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分)(1)<,<;(2)=;(3)=.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大小关系、作辅助线解斜三角形和基本的角度
物 理 试 卷 参考答案 关系,无意要求学生直接用余弦定理计算结果,但是有意要求教师讲解时,推导出余弦定理,并要
求学生记住。高中物理中,在力的分解与合成、运动的分解与合成中,需要用到斜三角形、平行四
y 边形相关知识和计算技巧。
一、必备数学基础(46分) 4 r
3 7、(3分)(1)=,=;(2) .
1、(5分) 2 l
1 【命题意图】本题第一问要求学生掌握同一条弦对应的圆周 B
-2 -1 4 x
B r -1
1 2 3 y 角相等,为动态平衡的一种题型做准备;第二问要求学生能够在· r-2 4 圆周上多取几个点,通过连线来直观的寻找到 AB与圆周相切时 A
O· -3 3 l O-4 2 OAB最大的结果,并用正弦表达这个结果,为小船渡河一类
1 运动的分解与合成、力的分解问题做铺垫。
A · -2 -1 4 x-1 1 2 3 π π π π
-2 8、(6分)周角:360°=2π rad,平角:180°=π rad,直角:90°= rad;30°= rad,45°= rad,60°= rad.
-3 2 6 4 3
(1) (2) (3) (4) -4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了解弧度制,并能够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来学习、理解新的知识。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备好基本的文具——直尺、三角板、圆规,并严谨、规范作图,第 高中物理中,圆周运动、单摆、振动和波等部分对弧度制有明确要求,对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更是
三问还考察尺规作图技巧。高中物理学习,作图是基本功,本卷利用第 1题、第 12题、第 15题强 有较高的要求。
调规范作图。 1
9、(7分)①2πr,πr2;② ,2,1;③2,3.
2、(3分) 2 1.414, 3 1.732, 5 2.236. 2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值计算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夹逼法开方的技巧, 4【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知道扇形面积公式和球体的表面积公式 S=4πr2、体积公式 V= πr3,
并记住这几个平方根的数值。高中物理中,运动学、万有引力、电路、热学等地方对数值计算能力 3
要求不低,因此需要学生对计算能力进行专项训练,以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并要求学生能够将新学知识“弧度制”及时应用,能够从单位角度迅速的得出一 s
些公式中的指数数值。球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初中数学里面没学,但是高
3、(3分)大,a, x 0.5.
中物理有明确要求;对于扇形面积公式,除了用平分的思想去推导外,还可以用 θ r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了解斜率的定义和几何意义,熟知一次函数的斜率,能利用不等式
微元累加法处理:将扇形的圆心角无限细分,从而发现弧线与弦线趋于重合,进 O
基本运算规则,结合一次函数图像解一次不等式。高中物理中,一次函数应用特别广泛,尤其是马
而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扇形微元的面积,然后将这些扇形微元面积累加而
上就要学习的运动学,对于 x-t图像、v-t图像,更是要求熟知其斜率的物理意义;一次不等式的求
得到扇形的面积公式——这是为高中物理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微元累加法的铺垫。
解,也是高中物理临界问题和一些过程判断中的基本要求。
b 4ac b2 10、(6分)(1)sin,cos,tan;(2)相等,=,=.
4 2、(5分) , ;b 4ac 0;x=-1或 x=3;x<-1或 x>3. y
a a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熟悉锐角三角函数,能够根据题目提供的
C
2 4 1 A
单位圆的信息和三角函数知识了解正弦线、正切线,并能够在角度趋近于 0 A2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熟悉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二次方程的求根方法——求根公式
时,发现正弦线、正切线与圆弧趋于重合,从而得出三者相等的结论。本
或者分解因式,以及二次不等式的代数求解方法和利用函数图像求解的方法。在运动学和电路等部 θ B x
题意在渗透极限思想和化曲为直的思想,并为单摆等内容做铺垫;另外, -1 O A1 1
分中,二次方程求解和二次函数求极值是基本数学要求,对于一些特殊问题,也要求解二次不等式。
5 4 1 < 2 < 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需要学生相当熟悉。、( 分)( ) ;( ) . -1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会用两边平方或者特殊值法比较两个表达式的大小关系,并要求学 二、必备物理基础(54分)
ab a b a b a
2 b2
生记住这两个基本不等式 < 、 <、 。高中物理中,运动学中比较中间时刻 11、(12分)(1)速度:10m/s=36km/h,72km/h=20m/s;
2 2 2
(2)大气压:1atm(1标准大气压)=1.01×105Pa=76cmHg(厘米汞柱);
和中间位置的速度大小关系,以及在万有引力、电路等问题中求极值或万有引力、总电阻的变化规
3 3
律时,需要用到这两个基本不等式。 (3)质量:1t(吨)=10 kg,1g=10 mg(毫克)=10
6μg(微克);
(4)体积:1cm3=10-6m3=1mL(毫升),1m3=103L(升); U 8VAB间的电阻值 R ABAB 20ΩI 0.4A
(5)能量:1kW·h(度)=3.6×106J; (2)根据串联分压由(1)可知,定值电阻 R0两端电压
(6)频率:1MHz=106Hz.
