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 地球的表面-6.水的作用
一、填空题
1.(2022五上·大武口期末)把装有碎砖头和水的塑料瓶使劲晃动5分钟以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变 ,砖头变的 。
2.(2022五上·大武口期末)在做“卵石”实验中,我们用到的材料有:碎砖头、水、塑料瓶等,其中砖头代表 ,塑料瓶代表 。
3.(2021五上·通榆期末)风和水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如风的 作用形成了戈壁,河水的 作用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二、判断题
4.(2021五上·湘潭期末)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的力量长期冲刷、侵蚀造成的。 ( )
5.(2022五上·叙州期末)长江三角洲是由河水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
6.(2022五上·华坪期末)土地坡度大小不会对水流速度产生影响。 ( )
三、单选题
7.(2022五上·韶关期末)如图所示,这块蘑菇状岩石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A.植物的作用 B.海浪的侵蚀 C.动物的活动
8.(2022五上·西山期末)下大雨时,土壤表面形成的水流往往比较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
A.小石子 B.黏土和细沙 C.各种垃圾
9.(2022五上·西山期末)( )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 B.乱砍滥伐 C.植树造林
10.(2022五上·华坪期末) 斜坡上的细沟形成的原因是( )。
A.风化的结果 B.径流侵蚀的结果 C.地壳运动的结果
11.(2021五上·菏泽期中)黄河又称“浊河”,在黄河上游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大量泥沙 B.带棱角的大石块 C.圆润的卵石
12.(2020五上·武昌期末)为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在坡度较大的地方我们应该多( )。
A.植树种草 B.开山挖矿 C.建造房屋
四、连线题
13.(2022五上·西山期末)在研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时,下面的材料或动作分别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
坡形土堆 下雨
喷水器喷水 山坡上的沟壑
土堆上凹凸不平 地面的径流
泥浆流淌 土壤裸露的山坡
14.(2021五上·红塔期末)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风的作用
弯曲的岩层 水(降雨)的作用
长白山天池 地震
敦煌的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五、实验探究题
15.(2022五上·浦城期末)根据“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
实验材料: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
实验步骤:①塑料盒底下铺报纸,在塑料盒里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 沙子,记录土壤样子。
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观察土壤和带颜色的 沙子分别怎样移动,记录土壤样子。
③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
实验结论:( )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1)把上述实验结论补充完整 。
(2)根据模拟实验连线。
塑料盒收集的水 雨水
喷壶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地形
塑料盒中的小山丘 在地面流动的水
(3)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
(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关于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
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后,侵蚀作用变弱
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
16.(2022五上·华坪期末)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如右图),在A坡种上草皮,B坡无草皮。用喷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 较慢 较少 较少
B 较快 较多 较多
(1) 分析实验,我发现: 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这说明 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植物的树冠或茎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大大减少了 流失。而裸露的坡面没有 的保护,就容易造成 。
(2)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大量的泥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 遭到破坏。
(3) 请你提出两点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① ;② 。
17.(2021五上·开化期末)(二)“保卫地球”小组研究植被对土地的影响,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
(1)实验猜想:土地上 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小, 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大。
(2)这是一组( )实验。
A.对比 B.模拟 C.既有对比又有模拟
(3)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有( )。(多选)
A.土地坡度 B.植被情况 C.降雨量
(4)下面的材料或动作分别模拟自然界中哪些事物和现象,请连一连。
坡形土堆 地面径流
喷水壶喷水 下雨
泥浆流淌 山坡
小草 植被
(5)用泥土堆成坡度为30度的斜坡,在A上种上草皮,用喷水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实验现象如下表。
项目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泥水沟的泥沙量
A坡(有植被覆盖) 较慢 较少
B坡(无植被覆盖) 较快 .较多
①请根据我们的实验,在上表空白处填上“较多”或“较少”。
②实验发现: 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原因分析: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粘在一起,茎叶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减轻了 流失。
18.(2021五上·菏泽期中)图是小丽同学在探索影响地表变化因素的实验照片。
(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丽在研究 对侵蚀的影响。( )
A.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
B.土地的坡度
C.雨量的大小
(2)用喷壶分别对甲、乙两个“山坡”从顶部喷水,最先被冲走的是( )
A.细小的泥沙 B.石块 C.植被
(3)比较甲、乙容器内流出的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甲比较浑浊,乙比较干净
B.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C.两个都一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浑浊了;没有棱角,表面光滑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对岩石有影响,把装有碎砖头和水的塑料瓶使劲晃动5分钟以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变浑浊了,砖头变的没有棱角,表面光滑,说明流水能使岩石风化。
2.【答案】岩石;地表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在卵石的形成过程中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做“卵石”实验中,中我们用到的材料有:碎砖头、水、塑料瓶等,其中砖头代表岩石,塑料瓶代表地表。
3.【答案】侵蚀;沉积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风和水对地形的影响,风的侵蚀形成了戈壁,河水的沉积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4.【答案】(1)正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题目观点正确。
5.【答案】(1)正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水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是河水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土地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大,坡度越小,水流速度越小。
7.【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现象,导致岩石变化。分析图片可知,这块蘑菇状岩石的形成主要与海浪的侵蚀有关。
8.【答案】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降雨时最先冲走的是土壤中的黏土和细沙,然后才是沙砾等较大的物体。
