秦朝)里吏由里中推选、县廷任命,以没有军功爵且办事能干
秦朝集权理念渗透
D.汉制为议会的实施提供基础
的公卒、士伍担任里吏
基层治理
8.下表是一位学者整理研究的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和
《秦制)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微。三老学教化:嗇夫职听讼
秦朝建立起完善的
年份
全国总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比重(%)
收赋税:游微做循,禁城盗
地方税收体系
1820
37377
2420
6.5
汉明帝即位初赐爵“三老、孝梯、力田人三级”。永平三年再次
汉朝的基层治理体
1840
41281
2769
6.7
C
喝爵“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系已经完备
1843
41724
2825
6.6
西汉“循吏”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
汉朝儒学成为正统
1893
33671
2769
8.2
未尝答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
思想
1920
44715
4742
10.6
棕离
3.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空中飞舞的神。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带有男性特
1936
46926
5281
11.2
征,腰系印度围裙,深目高鼻,上身半裸。到唐代,飞天已基本女性化,脸形丰满,姿态妩媚,有
1949
54167
5765
10.6
些飞天头梳唐代妇女流行的双丫髻。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飞天形象的变化说明了
A.总体呈现上升趋向
B.集中于沿海沿江城市
A.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趋势
B.唐朝丝绸之路推动民族交融
C.源于西方列强侵略
D.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
C.唐代女性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D.敦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高三大联考·历史第1页(共8页)
高三大联考·历史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