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3 12: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次北固山下
01.作者介绍
王湾,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
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解题
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分别什么含义?
解题

停泊
这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人长途旅行中一个行经地 ,到北固山后他还要到别处去。
北固山
江苏镇江北
绿水、潮、江
长江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表现出什么特点?
景物
:长江地区;早春时节
青山、秀水、江湖、帆船、海日、江春
特点
:开阔、秀丽
古诗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客要走的道路,正从北固山外向远方延伸。江上碧波荡漾,还要继续乘船向前。
首联点题,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以对偶句发端,起笔清新自然,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古诗赏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风向不偏,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阔;“风正”,才能够“悬”,写出了风顺、风和的情景。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放,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宽阔之景表明作者的博大胸襟。
古诗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颈联写景兼点明时令。
古诗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2、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古诗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红日驱走黑暗
乐观 积极
春意驱走寒冷
乐观 向上
新旧事物更替
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古诗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日”和“春”,是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 “生” 和 “入”字使之拟人化,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着自然理趣。海日驱走残夜,江春闯入旧年,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古诗赏析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是大型候鸟, 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又名“飞鸽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古诗赏析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尾联照应首句,表现了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
古诗赏析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 心中十分惆怅 。 正好此时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 于是诗人触景生情, 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了。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 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 。 在此 ,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思乡之情得到了最好的升华。
总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