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第5节 光的色散
学 习 目 标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02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03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01
美丽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
光的色散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光的色散实验
视频:光的色散定义
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规律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分解成的彩色光带的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视频:太阳光的色散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1.定义: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
2.白光是复合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3.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笔记!
红、绿、蓝
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色光的混合
实验演示:三原色的混合
红光和绿光混合产生 光
红光和蓝光混合产生 光
蓝光和绿光混合产生 光
红光、绿光、蓝光混合产生 光
品红
黄
青
白
色光的混合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放大镜放大
思考: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色光的混合
红光之外是红外线
紫光之外是紫外线
看不见的光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太阳光的光谱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概念:
红外线的特点:
1.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升高;
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
①加热
浴霸灯泡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
②遥控
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
③成像
用红外胶片拍出的“热谱图”图中的颜色是制作时加上的,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温度 。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
④夜视仪
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
⑤测温仪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
红外感应水龙头
红外感应自动门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概念:
紫外线的特点:
看不见的光——紫外线
看不见的光——紫外线
①荧光效应——验钞
看不见的光——紫外线
②杀菌消毒
紫外线消毒柜
紫外线灭菌灯
看不见的光——紫外线
③适量有益,过量有害
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________。
白光
课堂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七色光的一种
B、任意一种色光斜照到三棱镜都能发生光的色散
C、白光不可能用光的混合法得到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
D
课堂训练
(广东中考)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C
课堂训练
(2019·汕头金平)
小金学习光现象的知识后,提出了几种想法, 正确的是( )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④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此检验真伪
⑤红外线灯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
A.①②③④⑤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
C.②③④正确,①⑤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⑤错误
C
×
×
√
√
√
课堂训练
拓展: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实验表明: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红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红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整体显白色。
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整体显黑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
实验表明: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白光通过红色玻璃,只有 ___ 光能够透过;
白光通过蓝色玻璃,
只有___光能够透过。
红
蓝
例: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在白色纸板上的甲区域主要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乙区域主要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原因是红花只________红光;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白色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演员的上衣呈__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_色。
红色
黑色
反射
绿
黑
只能透过红色光
只能透过绿色光
衣服只能反射原本颜色的色光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