9.【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杜绝滥砍滥伐。
10.【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细沟指地貌上线状流水作用在松散土层构成的平坦地面上形成的沟谷。又称为犁沟。
11.【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水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经过水流的侵蚀,石块会逐渐变的圆润。
12.【答案】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坡度越大的地方侵蚀越厉害,所以应该多植树种草。
13.【答案】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 在研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中的材料。
14.【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风对地貌的影响;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析可知,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更是一种自然灾害,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自然景观;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经过强大的风力和流水的侵蚀造成的,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主要成因是水的作用;弯曲的岩层主要成因是地震。
15.【答案】(1)雨水
(2)
(3)便于观察现象
(4)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1)实验结论:雨水降落的力量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就被带走了,这就是雨水对土壤的侵蚀;雨水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根据模拟实验可知,用塑料盒收集的水,模拟在地面流动的水;用喷壶中的水模拟雨水;塑料盒中的小山丘模拟自然界中的地形。
(3)为了便于观察现象,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4)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流动速度越快,侵蚀作用越强,故A选项正确;
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后,侵蚀作用变强,雨水流动速度越快,侵蚀作用越强,故B选项错
误;
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故B选项正确;
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B。
16.【答案】(1)A;植被;水土;植被;水土流失
(2)植被
(3)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植树造林等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有无植被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1)植被对土壤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的植被被大量砍伐才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
(3)保护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所以应该多植树造林,杜绝滥砍滥伐的现象。
17.【答案】(1)有;无
(2)A
(3)A;C
(4)
(5)较少;较多;植被;水土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土地上有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大。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它条件是相同的。
18.【答案】(1)A
(2)A
(3)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覆盖对于减少地表径流以及水土流失是非常有效的。因此一旦下雨,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就可以较好地涵蓄水分,而不至于被雨水侵蚀,冲刷流走,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1)甲乙两图除甲有植被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小丽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2)用喷壶分别对甲、乙两个“山坡”从顶部喷水,因重量和植物的固土作用最先被冲走的是细小的泥沙。
(3)比较甲、乙容器内流出的水,植物的固土作用,甲容器流出的细小的泥沙要少,因此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 地球的表面-6.水的作用
一、填空题
1.(2022五上·大武口期末)把装有碎砖头和水的塑料瓶使劲晃动5分钟以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变 ,砖头变的 。
【答案】浑浊了;没有棱角,表面光滑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对岩石有影响,把装有碎砖头和水的塑料瓶使劲晃动5分钟以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变浑浊了,砖头变的没有棱角,表面光滑,说明流水能使岩石风化。
2.(2022五上·大武口期末)在做“卵石”实验中,我们用到的材料有:碎砖头、水、塑料瓶等,其中砖头代表 ,塑料瓶代表 。
【答案】岩石;地表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在卵石的形成过程中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做“卵石”实验中,中我们用到的材料有:碎砖头、水、塑料瓶等,其中砖头代表岩石,塑料瓶代表地表。
3.(2021五上·通榆期末)风和水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如风的 作用形成了戈壁,河水的 作用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答案】侵蚀;沉积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风和水对地形的影响,风的侵蚀形成了戈壁,河水的沉积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二、判断题
4.(2021五上·湘潭期末)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的力量长期冲刷、侵蚀造成的。 ( )
【答案】(1)正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题目观点正确。
5.(2022五上·叙州期末)长江三角洲是由河水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
【答案】(1)正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水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是河水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6.(2022五上·华坪期末)土地坡度大小不会对水流速度产生影响。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土地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大,坡度越小,水流速度越小。
三、单选题
7.(2022五上·韶关期末)如图所示,这块蘑菇状岩石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A.植物的作用 B.海浪的侵蚀 C.动物的活动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现象,导致岩石变化。分析图片可知,这块蘑菇状岩石的形成主要与海浪的侵蚀有关。
8.(2022五上·西山期末)下大雨时,土壤表面形成的水流往往比较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
A.小石子 B.黏土和细沙 C.各种垃圾
【答案】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降雨时最先冲走的是土壤中的黏土和细沙,然后才是沙砾等较大的物体。
9.(2022五上·西山期末)( )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 B.乱砍滥伐 C.植树造林
【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杜绝滥砍滥伐。
10.(2022五上·华坪期末) 斜坡上的细沟形成的原因是( )。
A.风化的结果 B.径流侵蚀的结果 C.地壳运动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细沟指地貌上线状流水作用在松散土层构成的平坦地面上形成的沟谷。又称为犁沟。
11.(2021五上·菏泽期中)黄河又称“浊河”,在黄河上游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大量泥沙 B.带棱角的大石块 C.圆润的卵石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水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经过水流的侵蚀,石块会逐渐变的圆润。
12.(2020五上·武昌期末)为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在坡度较大的地方我们应该多( )。
A.植树种草 B.开山挖矿 C.建造房屋
【答案】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坡度越大的地方侵蚀越厉害,所以应该多植树种草。
