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雾在哪里》说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雾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吸引学生关注科学,拓展视野。本文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雾的变化。全文共十段,重点内容是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什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第二课时的教学难点是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部分生字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二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上表达还不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写话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理解本科重点字词。
2、通过对比阅读,发现本课句段的结构及语言特点,从中发现雾的淘气,感受品读语言的趣味。
3、能仿照本文的句段的结构及语言特点,大胆想象,练习运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比阅读,发现本课句段的结构及语言特点,从中发现雾的淘气,感受品读语言的趣味。
2、能仿照本文的句段的结构及语言特点,大胆想象,练习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发现本课句段的结构及语言特点,从中发现雾的淘气,感受品读语言的趣味。
五、说教学法
1、朗读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学习本课着重从朗读入手,通过范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童话语言的生动有趣,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童话的喜悦感。
2、圈点勾画法。着眼于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找出重要信息的同时用笔进行圈点勾画。
3、自主一合作一探究。课堂上,调动各种手段,引进激励机制,把学生的眼、耳、脑、手各个感官调动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雾的淘气。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由于是第二课时,首先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为调动学生的兴趣,我用猜字迷形式导入新课,屏幕上出现富有童趣的字谜。
环节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首先学习第一部分,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欣赏大雾图片,看图说话是第一段的训练重点。出示许多形态各异的大雾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好词好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启发学生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接下来第二部分的学习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到雾的情景形态。在此基础上展示“水、露、霜、冰”的图片,增强雾淘气的感性认识。
第二段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我采用填空造句的方式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先出示课文中的三个句子,让学生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无论还是都”,体会雾的不同感觉。学生在亲自动脑动手后,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准确、形象,培养语感。
3、第三部分语言优美。教师范读课文将学生带入雾气的情境中去,在想象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板书、和着优美的旋律指导背诵第三段。学完前第二到第九段后结合板书小结:淘气顽皮笼罩山川、树林、学校教师适时小结,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知。
4、文章最后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段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说话,联系生活实际雾去哪里啦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想一想雾到底是有多淘气。分别描述雾做过哪些事情,然后用填空式说明雾把三样东西藏起来,发现原来雾每把一样东西藏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他们会边填空,边想象,这样通过填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除了这些,在生活中雾是怎么形成的,让学生去思考回答。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会有雾,生产劳动雾也存在!由此让学生知道雾的情景,也认识了雾的形成,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环节三、拓展延伸
雾是怎么形成的 “雾”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雾在哪里
大海
雾在哪里 藏 天空连同太阳 看不见
淘气 海岸 对比阅读
神奇 自己 露出来
八、说教学反思
1、朗读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语文学习“以读为本”,“读中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是重要,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课中,我把“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与文本间的交流更为密切。
2、语言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引导学生找课文中语言来说,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说话,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而根据图片仿照课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的课堂,学生们学得更积极、主动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