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样考--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试这样考--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24 14:1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考试这样考
类型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
角度1:直接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识记
1.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Cu B.Zn C.Fe D.Mg
角度2:以实验简图的形式比较金属活动性
2.由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角度3:以实验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3.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
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
角度4:以实验流程图的形式考查金属与酸或盐的反应
4.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角度5:金属与盐反应先后,滤渣和滤液成分的判断
5.将一定质量的锌粒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液
中滴加盐酸,无现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中肯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B.滤液中肯定存在Zn2+
C.滤渣中肯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铜 D.滤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3种
角度6:金属与盐反应的的坐标图像题
6.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向b点所得固体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C.c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d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角度7: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实验现象和事实
7.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乳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角度8:金属回收
8.某兴趣小组想从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
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Ⅲ的名称是 ,除去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 操作Ⅱ中加入过来的试剂B的目的是 。
(3) 写出加入过量试剂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类型二 金属的腐蚀及防护
角度1:考查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
9.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丙处
B.①②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
中的氧气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
作干燥剂
D.对比实验①②③,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同时接触
角度2:考查铁生锈需要消耗氧气和水
10.右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 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角度3:考查防锈方法
11.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
行的是 (  )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
C.给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D.给某些部位涂油
类型三 学科综合
12.下列科学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①区分铁和硫化亚铁 B.②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③干燥并收集一瓶氧气 D.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类型四 拓展创新
13.(2022 宁波)久置的镁带表面会有一层灰黑色固体。为了测量久置镁带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同学们提出了两种实验方法:
物理方法:取一定质量的镁带,用砂纸打磨,除尽表面的灰黑色固体,根据剩余固体质量计算金属镁的质量分数。
化学方法:取一定质量的镁带,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根据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计算金属镁的质量分数。
(1)经讨论,同学们否定了物理方法。理由是:打磨过程中________。
(2)常温常压下氢气密度已知,因此大家认为化学方法可行。
(老师提示:镁与稀硫酸反应放热;灰黑色固体除了氧化镁之外,还存在少量碱式碳酸镁【MgCO3 Mg(OH)2】,它与酸反应会产生CO2气体;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同学们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组装并进行实验。
①图C、D虚线框内有一种测量体积的仪器(未画出),该仪器是________。
②完成该实验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③结合实验方法和选择的装置分析,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________。
A.加入稀硫酸不足,镁带有剩余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反应结束,立即读数
能力提升训练
1.如图就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Mg
B.丁说,我是黄铜(Cu-Zn合金),我不怕酸
C.将乙放在丙的盐溶液中可以置换出丙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乙>丙>丁
2.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1766 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
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
B.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
C.“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m3的值为21.6
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4.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观察对象 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③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
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
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
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
图乙所示。
步骤 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
其现象如表所示。
(1)步骤一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 。
(2)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需要 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
5.某小组在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铜的同时有气泡产生。他们怀疑硫
酸铜溶液不纯,为了证实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1)取8.5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
称量,固体质量为9.2g。
(2)将9.2g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反应所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1g。 求:
①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
②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之和______8.5g(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对此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D 2.D 3.B 4.D 5.A 6.C 7.C
8.(1)蒸发 H2O (2)除去过量的铁粉 (3)Fe+CuCl2═FeCl2+Cu
9.A 10.B 11.C 12.A
13.(1)镁会被磨掉 (2)①量筒(或量杯)  ②ABC  ③ABC
能力提升训练
1.B 2.C 3.C
4.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试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U形管已充满了氧气 注射器左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器内氧气体积减少) 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
5. 5.6g 小于 因为有少量铁与硫酸铜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了气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