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湘西州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2·湘西)某校学生以“民族融合”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收集到某个王朝推行“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等措施的资料。请问这个王朝的国君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可知,题干涉及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控制。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强了民族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减少了民族间的隔阂与偏见。故D符合题意;
ABC与“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等措施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以及影响。
2.(2022·湘西)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 戚继光 B.郑成功 C.关天培 D.邓世昌
【答案】B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乘坐400艘战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进攻荷兰殖民者,力图收回台湾,1662年,荷兰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所以B项符合题意;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英雄;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3.(2022·湘西)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请问这场革新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就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1915年”时间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2022·湘西)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一次震惊中外的“事变”,该“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请问该“事变”是( )
A. 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皖南事变 D.西安事变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人物及和平解决的意义等。
5.(2022·湘西)电影《长津湖》有一个片段: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请问这场战争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越南战争
【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这场战争是抗美援朝。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对中国造成威胁;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6.(2022·湘西)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请问这霹雳巨响是( )
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次导弹发射实验成功
C.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答案】A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相关史实。
7.(2022·湘西)著名的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请问这幅对联赞颂的事件是( )
A.台湾回归 B.中日建交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答案】C
【知识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玉莲”与澳门有关,“紫荆”与香港有关。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顺利回归祖国。据“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可知,这幅对联赞颂的事件是港澳回归,选项C符合题意;
台祖国统一大业至今未完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港澳回归的相关史实。
8.(2022·湘西)《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答案】A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9.(2022·湘西)《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答案】B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等,《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等称谓都与佛教相关,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把握佛教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0.(2022·湘西)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属于阿拉伯文学瑰宝的是( )
A.《荷马史诗》 B.《神曲》
C.《天方夜谭》 D.《人间喜剧》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天方夜谭》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据题干关键信息“阿拉伯文学瑰宝”并结合所学,C符合题意;
ABD选项不是阿拉伯文化,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天方夜谭》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1.(2022·湘西)达 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该作品体现出( )
A.人文主义精神 B.神权至上思想
C.封建愚昧思想 D.王权至上思想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达 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其代表作《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富有生命的活力,是对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的生动诠释。A符合题意;
BCD不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2.(2022·湘西)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如图是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请问图中d航线的船队是( )
A.达 伽马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麦哲伦船队 D.迪亚士船队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第一次完成人类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正确性的是麦哲伦的船队。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终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故d是麦哲伦的航行路线,符合题意,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13.(2022·湘西)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请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与以下哪项发明有关(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计算机 D.电视机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870年﹣1900年石油产量的变化主要与内燃机的发明有关。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 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 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选项B正确;
A使用煤,CD不是动力机械,使用电能,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
14.(2022·湘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26个国家签署的( )
A.《凡尔赛条约》 B.《开罗宣言》
C.《波茨坦公告》 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内容及影响。
15.(2022·湘西)农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1921年,俄国苏维埃政府采取了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措施,这一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
A.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 B.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C.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6.(2022·湘西)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几个国家实力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是( )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牵制,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17.(2022·湘西)湘西某学校开展对西汉纺织技术的学习探究活动,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的考古发现是( )
A.长沙马王堆汉墓 B.澧县彭头山水稻遗址
C.龙山里耶秦简遗址 D.长沙走马楼吴简遗址
【答案】A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A.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王侯的墓葬,从中发现了很多的纺织品,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件素纱禅衣,技艺相当高超,正确;
B.澧县彭头山水稻遗址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水稻遗迹的发现,错误;
C.龙山里耶秦简遗址是秦朝时期的文化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秦简的出土,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错误;
D.长沙走马楼吴简遗址是三国时期的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吴简的出土,为研究三国中吴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纺织技术,不同遗址重大考古发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近现代重大考古发现的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了解一些重大考古发现的相关知识,对不同遗址的年代和代表性发现了解熟悉。
18.(2022·湘西)湘西某班学生召开“四大发明”主题交流会,谈及造纸术的改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请问这个改进造纸术的人是( )
A.张仲景 B.蔡伦 C.欧阳询 D.王夫之
【答案】B
【知识点】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人们从“积飘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选项B正确;
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传播以及历史意义。
19.(2022·湘西)岳麓山下有一书院的门联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该书院叫( )
A.嵩阳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石鼓书院 D.岳麓书院
【答案】D
【知识点】湖南
【解析】【分析】岳麓山下有一书院的门联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该书院叫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0.(2022·湘西)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这体现了袁隆平( )
A.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答案】A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个梦想,他一辈子离不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他奋斗一生守护“大国粮仓”体现了袁隆平的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所以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袁隆平的科学精神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分析题(21小题14分,22小题18分,23小题16分,共48分)
21.(2022·湘西)开拓、交流、发展、包容的态度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张骞传》
材料二: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摘自郭沫若诗句
材料四: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五:“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富有开拓精神、凿空西域的使者是谁?在凿空西域基础上拓展的这条沟通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被称做什么?
(2)材料二中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谁?材料三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哪个国家?
