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附答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鉴赏(附答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4-05 22: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
一、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瓢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
主旨句:---------------------------------------------------
情感线索:-------------------------------------------------------------------------
2、 简析本诗三、四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4、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
二、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解释下面词句。
⑴太清:-----------------------------------------------------
⑵端居耻圣明:----------------------------------------------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V”,错的打“X”。
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三、回答下列问题。
1、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A、 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临登意愿,于是想像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服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来催人奋进。
2、下列诗句表现的自然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同“消”)。
1、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 --------------------
-------------------------------------------------------------------------------------------------- 2、这首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
五、古诗鉴赏。阅读杜牧的《泊秦淮》,然后回答问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
2、 真正“不知王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六、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下列两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什么?
--------------------------------------------------------------------------------------------------------
2、 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 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障里”中的 “千障”是指很多象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
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文后两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
----------------------------------------------------------------------------------------------------------------
九、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回答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写的是----------------------。
2、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十、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话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 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
十一、读陶渊明的《饮酒》,回答后面的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安宁,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2、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十二、阅读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完成后面的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 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
十三、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甲] 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等对应物上。甲、乙两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
3、 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
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里活动:--------------------------------------------------------------------------------------
“断肠人”的倾述:----------------------------------------------------------------------------------------
附参考答案:
一、1、主旨句:末尾的两句。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答先激愤后激昂即可)2、比喻、虚实结合 3、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近即可)
4、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意思相近即可)
二、1、(1)指天,天空 (2)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2、A ∨ B ∨
C X D ∨ 三、1、C 2、C 四、1、开放之“早”;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可看出来。 2、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五、1、特点是蒙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六、1、指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意思正确即可)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挑灯看剑、梦回连营)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七、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八、1、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竟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九、1、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即可)2、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十、1、D 2、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十一、1、C 2、“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了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名利。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十二、1、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责之情。2、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 十三、1、坟墓、海峡 家国之思 2、示例:句子: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3、“我”的心里活动: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 “断肠人”的倾述:回家的感觉真好!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