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2静电现象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2静电现象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1 22:1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静电现象》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运用科学。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活动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交流、归纳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重点和 难点
   摩擦起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因此,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探究性学生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 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基于以上原因,我为本课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如静电现象(手摸那个带电 的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另外,安排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活动器材,如: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
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实验:静电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规律的得出,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由于静电实验易受绝缘性能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课前,我会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充分晒干或烘干,教师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验,以保证学生能较容易成功,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为后面探究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探究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的顺利进行,事先准备好细绳,使玻璃棒和橡胶棒都能吊在细线上,这样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动,受力后也很易转动,实验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经历亲身体会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准备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逻辑地分析,讨论,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一)静电现象,引入新课
通过PPT展示一副照片,引入新课内容。
引出课题——静电现象
(二)学习新知
1、摩擦起电
活动一:小魔术
(1)教师演示:用梳子吸引小纸片
(2)学生体验:将手边的塑料尺(笔筒)在自己的头发上多摩擦几下,后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反之:如果有轻小物体被梳子吸引,则说明梳子带电了。)
两种电荷
活动二:探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出示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通过摩擦使橡胶棒和玻璃棒带电,然后两两相互靠近,学生观察现象。
思考:
两根带电的橡胶棒(或玻璃棒)所带的电是否相同呢?
带电的橡胶棒和带电的玻璃棒所带的电是否相同?自然界存有哪些种类的电荷呢?
结论:
相互摩擦的物体所带的电荷只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负电荷。
(教师再次让橡胶棒和玻璃棒带电,学生观察现象。)
问题:
通过上述现象说明两种电荷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验电器
出示验电器,学生观察,了解其作用、结构和原理。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结构: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4、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了解闪电的形成,知道静电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与防治。
(1)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2)雷电的形成与防治
(3)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与作业
1、知识小结
2、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