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桂林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
1.(2022·桂林)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出土戍边将士文书883件,文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通过该遗址可了解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2022·桂林)图中的文字为契丹大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 )
A.政治对立 B.文化交流 C.经济往来 D.军事冲突
3.(2022·桂林)据记载,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桂林的( )
A.纺织业 B.造船业 C.冶铁业 D.制瓷业
4.(2022·桂林)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 )
A.诗 B.词 C.杂剧 D.小说
5.(2022·桂林)雍正五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方式为( )
A.册封首领 B.签订和约 C.平定叛乱 D.设置机构
6.(2022·桂林)《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7.(2022·桂林)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在内外交困的艰苦条件下,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做出重大贡献。大会战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屠呦呦
8.(2022·桂林)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前,著名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这表明该商场需要通过改革( )
A.实行分配制度“大锅饭” B.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获得更多的政府拨款
9.(2022·桂林)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 )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
10.(2022·桂林)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进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求同存异”方针
11.(2022·桂林)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乡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
A.环境的优越 B.城市的兴盛 C.王权的强大 D.战争的频繁
12.(2022·桂林)美国的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制约与平衡”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这部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13.(2022·桂林)观察图,分析1750-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君主专制的建立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宗教改革的推动
14.(2022·桂林)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宣言,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议和,宣言的签署意味着(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15.(2022·桂林)下列图片反映出欧洲的新变化是( )
A.“华约”成立 B.欧洲联合加强
C.“北约”成立 D.冷战局面形成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2022·桂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工开物》)全书分为乃粒(粮食作物栽培)、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膏液(榨油)、乃服(养蚕与纺织)……佳兵(兵器)、蘖(酒母、酒)及珠玉18卷。该书图文并茂,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生动地记录了生产的过程。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公私合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制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西药原料,我们都能自己生产了。……现在各种磺胺类的原料药,不但上海自己能够制造,供应国内有余,还大量出口远销国外。
——陈铭珊:《回忆企业公私合营前后》
材料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一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为了让中国的“飞天战车”拥有澎湃动力,他们主动挑战国内科研空白,使我国固体运载动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我国大型固体动力研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所有人的努力,只为了心中的中国梦,能融入头顶的灿烂星河。”
——罗旭:《我们的目标,是宇宙更深处》(《光明日报》2022年5月2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上海制药工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实现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个团队的奋斗目标。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该团队弘扬了怎样的工匠精神?
17.(2022·桂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三圃制的广泛推行,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封建主的领地内。……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发发展。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的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 克雷格·本杰明:《大历史》
材料三:联合国粮食峰会特使卡里巴塔说:“中国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粮食库存,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提供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很多当地人“再也没有饿过肚子”……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
——韩冰:《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中国贡献》(《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10月1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
(2)指出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归纳农作物交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提高世界粮食产量出谋划策。
18.(2022·桂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成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提取两个信息,并根据提取的信息分折隋朝大运河的作用。(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及取得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为推动区域发展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文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说明记载的唐玄宗统治时期的内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答案】B
【知识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解析】【分析】由材料“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可知,这反映了契丹字是在模仿汉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文化交流,B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契丹文字的相关知识,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3.【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说明桂林在南宋时期纺织业发达。BCD行业的发达与“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正确解读材料是解答材料式选择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也就是杂剧,C项正确;
诗和词属于文学形式,不是戏曲艺术,排除AB项;
小说是明清时候的艺术成就,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杂剧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知识点】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从材料“雍正五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结合所学可知,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制度,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故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方式是设置机构,D符合题意;
册封首领只是清政府管理西藏的一个方面,没有签订和约,不涉及平定叛乱,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识记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综合作答。
6.【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题干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说明我国要反抗美国的侵略,保卫国家安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打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所以,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为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选项B正确;
A是国内实施的土地政策,CD是重要的国际会议,不是反抗美国的军事侵略,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注意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识记。
7.【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会战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是王进喜。1960年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参加大庆的石油大会战,他们用“人拉肩扛”“盆端桶提”的办法,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提前开钻。为了控制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英模人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C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著名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可知,当时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干什么事情都要汇报、请示。这表明该商场需要通过改革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让企业能放开手脚,故C符合题意;
ABD与题干材料意思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重点掌握国有企业的改革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由材料“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可知,材料中主要涉及文化传承与建设,这说明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
10.【答案】B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李家超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这次选举践行了“一国两制”方针,也是完善特色民主的又一次重要成功实践,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金字塔是法老死后的陵墓,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建,体现了法老生前和死后的荣耀,也象征着法老的权威,C项正确;
