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8.蝴蝶的家
备课组 四年级组 主备人 章丽云 复备人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生字,掌握多音字“雀”; 借助关键词,或者圈画关键词,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明白文本的价值,理清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明白文本的价值,理清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明白文本的价值,理清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一、围绕问题,梳理课文内容 1.小燕子的家在温暖的屋檐下,松鼠的家在安全的树洞里,小鱼的家在蔚蓝的大海里,蝴蝶的家在哪里呢? 2.这就是作者心中的困惑。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的问题得到解答了吗? 3.是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作者在课文里有过很多猜测,他猜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迅速圈一圈。 (屋宇、麦田、树林、花朵、老树干的底面、桥下面、树叶下面。) 蝴蝶的家在哪里?作者一个个猜,又一个个否定了自己的猜测,而且否定时都是有原因的。在课文中找到原因,然后同桌合作读,一个问一个答。 小结:这篇课文大致写了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作者不断猜测蝴蝶的家在哪里,不断猜测,不断否定。 发现课文特点——设疑却不解疑 作者有了疑问,写了这篇文章。你读了课文后有什么问题呢?请根据本单元学到的提问方法,把问题写在课文边上吧。 反馈字词 多音字“雀”:que特指麻雀,泛指小鸟;qiao用于口语词。在语境中读一读。 刚才老师在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提了这样的问题。(蝴蝶的家在哪里?) 蝴蝶的家在哪里?下雨天,蝴蝶究竟在哪里避雨?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带来了资料。 看到这个解释,你有什么话想说? 三、学习这种写法 1.有人真的认为这篇文章很差,他们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的,一是没有回答读者蝴蝶究竟在哪里避雨,二是给读者错误引导。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们讨论。 2.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同学,那么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呢? 3.是啊,请大家再仔细默读这篇课文,勾画出直接写“我”为蝴蝶着急的句子。 4.除了这样直接写出着急的句子,其他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为蝴蝶着急的呢? ①与青鸟、麻雀这些鸟的对比 ②描写恶劣的天气 ③反复写,排比、反问 5.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把对蝴蝶的关切、担忧读出来。 6.你有为某个小动物担忧的经历吗?你看,把自己担忧的过程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写在朋友圈) 四、继续提问、讨论 1. 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我们本单元第三篇课文学到的。请各小组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贴到黑板上来。我们一起讨论。 2.交流解答 3.真棒啊,这个单元我们学到了这么多提问的策略,以后我们要继续这样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