U U U 12V 8V 4V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常见物理量的单位,以及换算关系。本题选择的都是一些易错的单 0 AB
位换算问题,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大胆的猜测 cmHg的含义——物理学习需要一定的胆识和直觉。
I U由 可得定值电阻 R0的阻值 R
U0 4V
0 10Ω12、(4分) P R I 0.4A
S 只闭合开关 S、S2时,灯泡 L、定值电阻 R0、滑动变阻器 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 R两端
电压,滑片 P在 A端时,白炽灯 L正常发光。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电流为 0.5A,电压表示数即滑动
变阻器 R两端电压为 1V,根据 I U 可得定值电阻 R0两端电压
R
U 0 I R0 0.5A 10Ω 5V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熟悉反射光路作图的基本技巧,也直接要求学生规范作图。
13、(8分)(1)水平,右;(2)72.4,30,1; (3)0.9,家,量筒壁上还附着有少量洗手液,或者量筒 根据串联分压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UL U UR U 0 12V 1V 5V 6V
内洗手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挥发太厉害.
【命题意图】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基本仪器的操作和读数,并能够进行推理论证和误差分析。 则白炽灯 L正常工作 1min消耗的电能W ULI t 6V 0.5A 60s 180J
对第三问,学生必须识别处丁图和戊图的区别——两图电子秤示数的差值正比于铝块所受的浮力 (3)在整个过程中且电路安全条件下,由图乙可知通过定值电阻 R0的最大电流、最小电流分别为
m1g 液gV ,丁图和己图的区别——两图电子秤示数的差值正比于铝块的重力 m2g 铝gV , 0.5A、0.3A,则 R0功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解方程也不必用代入消元法,而可以将两表达式左右作比。
Pmax I
2 2
maxR0 0.5A 10Ω 2.5W, P 2min IminR0 0.3A
2 10Ω 0.9W
14、(8分) ( p0 gh)S
即 R0功率的变化范围是 0.9W~2.5W。
【命题意图】本题意在破除初中应试物理教育的错误——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数值,必须考虑液 【命题意图】本题从知识角度考察电阻定义、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基本规律和电功、电功率等,
体上方的气体压强。教师讲解时,可以从液面往下选取一段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用 从能力角度考察图像的信息提取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平衡条件推导出液面下方 h处的压强的正确公式 p p0 gh,并特别指出液体在其表面处也是有
压强的,而且还不小,等于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 p p0 。建议顺便将浮力公式的严谨推导经历一遍,
让学生理解浮力实际上是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流体压力的差值。
15、(10分)30N
【命题意图】本题无意要求用力的分解和物体的平衡条件来
处理,而是要求用功的原理来处理——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即
Fl=mgh+F 摩 l。教师讲评时,可以简单的介绍分解和平衡的思想,
并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解读表达式 Fl=mgh+F 摩 l——对系统输入的
能量,等于系统能量增加量,即重力势能增加量和内能增加量。
16、(12分)(1)20Ω;(2)180J;(3)0.9W~2.5W
【解析】(1)只闭合开关 S、S1,灯泡 L短路,定值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 R的最大阻值串联,电
路电流不变,将滑片 P从 B端移动到 A端时,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 R两端电压,由图乙可知此时电
U
路电流为 0.4A,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时,两端电压最大为 8V,由 I 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
R高一上入学综合素质能力测试 B
θ1
a r
物 理 试 卷 c β θ2 A
θ α γ θ l O3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b
图 2 图 3 图 4
7、(3分)试回答下列与圆周有关的问题:
一、必备数学基础(46分) y
4 (1)如图 3所示的几个角度之间满足的关系是: 1 2 3;1、(5分)请在图 1中按下列要求作图: 3
2 (2)如图 4所示,O为圆周的圆心,r为圆周的半径,A圆外的点,AO=l,B是圆周上的点,
(1)过 A、B两点作一条直线; 1
-2 -1 2 3 4 x 则 AB连线与 AO连线的夹角最大时, sin OAB = .(2)以 O点为圆心、r为半径作一个圆; -1 1
-2 8、(6分)角度大小,除了可以用角度制来表示之外,还可以用“弧度制”来表示,如图 5所示为
(3)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请将另外两条边补画出来; -3
-4 s
(4)请在 xOy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y=2x+1和 y=x2-2x-3 一半径为 r的圆周,设某一圆心角对应的弧长为 s,则圆心角的大小的弧度制定义为 ,单位为的图像. r
y 弧度(rad),比如 s=r时, 1 rad.请根据上述弧度制定义,完成下列角度单位的转换(圆周率用
B 4· r 3 字母 π 表示):
2
O· 1 周角: °= rad, 平角: °= rad, 直角: °= rad ;
-2 -1-1 1 2 3 4
x
A 30°= rad, 45°= rad, 60°= rad.· -2
-3 s y1 C( ) (2) (3) (4) -4 1 A
A2
图 1 θ r
O θ B2、(3分)试算出下列根式的小数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O A1 1 x
2 , 3 , 5 .