从材料“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可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能排除A;
金字塔主要是法老死后的陵墓,城市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中并未体现法老修建陵墓和战争有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D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据题干“美国的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制约与平面’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可知,这部宪法是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故A错误;
《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统治时期的五个法典,是法国的民法典,故B错误;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据图片看出,从1750年到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英国资本总额的迅速增长,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C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联合国家宣言》各成员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议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C项符合题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的标志是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标志是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相关知识。
15.【答案】B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图片反映出欧洲的新变化是欧洲联合加强,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欧盟的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1)原因:整理生产技术和经验;内容翔实;记述科学;分类细致;注重实用;图文并茂。
(2)表现:药品的国产化程度提高,药品质量好,药品供应充足,药品原料实现出口;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私合营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一五计划的实施。
(3)目标:发展中国运载火箭动力技术,实现中国梦,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精神: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关注现实需求,胸怀祖国,主动担当,敢为人先,精益求精,勇攀高峰。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公私合营;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天工开物》)分为乃粒(粮食作物栽培)、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膏液(榨油)、乃服(养蚕与纺织)……佳兵(兵器)、蘖(酒母、酒)及珠玉18卷。该书图文并茂,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生动地记录了生产的过程”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整理生产技术和经验,记述了当时世界上具有领先水平的科学技术;这本书内容丰富,记述科学;分类细致,注重实用;图文并茂,综合性强。
(2)根据材料二“(公私合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制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西药原料,我们都能自己生产了。……现在各种磺胺类的原料药,不但上海自己能够制造,供应国内有余,还大量出口远销国外”可知,上海制药工业发展的表现有药品的国产化程度提高,药品质量好,药品供应充足,药品原料实现出口,其实现发展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私合营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一五计划的实施。
(3)根据材料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一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为了让中国的‘飞天战车’拥有澎湃动力,他们主动挑战国内科研空白,使我国固体运载动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我国大型固体动力研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所有人的努力,只为了心中的中国梦,能融入头顶的灿烂星河’”可知,这个团队的奋斗目标是发展中国运载火箭动力技术,实现中国梦,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该团队弘扬了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关注现实需求,胸怀祖国,主动担当,敢为人先,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工匠精神。
故答案为:
(1)原因:整理生产技术和经验;内容翔实;记述科学;分类细致;注重实用;图文并茂。
(2)表现:药品的国产化程度提高,药品质量好,药品供应充足,药品原料实现出口;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私合营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一五计划的实施。
(3)目标:发展中国运载火箭动力技术,实现中国梦,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精神: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关注现实需求,胸怀祖国,主动担当,敢为人先,精益求精,勇攀高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的科技巨著、三大改造、中国航天成就等相关史实。
17.【答案】(1)因素: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的发展。(任答三点)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殖民掠夺。(任答一点)影响: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任答两点)
(3)贡献:保障中国人民粮食供给;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对外投资。(任答两点)出谋划策: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国际合作。(任答两点)
【知识点】清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三圃制的广泛推行,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封建主的领地内。……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发展”可知,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有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的发展等。
(2)由材料二“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的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可知,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殖民掠夺。农作物交流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3)根据材料三“中国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粮食库存,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提供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很多当地人‘再也没有饿过肚子’……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可知,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有保障中国人民粮食供给;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对外投资。最后一问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国际合作。
故答案为:
(1)因素: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的发展。(任答三点)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殖民掠夺。(任答一点)影响: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任答两点)
(3)贡献:保障中国人民粮食供给;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对外投资。(任答两点)出谋划策: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国际合作。(任答两点)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新航路的开辟、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等知识,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8.【答案】(1)以洛阳为中心,临近长安,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余杭位于富庶的江南地区,有利于将该地区的物资输送到北方。
(2)背景:苏联经济落后;急需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就:工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措施: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4)关注:注重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策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临近长安,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余杭位于富庶的江南地区,有利于将该地区的物资输送到北方。
(2)根据材料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可知,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是苏联经济落后;急需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材料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成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可知,材料反映了苏联在工业方面的成就,故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是工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根据材料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可知,我国为推动区域发展采取的措施是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4)综合上述材料,国家在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时应该关注注重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策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
(1)以洛阳为中心,临近长安,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余杭位于富庶的江南地区,有利于将该地区的物资输送到北方。
(2)背景:苏联经济落后;急需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就:工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措施: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4)关注:注重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策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
【点评】掌握隋朝大运河、苏联两个五年计划、中国推动区域发展的措施和成就等, 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桂林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