四、连线题
13.(2022五上·西山期末)在研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时,下面的材料或动作分别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
坡形土堆 下雨
喷水器喷水 山坡上的沟壑
土堆上凹凸不平 地面的径流
泥浆流淌 土壤裸露的山坡
【答案】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 在研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中的材料。
14.(2021五上·红塔期末)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风的作用
弯曲的岩层 水(降雨)的作用
长白山天池 地震
敦煌的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风对地貌的影响;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析可知,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更是一种自然灾害,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自然景观;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经过强大的风力和流水的侵蚀造成的,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主要成因是水的作用;弯曲的岩层主要成因是地震。
五、实验探究题
15.(2022五上·浦城期末)根据“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
实验材料: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
实验步骤:①塑料盒底下铺报纸,在塑料盒里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 沙子,记录土壤样子。
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观察土壤和带颜色的 沙子分别怎样移动,记录土壤样子。
③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
实验结论:( )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1)把上述实验结论补充完整 。
(2)根据模拟实验连线。
塑料盒收集的水 雨水
喷壶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地形
塑料盒中的小山丘 在地面流动的水
(3)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
(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关于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
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后,侵蚀作用变弱
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
【答案】(1)雨水
(2)
(3)便于观察现象
(4)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1)实验结论:雨水降落的力量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就被带走了,这就是雨水对土壤的侵蚀;雨水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根据模拟实验可知,用塑料盒收集的水,模拟在地面流动的水;用喷壶中的水模拟雨水;塑料盒中的小山丘模拟自然界中的地形。
(3)为了便于观察现象,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4)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流动速度越快,侵蚀作用越强,故A选项正确;
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后,侵蚀作用变强,雨水流动速度越快,侵蚀作用越强,故B选项错
误;
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故B选项正确;
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B。
16.(2022五上·华坪期末)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如右图),在A坡种上草皮,B坡无草皮。用喷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 较慢 较少 较少
B 较快 较多 较多
(1) 分析实验,我发现: 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这说明 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植物的树冠或茎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大大减少了 流失。而裸露的坡面没有 的保护,就容易造成 。
(2)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大量的泥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 遭到破坏。
(3) 请你提出两点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① ;② 。
【答案】(1)A;植被;水土;植被;水土流失
(2)植被
(3)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植树造林等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有无植被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1)植被对土壤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的植被被大量砍伐才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
(3)保护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所以应该多植树造林,杜绝滥砍滥伐的现象。
17.(2021五上·开化期末)(二)“保卫地球”小组研究植被对土地的影响,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
(1)实验猜想:土地上 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小, 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大。
(2)这是一组( )实验。
A.对比 B.模拟 C.既有对比又有模拟
(3)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有( )。(多选)
A.土地坡度 B.植被情况 C.降雨量
(4)下面的材料或动作分别模拟自然界中哪些事物和现象,请连一连。
坡形土堆 地面径流
喷水壶喷水 下雨
泥浆流淌 山坡
小草 植被
(5)用泥土堆成坡度为30度的斜坡,在A上种上草皮,用喷水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实验现象如下表。
项目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泥水沟的泥沙量
A坡(有植被覆盖) 较慢 较少
B坡(无植被覆盖) 较快 .较多
①请根据我们的实验,在上表空白处填上“较多”或“较少”。
②实验发现: 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原因分析: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粘在一起,茎叶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减轻了 流失。
【答案】(1)有;无
(2)A
(3)A;C
(4)
(5)较少;较多;植被;水土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土地上有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大。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它条件是相同的。
18.(2021五上·菏泽期中)图是小丽同学在探索影响地表变化因素的实验照片。
(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丽在研究 对侵蚀的影响。( )
A.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
B.土地的坡度
C.雨量的大小
(2)用喷壶分别对甲、乙两个“山坡”从顶部喷水,最先被冲走的是( )
A.细小的泥沙 B.石块 C.植被
(3)比较甲、乙容器内流出的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甲比较浑浊,乙比较干净
B.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C.两个都一样
【答案】(1)A
(2)A
(3)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覆盖对于减少地表径流以及水土流失是非常有效的。因此一旦下雨,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就可以较好地涵蓄水分,而不至于被雨水侵蚀,冲刷流走,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1)甲乙两图除甲有植被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小丽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2)用喷壶分别对甲、乙两个“山坡”从顶部喷水,因重量和植物的固土作用最先被冲走的是细小的泥沙。
(3)比较甲、乙容器内流出的水,植物的固土作用,甲容器流出的细小的泥沙要少,因此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