(3)材料四中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宋代有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4)材料五中“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的原则是什么?是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答案】(1)张骞;丝绸之路。
(2)玄奘;日本。
(3)市舶司;指南针、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4)共商、共建、共享;习近平。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的历史贡献;鉴真与玄奘;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可知,材料一中富有开拓精神、凿空西域的使者是张骞,在凿空西域基础上拓展的这条沟通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被称做丝绸之路。
(2)材料二中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玄奘。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材料三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把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据材料四“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可知,材料四中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宋代指南针、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让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4)据材料五“‘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可知,材料五中“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是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故答案为:
(1)张骞;丝绸之路。
(2)玄奘;日本。
(3)市舶司;指南针、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4)共商、共建、共享;习近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宋代的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
22.(2022·湘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民国卷》
材料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紧要历史关头,能够把如此众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力量,朝着一个正确坚定的方向团结奋进,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国共产党。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在前期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在后期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农民战争叫什么?该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认识。
【答案】(1)自强;求富。
(2)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3)孙中山;三民主义。
(4)1921年;新中国的成立。
(5)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制定政策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前期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自强,在后期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求富。
(2)据材料二“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可知,材料二中的农民战争叫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据材料三“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据材料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紧要历史关头,能够把如此众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力量,朝着一个正确坚定的方向团结奋进,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认识是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制定政策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
故答案为:
(1)自强;求富。
(2)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3)孙中山;三民主义。
(4)1921年;新中国的成立。
(5)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制定政策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等相关史实, 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3.(2022·湘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种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保持生命力。制度创新可以对国家兴盛产生稳固的保证作用,可以产生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综观15世纪以来的世界主要国家,在其兴盛时期,都重视创新而不墨守成规,都不断改革而不因循守旧。
——据齐世荣《国家兴盛与创新改革关系的历史考察》
(1)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逐渐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确立以哪一部法律文献的颁布为标志?
(2)法国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什么法案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等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什么法案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实行什么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案】(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全国工业复兴法》;采用国家于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危机。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等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采用国家于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危机。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全国工业复兴法》;采用国家于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危机。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的《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的《人权宣言》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以及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知识。
三、探究题(12分)
24.(2022·湘西)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之际,某校组织学生参观某地的党史纪念馆。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展馆中,展馆序言写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炼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请问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目标。请问这个经济体制目标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请问“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
(5)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了系列重大成就,请你谈谈有哪些成功经验?
【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知识点】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日在北京举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4)结合教材知识,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答出即可。
(5)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经验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故答案为:
(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知识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湘西州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2·湘西)某校学生以“民族融合”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收集到某个王朝推行“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等措施的资料。请问这个王朝的国君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2.(2022·湘西)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 戚继光 B.郑成功 C.关天培 D.邓世昌
3.(2022·湘西)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请问这场革新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4.(2022·湘西)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一次震惊中外的“事变”,该“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请问该“事变”是( )
A. 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皖南事变 D.西安事变
5.(2022·湘西)电影《长津湖》有一个片段: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请问这场战争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越南战争
6.(2022·湘西)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请问这霹雳巨响是( )
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次导弹发射实验成功
C.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7.(2022·湘西)著名的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请问这幅对联赞颂的事件是( )
A.台湾回归 B.中日建交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8.(2022·湘西)《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9.(2022·湘西)《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10.(2022·湘西)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属于阿拉伯文学瑰宝的是( )
A.《荷马史诗》 B.《神曲》
C.《天方夜谭》 D.《人间喜剧》
11.(2022·湘西)达 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该作品体现出( )
A.人文主义精神 B.神权至上思想
C.封建愚昧思想 D.王权至上思想
12.(2022·湘西)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如图是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请问图中d航线的船队是( )
A.达 伽马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麦哲伦船队 D.迪亚士船队
13.(2022·湘西)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请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与以下哪项发明有关(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计算机 D.电视机
14.(2022·湘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26个国家签署的( )
A.《凡尔赛条约》 B.《开罗宣言》
C.《波茨坦公告》 D.《联合国家宣言》
15.(2022·湘西)农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1921年,俄国苏维埃政府采取了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措施,这一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
A.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 B.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C.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16.(2022·湘西)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几个国家实力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是( )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17.(2022·湘西)湘西某学校开展对西汉纺织技术的学习探究活动,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的考古发现是( )
A.长沙马王堆汉墓 B.澧县彭头山水稻遗址
C.龙山里耶秦简遗址 D.长沙走马楼吴简遗址
18.(2022·湘西)湘西某班学生召开“四大发明”主题交流会,谈及造纸术的改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请问这个改进造纸术的人是( )
A.张仲景 B.蔡伦 C.欧阳询 D.王夫之
19.(2022·湘西)岳麓山下有一书院的门联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该书院叫( )
A.嵩阳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石鼓书院 D.岳麓书院
20.(2022·湘西)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这体现了袁隆平( )
A.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21小题14分,22小题18分,23小题16分,共48分)
21.(2022·湘西)开拓、交流、发展、包容的态度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张骞传》
材料二: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摘自郭沫若诗句
材料四: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五:“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富有开拓精神、凿空西域的使者是谁?在凿空西域基础上拓展的这条沟通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被称做什么?