1.(2022·桂林)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出土戍边将士文书883件,文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通过该遗址可了解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文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说明记载的唐玄宗统治时期的内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022·桂林)图中的文字为契丹大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 )
A.政治对立 B.文化交流 C.经济往来 D.军事冲突
【答案】B
【知识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解析】【分析】由材料“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可知,这反映了契丹字是在模仿汉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文化交流,B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契丹文字的相关知识,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3.(2022·桂林)据记载,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桂林的( )
A.纺织业 B.造船业 C.冶铁业 D.制瓷业
【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说明桂林在南宋时期纺织业发达。BCD行业的发达与“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正确解读材料是解答材料式选择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4.(2022·桂林)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 )
A.诗 B.词 C.杂剧 D.小说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也就是杂剧,C项正确;
诗和词属于文学形式,不是戏曲艺术,排除AB项;
小说是明清时候的艺术成就,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杂剧的相关史实。
5.(2022·桂林)雍正五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方式为( )
A.册封首领 B.签订和约 C.平定叛乱 D.设置机构
【答案】D
【知识点】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从材料“雍正五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结合所学可知,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制度,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故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方式是设置机构,D符合题意;
册封首领只是清政府管理西藏的一个方面,没有签订和约,不涉及平定叛乱,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识记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综合作答。
6.(2022·桂林)《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题干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说明我国要反抗美国的侵略,保卫国家安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打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所以,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为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选项B正确;
A是国内实施的土地政策,CD是重要的国际会议,不是反抗美国的军事侵略,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注意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识记。
7.(2022·桂林)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在内外交困的艰苦条件下,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做出重大贡献。大会战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屠呦呦
【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会战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是王进喜。1960年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参加大庆的石油大会战,他们用“人拉肩扛”“盆端桶提”的办法,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提前开钻。为了控制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英模人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022·桂林)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前,著名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这表明该商场需要通过改革( )
A.实行分配制度“大锅饭” B.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获得更多的政府拨款
【答案】C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著名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可知,当时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干什么事情都要汇报、请示。这表明该商场需要通过改革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让企业能放开手脚,故C符合题意;
ABD与题干材料意思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重点掌握国有企业的改革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2022·桂林)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 )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由材料“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可知,材料中主要涉及文化传承与建设,这说明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
10.(2022·桂林)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进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B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李家超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这次选举践行了“一国两制”方针,也是完善特色民主的又一次重要成功实践,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2022·桂林)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乡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
A.环境的优越 B.城市的兴盛 C.王权的强大 D.战争的频繁
【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金字塔是法老死后的陵墓,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建,体现了法老生前和死后的荣耀,也象征着法老的权威,C项正确;
从材料“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可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能排除A;
金字塔主要是法老死后的陵墓,城市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中并未体现法老修建陵墓和战争有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22·桂林)美国的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制约与平衡”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这部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答案】D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据题干“美国的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制约与平面’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可知,这部宪法是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故A错误;
《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统治时期的五个法典,是法国的民法典,故B错误;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2022·桂林)观察图,分析1750-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君主专制的建立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宗教改革的推动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据图片看出,从1750年到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英国资本总额的迅速增长,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2022·桂林)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宣言,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议和,宣言的签署意味着(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答案】C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联合国家宣言》各成员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议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C项符合题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的标志是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标志是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相关知识。
15.(2022·桂林)下列图片反映出欧洲的新变化是( )
A.“华约”成立 B.欧洲联合加强
C.“北约”成立 D.冷战局面形成
【答案】B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图片反映出欧洲的新变化是欧洲联合加强,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欧盟的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2022·桂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工开物》)全书分为乃粒(粮食作物栽培)、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膏液(榨油)、乃服(养蚕与纺织)……佳兵(兵器)、蘖(酒母、酒)及珠玉18卷。该书图文并茂,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生动地记录了生产的过程。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公私合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制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西药原料,我们都能自己生产了。……现在各种磺胺类的原料药,不但上海自己能够制造,供应国内有余,还大量出口远销国外。
——陈铭珊:《回忆企业公私合营前后》
材料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一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为了让中国的“飞天战车”拥有澎湃动力,他们主动挑战国内科研空白,使我国固体运载动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我国大型固体动力研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所有人的努力,只为了心中的中国梦,能融入头顶的灿烂星河。”
——罗旭:《我们的目标,是宇宙更深处》(《光明日报》2022年5月2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上海制药工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实现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个团队的奋斗目标。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该团队弘扬了怎样的工匠精神?
