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浓郁乡情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浓郁乡情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8-12 08:4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浓郁乡情》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课程。它特别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注重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和其它科目的相互融会与贯通。大胆尝试利用民族音乐与当地民俗资源,让乡土音乐走进课堂。以熟悉的乡音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在了解其他地方的民族民情基础上感悟家乡音乐的美。课堂教学结构方面呈现灵活多样,富于民族地方探究性的色彩,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和《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一组民族音乐的欣赏与演唱学习,以此感受乡音乡情。 2、情感目标: 联系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感悟浓郁乡情。 三、教材分析: 选取高二年级歌唱第七单元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一组民族音乐欣赏感受民族的乡音乡情。 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是根据撒尼族民歌及素材,由范禹作词、麦丁编曲的混声合唱。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云南彝族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同胞。当年范禹和麦丁来到云南的路南县,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路南县是彝族的支系撒尼人聚居地,他们能歌善舞,喜欢用歌声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的欢迎。1953年著名词作家范禹写下了这首歌, 朴实、亲切、诚恳的语言,激发起麦丁的创作灵感,他以当地彝族撒尼风格的曲调定下了主旋律,吸收了当地彝族音乐老师金国富创作歌曲中的有关乐句,同时揉进民歌《放羊调》的音乐,还参考了俄罗斯民歌中高音长音的衬托,最后完成了这部混声四部合唱歌曲。 歌曲风格特点:女声领唱导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而后是混声合唱给予呼应。“塞洛塞洛……”等衬词更具民族特色,整首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表现了撒尼族人民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体现了他们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更表现了人民对美好未来、对祖国的衷心祝福。 2.《半个月亮爬上来》 作者王洛宾,长期在西北地区从事民歌搜集、研究和音乐创作,改编了大量民歌。此曲本是由作曲家王洛宾根据西北地区民间音调创作的一首歌曲,因为曲调优美,意境深远,易于学唱而流传全国,常被误认为青海民歌,原作者反而被人们遗忘 此合唱曲短小、精练,富有合唱音乐所特有的协调感。歌曲表现了青年人的爱情生活。全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写成。第一段与第三段曲调平稳,充满夜晚的宁静气氛。大调式的密集和弦,使各声部产生均衡的音响。中段旋律起伏较大,旋律分别由男高音、男低音及女高音唱出,“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的句子,表现小伙子的焦急心情。第三段仍回到第一段宁静的气氛中。似在温馨的夜色里,年轻人尽情享受着爱情的喜悦。 歌曲为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整首合唱丰满、宁静,充分展示了人声的和谐,是我国目前无伴奏合唱中保留曲目之一。曲调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 四、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教学过程可多可采用视听、唱结合,音乐综合课形式,引起他们在无意中注意,在轻松愉悦在中体验浓郁乡情这一主题。 五、教学重点: 从演唱的形式等把握好每首音乐的风格特点,体现“浓郁乡情”的主题。 六:教学难点: 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和《半个月亮爬上来》曲调的熟悉 2. 通过欣赏家乡的民歌,能够热爱家乡的民歌 七:教学准备: 多功能音乐课室、多媒体教学软件、音乐课本 八:教学过程: 导入: 师:民歌是源于人民生活,反映的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等,今天我们先通过两首民歌的欣赏来感受民族的乡音乡情。 2、引出新课: (1)、聆听与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感受音乐的情绪,体会歌曲里衬词的特色,并找出歌曲典型的节奏: 学生谈谈歌曲的风格特点:女声领唱导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而后是混声 合唱给予呼应,“塞洛塞洛……”等衬词更具民族特色,整首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表现了撒尼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体现了他们热情好客的习俗风尚,更表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祖国的衷心祝福。 老师总结: 这首乐曲是根据撒尼族民歌及素材,由范禹作词、麦丁编曲的混声合唱。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云南彝族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同胞。当年范禹和麦丁来到云南的路南县,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路南县是彝族的支系撒尼人聚居地,他们能歌善舞,喜欢用歌声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的欢迎。1953年著名词作家范禹写下了这首歌, 朴实、亲切、诚恳的语言,激发起麦丁的创作灵感,他以当地彝族撒尼风格的曲调定下了主旋律,吸收了当地彝族音乐老师金国富创作歌曲中的有关乐句,同时揉进民歌《放羊调》的音乐,还参考了俄罗斯民歌中高音长音的衬托,最后完成了这部混声四部合唱歌曲。 (2)、对比聆听:、《半个月亮爬上来》 仔细聆听,请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播放视频 师:这部合唱曲属于哪一类合唱作品?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总结:这部作品短小、精练,表现了青年人的爱情生活。全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写成。第一段与第三段曲调平稳,充满夜晚的宁静气氛。大调式的密集和弦,使各声部产生均衡的音响。中段旋律起伏较大,旋律分别由男高音、男低音及女高音唱出,“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的句子,表现小伙子的焦急心情。第三段仍回到第一段宁静的气氛中。似在温馨的夜色里,年轻人尽情享受着爱情的喜悦。 歌曲为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丰满、宁静,富有合唱音乐所特有的协调感,充分展示了人声的和谐与统一,是我国目前无伴奏合唱作品中经典曲目之一,乐曲为起承转合式的结构。 3、拓展:感悟乡音乡情 A、 你熟悉家乡的歌吗?你家乡的民歌有哪些种类呢? 播放山西民歌《圪梁梁》视频,通过熟悉的旋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问:你听过这首优美的歌曲吗?视频中的场景都在哪里?你去过那里吗? 学生思考回答。 4.活动: 聆听欣赏几首原生态山西民歌和新创作的山西民歌 5:结束 课后作业: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通过民歌感受民族的浓郁乡音乡情。亲爱的同学们,家乡的歌可曾感动过你?请你用文字谈谈如何发扬与传承地方音乐。(长短不限) 6.优美的山西民歌旋律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