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C.农业社会已经转向工业社会
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2.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3.“1760年,贩奴者掳掠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彼得斯乘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他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促进了非洲的社会进步
4.有学者统计,1685年中国人口约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时期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美洲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作物”最有可能是( )
A.玉米和马铃薯 B.小麦和水稻
C.马铃薯和小麦 D.水稻和玉米
5.下面表格反映了欧洲某项贸易的大略资料,它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贸易( )
时间 1500— 1600年 1601— 1700年 1701— 1810年 1810— 1900年
数量 275 000 1 341 000 6 000 000 600 000
A.奴隶贸易
B.棉花贸易
C.香料贸易
D.钢铁贸易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
——摘编自黄邦和等《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以信件、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
——摘编自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发生的时代背景。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后,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都处于逆差地位,从16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大量白银流向中国。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C.西欧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D.中国闭关自守政策松弛
2.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出现在( )
A.唐朝 B.南宋
C.明朝 D.清朝
3.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采取的重要手段是( )
A.商业讹诈 B.组建商业公司
C.炮舰政策 D.以武力为后盾
4.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一个世纪后,它已成为普通消费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内阁制的确立
D.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5.“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这是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下列符合该观点的是( )
选项 蝴蝶拍翅膀 产生的风暴
A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B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
6.戈雷岛是非洲大陆最西端的一个海岛,位于西非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东南三千米外的海面上,面积约0.27平方千米。1978年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戈雷岛上的海上博物馆反映了近代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惨痛历史。材料表明( )
A.戈雷岛因其美丽别致的风景而出名
B.戈雷岛曾是非洲稀有珍贵木材的集散地
C.戈雷岛曾长期作为奴隶贸易的中转站
D.戈雷岛是欧洲列强侵占非洲的前沿基地
7.“它是18世纪盈利最多的商业活动之一。其经济代价在于,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世界市场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
B.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
C.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D.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
8.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
据图可知,该时期( )
A.英国仍保持贸易优势地位
B.美、德工业水平一直落后于英国
C.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D.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9.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 )
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
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
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特许了如下条件——如果公司破产、欠债,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响至今。这一制度( )
A.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B.保证了王室的尊贵地位
C.确立了财产私有的原则
D.奠定了大工厂制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1702—1772年英国的国外贸易增长了两倍;1715—1771年法国国外贸易的价值增加了4倍多。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770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同欧洲大陆进行的,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已扩大到世界各地,将近2/3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阿姆斯特丹不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的国际贸易。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
教研组编辑《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归纳其中一种历史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重商主义相关政策中,集中办理了特许证,主要针对的是商人,鼓励其建立有效的商业公司,并且开展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活动。在重商经济发展进程中,英国政府还针对具体问题集中颁布了航海法案,也导致其开始独占航运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开始积极地运行政治和外交机制,旨在更好地获取欧洲大陆展开贸易运营的商务机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整体经济贸易环境。在推进重商主义的过程中,英国各个行业已经在沿袭资本主义的运行轨道,尤其是英国的工商业,在运行重商主义方面突显出不同的格局。追溯英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15世纪的圈地运动开始,英国从农业项目的经营模式改良,到资本主义革命的推行,所有的经济发展决策都离不开重商主义的影响和引导。到了17世纪初,英国的农村只剩四分之一的土地依旧用于农业,导致大批量的农业人员离开家乡,流离失所,整个英国农业经济也呈现出高度萎缩的状态。
——摘编自杨寒《试论近代英国的重商主义》
材料二 明清时期商业出现了重大的发展,相应地商人的地位亦开始呈上升趋势。到19世纪50年代以后,受内部变化与外力冲击的影响,“重商”的呼声开始一浪高过一浪。晚清政府对商业的重视首先是源于财政上的需要。中国历代政府每逢经济或者政治危机,便经常会增加商税以充实国库收入。经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之役,政府愈来愈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从中央到地方,商税成为解决难题的重要途径。晚清中国出现的重商主义浪潮确实与当时勃然兴起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密不可分。这其中经济民族主义可以说是晚清重商主义的核心,而“商战”则是其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70年代,上海附近经商人数逐年增长,趋势明显。“商”由“末”发展为“本”,商人阶层已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力量,于是体现这一主体意识觉醒的商会组织便应运而生了。“贵利”“重商”克制了传统观念中“贵义”的虚浮精神,注重有利于社会民生的务实精神。
——摘编自冯筱才《从“轻商”走向“重商” ——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实行重商主义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重商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基础巩固
1答案:D
解析:全球化的角度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D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在传统航路之外重新建立了东西方的联系,排除A项;B项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故排除;17—18世纪,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的孤立状态,使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促使世界走向整体,并加强了这些地区间的联系,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奴隶贸易增加了美洲的劳动力,而不是西欧国家,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他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可知奴隶贸易无法推动美洲工业化的进程,C项错误;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的社会进步,D项错误。殖民者将黑人奴隶贩卖到美洲,客观上加强了欧洲、非洲、美洲的联系,故B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开始传入中国,故A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该项贸易在17—18世纪数量大增,而到19世纪急剧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他们进行奴隶贸易以获取巨额利润。工业革命后,欧洲殖民者逐渐放弃了奴隶贸易,故A项正确;棉花和香料是长期贸易物品,贸易额应当保持相对平衡,故B、C两项错误;钢铁工业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与表格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参考答案:(1)现象: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玉米从美洲迅速向全球传播。事件:新航路的开辟。作用: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2)变化:产业组织规模扩大,出现了垄断组织。背景: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自由主义思想盛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科学技术的发展。
能力提升
1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故B项正确;自由主义发展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项错误;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自守政策,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故C项正确。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故B项错误;18世纪20年代,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故C项错误;随着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流通顺畅,茶叶变为普通消费品,故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亟须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对华发动侵略战争,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戈雷岛在欧洲殖民者的统治下,虽数易其主,但一直充当着贩卖黑人奴隶中转站的角色。故选C项。
7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贩奴商船载着货物从欧洲出发,航行到西非海岸,换取大批奴隶,然后将奴隶贩卖到美洲。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故D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大,英国仍保持贸易优势地位,故选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德工业水平超越英国,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而非世界贸易总额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排除C、D两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印度商人被排斥以及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织布工人的限制,可知印度的纺织业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这表明印度纺织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项。
10答案:A
解析:“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使投资人的利益得到保护,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投资热情。故选A项。
11参考答案:示例
趋势:18世纪,世界市场正在形成。
阐述:18世纪,欧洲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其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欧洲兴起一些进行对外贸易的大城市。
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国家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了条件。18世纪,欧洲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加,对市场的需求扩大,欧洲国家加大了对外贸易力度,对外贸易额增加,兴起了一些进行对外贸易的大城市。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市场正在形成。
12参考答案:(1)表现:建立商业公司,开展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活动;颁布航海法案;运行政治和外交机制;改善贸易环境。(任答三点即可)影响: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影响英国农业项目的经营模式改良和资本主义革命的进程(或一方面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经济运行结构比例失调);过度崇尚金银、货币,导致无法获取发展空间。
(2)特点:兴起时间晚;工具性特征明显;具有反侵略特征。成因:长期以来的“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近代抵抗列强侵略失败的冲击;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对外战争、战后赔款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政府财政困难;受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维新派提出商战的主张;商人阶层的觉醒和务实精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