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单元第31节 乐坛新曲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单元第31节 乐坛新曲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8-12 08: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乐坛新曲
教材分析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从14单元至17单元共有10节内容来概括性地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本课是让同学们来了解新中国器乐作品的创作风格。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管弦乐曲的创作风格,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的民族乐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新中国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了解很少。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水平,设计教学的每个环 节。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教学内容:《御风万里》《乱云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聆听《御风万里》及《乱云飞》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国器乐创作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聆听、欣赏、演奏的基础上,运用探究、合作、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感受音乐,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聆听我国民族器乐曲, 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御风万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分析作品《御风万里》音乐主题的创作特点;辨别乐器音色。
教学法 比较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1、开放式研究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2、讨论法: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
3、合作式音乐学习:加强学生合作、协调、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年级:高一年级
教具:钢琴,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民歌《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思考: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2、播放《御风万里》片段:和刚才我们听到的两首民族有怎样的联系?运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手法? 聆听、思考、回答:汉族《黄河船夫曲》和蒙古族《嘎达梅林》。
对比聆听,感受复调音乐。
提出问题 师生谈话:同学们对中国民族管弦乐器了解多少?
出示课题:《乐坛新曲》
1、音乐风格。 学生根据老师已给的选择,分辨曲式。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引导学生理解复三部曲式。
分段欣赏 引子部分欣赏:
1、三种音调素材的演奏乐器(小提,短笛 ,长笛)
2、旋律特点(节奏、节拍)。 学习聆听、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乐器的音色,培养学生对乐器的辨别能力。
A段主题欣赏:
1、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
2、音乐情绪怎么样?(明朗 热烈) 感受、体验。 感受主题音乐。
B段主题欣赏:
1、四首民歌都是哪一民族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民族 歌曲旋律 主奏乐器
汉族 黄河船夫曲 双簧管
蒙古族 嘎达梅林 圆号
藏族 朗玛 小提琴
哈萨克 爱情歌曲 短笛
2、四种民歌音调的对位蕴涵着什么思想内容?(民族大团结)
音乐欣赏
整体欣赏 1、乐曲的结构是什么?教师给出选择:
(1)引子+A+B+C+尾声
(2)引子+A+B+A`+尾声
3、《黄河船夫曲》表现了什么样主题思想?(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4、引导学生演唱音乐旋律。
学生聆听、感受、辨别,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
培养、提高学生辨别乐器音色的能力。
强调民族音乐语言的应用。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艺术价值即民族大团结的主题思想。
师生演唱,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音乐欣赏 分段欣赏 再现部分A`+尾声
提问:主奏乐器是什么?(圆号,木管乐器,尾声为管乐队演奏)
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 聆听、感受、体验。 进一步感受乐曲的风格和主题。
作品欣赏略听 欣赏《乱云飞》
1、乐曲的音乐风格。
2、与我们平时听到的民族乐队演奏有什么不同?创新之处?
3、艺术价值。
学生感受、体验、探究。 了解《乱云飞》将京剧唱腔和京剧音乐的主要乐器运用到民族管弦乐曲中的独特创新。
知识归纳
中国器乐创作
1、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创作经验,创作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2、搜索外来乐器“民族化”创作实践。
3、20世纪80年代,将世界现代音乐观念和新的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
在本阶段教学中,设立问题的形式,对课上的知识进行总结。
了解中国器乐创作。
知识拓展 课下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二胡《长城随想曲》,谈谈你对中国器乐创作民族化进程的理解。 学生自主完成。 拓展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课堂小结 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的母语。不管你走到哪里,亲近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决不会改变,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我们要多听我国的民族乐曲,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