(2)材料二中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谁?材料三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哪个国家?
(3)材料四中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宋代有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4)材料五中“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的原则是什么?是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22.(2022·湘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民国卷》
材料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紧要历史关头,能够把如此众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力量,朝着一个正确坚定的方向团结奋进,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国共产党。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在前期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在后期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农民战争叫什么?该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认识。
23.(2022·湘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种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保持生命力。制度创新可以对国家兴盛产生稳固的保证作用,可以产生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综观15世纪以来的世界主要国家,在其兴盛时期,都重视创新而不墨守成规,都不断改革而不因循守旧。
——据齐世荣《国家兴盛与创新改革关系的历史考察》
(1)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逐渐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确立以哪一部法律文献的颁布为标志?
(2)法国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什么法案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等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什么法案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实行什么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三、探究题(12分)
24.(2022·湘西)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之际,某校组织学生参观某地的党史纪念馆。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展馆中,展馆序言写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炼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请问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目标。请问这个经济体制目标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请问“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
(5)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了系列重大成就,请你谈谈有哪些成功经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可知,题干涉及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控制。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强了民族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减少了民族间的隔阂与偏见。故D符合题意;
ABC与“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等措施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以及影响。
2.【答案】B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乘坐400艘战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进攻荷兰殖民者,力图收回台湾,1662年,荷兰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所以B项符合题意;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英雄;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3.【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就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1915年”时间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人物及和平解决的意义等。
5.【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这场战争是抗美援朝。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对中国造成威胁;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6.【答案】A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玉莲”与澳门有关,“紫荆”与香港有关。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顺利回归祖国。据“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可知,这幅对联赞颂的事件是港澳回归,选项C符合题意;
台祖国统一大业至今未完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港澳回归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9.【答案】B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等,《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等称谓都与佛教相关,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把握佛教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0.【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天方夜谭》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据题干关键信息“阿拉伯文学瑰宝”并结合所学,C符合题意;
ABD选项不是阿拉伯文化,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天方夜谭》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1.【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达 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其代表作《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富有生命的活力,是对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的生动诠释。A符合题意;
BCD不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2.【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第一次完成人类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正确性的是麦哲伦的船队。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终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故d是麦哲伦的航行路线,符合题意,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13.【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870年﹣1900年石油产量的变化主要与内燃机的发明有关。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 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 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选项B正确;
A使用煤,CD不是动力机械,使用电能,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
14.【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内容及影响。
15.【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6.【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牵制,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17.【答案】A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A.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王侯的墓葬,从中发现了很多的纺织品,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件素纱禅衣,技艺相当高超,正确;
B.澧县彭头山水稻遗址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水稻遗迹的发现,错误;
C.龙山里耶秦简遗址是秦朝时期的文化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秦简的出土,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错误;
D.长沙走马楼吴简遗址是三国时期的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吴简的出土,为研究三国中吴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纺织技术,不同遗址重大考古发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近现代重大考古发现的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了解一些重大考古发现的相关知识,对不同遗址的年代和代表性发现了解熟悉。
18.【答案】B
【知识点】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人们从“积飘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选项B正确;
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传播以及历史意义。
19.【答案】D
【知识点】湖南
【解析】【分析】岳麓山下有一书院的门联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该书院叫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0.【答案】A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个梦想,他一辈子离不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他奋斗一生守护“大国粮仓”体现了袁隆平的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所以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袁隆平的科学精神的相关史实。
21.【答案】(1)张骞;丝绸之路。
(2)玄奘;日本。
(3)市舶司;指南针、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4)共商、共建、共享;习近平。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的历史贡献;鉴真与玄奘;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可知,材料一中富有开拓精神、凿空西域的使者是张骞,在凿空西域基础上拓展的这条沟通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被称做丝绸之路。
(2)材料二中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玄奘。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材料三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把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据材料四“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可知,材料四中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宋代指南针、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让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4)据材料五“‘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可知,材料五中“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是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故答案为:
(1)张骞;丝绸之路。
(2)玄奘;日本。
(3)市舶司;指南针、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4)共商、共建、共享;习近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宋代的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
22.【答案】(1)自强;求富。
(2)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3)孙中山;三民主义。
(4)1921年;新中国的成立。
(5)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制定政策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前期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自强,在后期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求富。
(2)据材料二“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可知,材料二中的农民战争叫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据材料三“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据材料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紧要历史关头,能够把如此众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力量,朝着一个正确坚定的方向团结奋进,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认识是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制定政策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
故答案为:
(1)自强;求富。
(2)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3)孙中山;三民主义。
(4)1921年;新中国的成立。
(5)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制定政策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等相关史实, 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3.【答案】(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全国工业复兴法》;采用国家于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危机。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等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采用国家于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危机。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全国工业复兴法》;采用国家于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危机。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的《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的《人权宣言》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以及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知识。
24.【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知识点】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日在北京举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4)结合教材知识,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答出即可。
(5)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经验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故答案为:
(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知识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