【答案】(1)原因:整理生产技术和经验;内容翔实;记述科学;分类细致;注重实用;图文并茂。
(2)表现:药品的国产化程度提高,药品质量好,药品供应充足,药品原料实现出口;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私合营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一五计划的实施。
(3)目标:发展中国运载火箭动力技术,实现中国梦,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精神: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关注现实需求,胸怀祖国,主动担当,敢为人先,精益求精,勇攀高峰。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公私合营;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天工开物》)分为乃粒(粮食作物栽培)、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膏液(榨油)、乃服(养蚕与纺织)……佳兵(兵器)、蘖(酒母、酒)及珠玉18卷。该书图文并茂,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生动地记录了生产的过程”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整理生产技术和经验,记述了当时世界上具有领先水平的科学技术;这本书内容丰富,记述科学;分类细致,注重实用;图文并茂,综合性强。
(2)根据材料二“(公私合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制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西药原料,我们都能自己生产了。……现在各种磺胺类的原料药,不但上海自己能够制造,供应国内有余,还大量出口远销国外”可知,上海制药工业发展的表现有药品的国产化程度提高,药品质量好,药品供应充足,药品原料实现出口,其实现发展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私合营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一五计划的实施。
(3)根据材料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一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为了让中国的‘飞天战车’拥有澎湃动力,他们主动挑战国内科研空白,使我国固体运载动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我国大型固体动力研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所有人的努力,只为了心中的中国梦,能融入头顶的灿烂星河’”可知,这个团队的奋斗目标是发展中国运载火箭动力技术,实现中国梦,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该团队弘扬了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关注现实需求,胸怀祖国,主动担当,敢为人先,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工匠精神。
故答案为:
(1)原因:整理生产技术和经验;内容翔实;记述科学;分类细致;注重实用;图文并茂。
(2)表现:药品的国产化程度提高,药品质量好,药品供应充足,药品原料实现出口;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私合营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一五计划的实施。
(3)目标:发展中国运载火箭动力技术,实现中国梦,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精神: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关注现实需求,胸怀祖国,主动担当,敢为人先,精益求精,勇攀高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的科技巨著、三大改造、中国航天成就等相关史实。
17.(2022·桂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三圃制的广泛推行,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封建主的领地内。……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发发展。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的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 克雷格·本杰明:《大历史》
材料三:联合国粮食峰会特使卡里巴塔说:“中国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粮食库存,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提供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很多当地人“再也没有饿过肚子”……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
——韩冰:《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中国贡献》(《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10月1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
(2)指出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归纳农作物交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提高世界粮食产量出谋划策。
【答案】(1)因素: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的发展。(任答三点)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殖民掠夺。(任答一点)影响: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任答两点)
(3)贡献:保障中国人民粮食供给;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对外投资。(任答两点)出谋划策: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国际合作。(任答两点)
【知识点】清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三圃制的广泛推行,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封建主的领地内。……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发展”可知,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有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的发展等。
(2)由材料二“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的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可知,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殖民掠夺。农作物交流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3)根据材料三“中国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粮食库存,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提供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很多当地人‘再也没有饿过肚子’……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可知,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有保障中国人民粮食供给;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对外投资。最后一问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国际合作。
故答案为:
(1)因素: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的发展。(任答三点)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殖民掠夺。(任答一点)影响: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任答两点)
(3)贡献:保障中国人民粮食供给;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对外投资。(任答两点)出谋划策: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国际合作。(任答两点)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新航路的开辟、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等知识,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8.(2022·桂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成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提取两个信息,并根据提取的信息分折隋朝大运河的作用。(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及取得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为推动区域发展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答案】(1)以洛阳为中心,临近长安,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余杭位于富庶的江南地区,有利于将该地区的物资输送到北方。
(2)背景:苏联经济落后;急需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就:工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措施: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4)关注:注重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策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临近长安,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余杭位于富庶的江南地区,有利于将该地区的物资输送到北方。
(2)根据材料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可知,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是苏联经济落后;急需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材料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成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可知,材料反映了苏联在工业方面的成就,故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是工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根据材料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可知,我国为推动区域发展采取的措施是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4)综合上述材料,国家在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时应该关注注重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策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
(1)以洛阳为中心,临近长安,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余杭位于富庶的江南地区,有利于将该地区的物资输送到北方。
(2)背景:苏联经济落后;急需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就:工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措施: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4)关注:注重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策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
【点评】掌握隋朝大运河、苏联两个五年计划、中国推动区域发展的措施和成就等, 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