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9 “歌剧大师”——威尔第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中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14.29 “歌剧大师”——威尔第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中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8-11 22:4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鉴赏
第十四单元
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
第二十九节
歌剧大师
—— 威尔第
本节课的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第二十九节《威尔第》。基于对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的了解,故将本节课的课题设计为“歌剧大师”——威尔第。接下来,将从以下(说教材、说教学内容、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教学特色、说教学反思)九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最新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音乐鉴赏》也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必修模块之一。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本节课的课题是威尔第,教材提供了鉴赏作品《凯旋进行曲》, 其中还涉及“歌剧”、“意大利歌剧”和关于威尔第本人等常识。
二、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通过鉴赏《凯旋进行曲》,走进浪漫派歌剧音乐。《凯旋进行曲》又称为《大进 行曲》《阿依达进行曲》,选自歌剧《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表现埃及军队凯旋时的场景。此段音乐主题完整演奏两遍。第二遍的主题再现比第一次出现要升高小三度;乐队配器方面, 作曲家为了更贴近历史,特意使用了埃及小号;乐队配置方面。安排了幕后乐队搭配埃及小 号并在主题第二次出现时,安排全乐队编制进入。使乐曲听起来更加激昂威武。
由于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必然要拓展教学内容,如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作曲家的创作特点、歌剧发展等,多角度引导学生聆听、理解歌剧音乐,促进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
三、说学情
经过一学期音乐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鉴赏音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积累了音乐流派、音乐类型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本单元前三节的基础上,对浪漫派音乐的几位代表性作曲家及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歌剧作曲家及其作品上充满好奇,这样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了解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异同,但对浪漫派多样音乐风格的体验还不够全面。加之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情感比较细腻、敏感,对音乐会有独特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类型的兴趣,把握西方音乐发展的大致脉络。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设计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如下三个核心素养的达成目标:
(一)审美感知:聆听《凯旋进行曲》,模唱音乐主题,感受、体验作品音乐情绪的变化; 结合相关作品,初步感受威尔第歌剧创作的显著特点。
(二)艺术表现:学唱《凯旋进行曲》的部分乐句,根据《凯旋进行曲》的音乐背景,边跟唱旋律,边模仿军队英武洒脱的姿态。
(三)文化理解:简单了解作曲家威尔第的生平及代表作、歌剧《阿依达》的故事情节与歌剧发展情况,了解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歌剧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动力。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凯旋进行曲》,感受旋律、节奏、配器、结构等音乐要素特征,引导学生参与跟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
难点: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内,通过有限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歌剧音乐中的相关知识。
六、说教学策略(教法、学法):
音乐鉴赏是一门实践性非常突出的课程,音乐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和听觉艺术。因此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整体,从细节要素到完整艺术形象等基本策略。具体落实在以下教法、学法、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
引导聆听:特别关注作品的旋律、调式及和声色彩、音色、配器、伴奏及音乐情绪等,
还要根据音乐特点联想或想象音乐形象,以理解作品蕴含的深层次内容。
参与表现:哼唱主题旋律或片段,熟悉并能记住音乐主题,提高对主题的辨识能力。
即兴表演:鼓励学生进行即兴表现模仿军队的形象,关注音乐律动和创意实践,但不对表演水准提出过高要求,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自信心。
拓展延伸:适当拓展其他作品、相关音乐文化等内容,引导、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还要运用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方法,运用钢琴、微课、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七 、说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充分挖掘探究性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以音乐为本,在体验、聆听、模仿的基础上,设计具有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用多种形式进行鉴赏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师生双向互动和教学相长的理念。
(二)设计流程:
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导入部分:
播放一个旋律片段,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初步认识“阿依达”小号。旨在强调带着目的聆听的习惯,关注乐器音色的听辨。 并留下“为什么叫‘阿依达’小号” 的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视唱《凯旋进行曲》
通过视唱,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要素(旋律进行、节奏型等)的作用和音乐主题的风格特征,归纳总结出进行曲的体裁特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并记住主题,让他们感受音乐要素的作用和音乐主题的风格,激发他们参与鉴赏的热情,培养其音乐听辨能力和把握音乐基本曲式结构的能力。为后面的表演和理解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之一做好铺垫。以达到审美感知的素养目标。
表现《凯旋进行曲》
通过让学生参与表演、为旋律起名、观看无声视频等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听、所看以及切身感受,最后归纳总结出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目的是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气氛,加深了体会,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想象能力,也使学生对歌剧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落实了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赏析《凯旋进行曲》
通过对《凯旋进行曲》的完整赏析,引导学生对两次主题的音调、音量、音色等音乐要素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音调、配器、乐队配置等方面的不同及音乐在歌剧中的主要作用之一:烘托舞台气氛。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鉴赏音乐,使学生对浪漫派歌剧中管弦乐配器、乐队配置等方面的特点以及音乐对歌剧的主要作用有初步认识。
歌剧《阿依达》
为了激发学生对《阿依达》故事情节了解的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做好相关的铺垫,让学生知道编剧对于歌剧的重要性。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作曲家为什么想到用“埃及小号”来表现凯旋的场景? 借此导出《阿依达》微课,继而导出《阿依达》的编剧及作曲家合作的另外一部代表作。
威尔第生平
为了拓展学生的音乐常识和了解作曲家所处的历史环境,体现落实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要求。该环节我尝试引导学生从作曲家的其他代表作品中获取线索,在微课中对威尔第进行简单介绍,随后给学生出示链接,布置课后的查阅任务,引导自主、深度学习。
《圣洁的阿依达》
引导学生思考:歌剧中的音乐有哪两部分组成?得出器乐、声乐结论。引导继续思考: 歌剧中的声乐有哪两种基本样式?随后播放《圣洁的阿依达》,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不同的旋 律特征,归纳总结出咏叹调、宣叙调两种类型。引导继续思考:一个唱段中用两种声乐样式 起到怎样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在歌剧的另一个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奋起吧!埃及的英雄们》
为了让学生掌握演唱形式基本知识,感受各种演唱形式特色和艺术表现力,理解其在歌剧中的作用。再拓展一首声乐作品。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通过观看,总结出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引导继续思考:歌唱描述了怎样的场景?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吗?归纳总结出音乐在歌剧中的第三种作用:“推动剧情发展”。
意大利歌剧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微课中获取意大利歌剧发展的基本脉络。促进学生对意大利歌剧发展的初步认识,增加文化理解。
威尔第歌剧创作的特点
这个环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威尔第歌剧创作所遵循的四个基本特点:音乐民族化、人性戏剧化、创作多样化和形式创新化,并初步认识威尔第的歌剧在西方音乐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课后活动及作业
为了拓宽学生的相关文化,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提炼知识的能力,以及利用多媒体和 网络学习音乐的方法。结课前呈现几幅西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代表人物图像,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之间学术思想的联系,查阅相关音频、视频和文字资料,深入探索歌剧的相关知识。
3、全课小结
结课用这样一句话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歌剧的创造,不是单纯从音乐出发的,而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一种艺术理想。这种理想掌握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段,来为一个最高的目的服务,真实地、有力地、戏剧性地表达人的感情”。
八 、说教学特色
教材创新: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在人音版教材的基础上参阅了湘艺版关于歌剧章节的内容, 尝试着将两个版本教材相关内容有机结合。
思路创新: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运用“逆行解析”的教学策略,围绕两条主线和一条
副线逐步展开,两条主线是歌剧中的音乐以及音乐在歌剧中的主要作用;副线是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几个特点。
方法创新:
我尝试着引导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动起来,让学生在熟悉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歌剧情节的表演。
九、说教学反思
在这种课型的教学中,教学预设和反馈始终贯穿,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共情其聆听、参与 等感受,有效应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使各教学环节更流畅,教学效果更稳定;在一些环节中,应该把问题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不断优化反思中的问题,不断研究教材、教参、相关文献,深挖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本节课基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达成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上就是本节课说课全部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