y y y -1
3、(3分)在函数 y=f(x)的图像上取两个点(x1,y1)、(x2,y2),若定义图像的斜率为 k 2 1 ,
x x x 图 5 图 6 2 1
则图像越陡,图像的斜率越 (填“大”或“小”);一次函数 y=ax+b的图像的斜率 k= ; 9、(7分)请完成下列填空:
□ □
若 2x+1<0,则 x要满足的条件是 . ①圆的周长公式为 c= ,面积公式为 S= ;②扇形的面积公式为 S= r θ (此
4、(5分)二次函数 y=ax2+bx+c 4的图像的顶点的坐标为( , );方程 ax2+bx+c=0 □处采用弧度制表示角度大小);③球体的表面积公式为 S=4πr ,体积公式为 V= πr□.
3
有解的条件是 ;方程 x2-2x-3=0的解为 ;
10、(6分)如图 6所示为半径 r=1 的单位圆,其圆心位于 xOy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O,OA为单位圆
若 x2-2x-3>0,则 x要满足的条件是 .
的一条半径,其与 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其对应的圆弧为 AB,过 A点作 x轴、y轴的垂线,垂足
a b a b a2 b2
5、(4分)a、b均为正数,试比较下列表达式的大小关系:(1) ab ;(2) .
2 2 2 分别为 A1、A2,过 B点作 x轴的垂线,交 OA延长线于 C点,则
(1)AA1= θ,AA2= θ,BC= θ(填“sin”、“cos”或“tan”);6、(4 分)如图 2所示为一平行四边形,a、b为两条邻边的长度,c为这两条邻边所夹的对角线的
(2)若θ大小趋近于零(即 0),则 AA1、AB、BC的长度的大小关系趋近于 ,
长度,角度标注如图所示,试判断下列字母或者表达式的大小关系:
a b a b a2 b2 2ab cos 即 0时,有 sinθ θ tanθ(此处采用弧度制表示角度大小).(1) c ;(2) c ;(3)γ (α+β).
二、必备物理基础(54分) _____g/cm3,对前后两次实验进行分析,发现在______(选填“学校”或“家”)所测洗手液密度的
11、(12分)试换算下列物理量的单位: 结果更接近真实值,造成另一次密度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1)速度:10m/s= km/h,72km/h= m/s; (已知铝块的密度为 2.7g/cm3,不计细线质量,细线和铝块均不吸收洗手液).
(2)大气压:1atm(1标准大气压)= Pa= cmHg(厘米汞柱);
(3)质量:1t(吨)= kg,1g= mg(毫克)= μg(微克);
(4)体积:1cm3= m3= mL(毫升),1m3= L(升); P
S
(5)能量:1kW·h(度)= J;
(6)频率:1MHz= Hz.
12、(4分)如图 7所示,发光点 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
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 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
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图 7 p0
图 8
13、(8分)小明在学校期间,使用一种医用免洗洗手液对手部进行消毒过程
14、(8分)如图 9 所示,一个 L形开口容器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内
中,闻到了浓浓的酒精味,看到该液体的流动性较差.查看了瓶身上的说明
盛有高度为 h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 ,大气压强为 p0,容器底面积为 S,
后,他确定,这种洗手液的主要成分为 75%的酒精.于是小明所在的兴趣小
试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
组对这种洗手液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图 9
(1)实验前,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工作台上,
15、(10分)如图 10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体底面水平,斜面长 5m,高 3m.小强用绳子沿斜
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如图 8甲所
面将质量为 20kg的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 150N,绳重不计.请画出木块的受
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各个力,并用不同字母标识不同的力),并求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出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g取 10N/kg).
(2)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
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 8乙所
图 10
示,烧杯和洗手液的总质量为_______g;将烧杯中的
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 42.4g;经过一段时间后, 16、(12分)如图 11甲所示,电源的输出电压保持 12V不变,R0为定值电阻,理想电压表量程为
观察到量筒内的液面如图 8丙所示,则量筒内洗手液的体积为_______ml,这种洗 0~15V,理想电流表量程为 0~0.6A.第一次只闭合开关 S、S1,将滑片 P从 B端移动到 A端,第二
手液的密度为_______g/cm3; 次只闭合开关 S、S2,将滑片 P从 B端逐步向 A端移动,直至白炽灯 L正常发光.根据实验过程中
(3)小明对洗手液的密度测量结果有疑惑,回到家后利用电子秤、烧杯、细线和 测量的数据,绘制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像如图 11乙所示.不计导线及其他电阻,试求:
一个实心铝块等器材,再次对这种洗手液的密度进行测量.具体做法如下: (1)滑动变阻器两端 AB间的电阻值; ·
· ·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洗手液放置在电子秤上(如图 8丁); (2)在闭合开关 S、S2时,白炽灯 L正常工作 ·
②将系好细线的铝块缓缓浸没到洗手液中保持静止(如图 8戊),洗手液未溢出; 1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在整个过程中且电路安全条件下,R0功率
③将铝块缓慢沉底后松开细线 (如图 8 己 ).则这次测得洗手液的密度为
的变化范围.
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