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课时 认识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RJ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利用米尺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知道1米=100厘米,培养量感。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3.能用米作单位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体会测量工具的作用。
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利用米尺进行测量活动。
重 点
难 点
情境引入
同学们,请利用上节课学习的厘米尺来互相测量同桌的身高。
同桌互测
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用厘米尺量只适合量较短的物体
需要多次测量,记录
厘米尺太短
测量的时候你有是怎么做的?你有哪些想法?
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我们一起来认识更长的尺子,用“米”作单位。
cm
1米 也可以用字母“m”表示。
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用米尺量自己的身高,说说1米到身体的什么位置?
cm
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用米尺量一量自己的课桌,看看桌子够1米高吗?
cm
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张开双臂,看看两手之间的距离够1米吗?
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
(1)1小格是1厘米,相邻两个数字是一个大格。一个大格有( )个小格,所以一个大格有( )厘米长。
(2)米尺上有( )个大格,所以米尺的长是( )厘米。
1米=100厘米
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0 + 20 + 20 + 20 + 20 = 100cm = 1m
20cm
还有哪些用“米”作单位的尺子呢?
卷尺
折尺
趁热打铁
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米 厘米
(1)我们的教室长约7( )。
(2)课桌高70( )。
(3)亮亮的身高是128( )。
(4)黑板宽约1( )。
米
厘米
厘米
米
趁热打铁
2.单位换算。
(1)1米=( )厘米
(2)300厘米=( )米
(3)4米=( )厘米
(4)800厘米=( )米
100
3
400
8
趁热打铁
在Ο里填“>”“<”或“=”。
8厘米○ 8米 3米 ○ 3厘米
80厘米 ○ 1米 90厘米 ○ 9米
>
<
<
<
用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测量黑板的长
以小组为单位,在黑板上量出2米长给大家看一看。
用厘米尺、米尺对比测量
1.小组合作,分别用厘米尺、米尺测量教室的宽。
2.谈论:用哪种工具测量更快捷?为什么?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趁热打铁
走一走,1米大约有几步?
分析:请同学们把米尺放过道上,在过道走走。
答案:大约2步。
趁热打铁
量出一根长3米的绳子。
分析:拿出准备好的绳子,同桌合作测量。
发现问题
建构模型
应用创新
感知1米的长度。
建立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 感知1米:
米是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时,可以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m=100cm
1. 自制学具“米尺”(标上刻度);
2. 完成本节《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