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鲁教版1.2《短文两篇》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下鲁教版1.2《短文两篇》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05 21:3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换诗) 毛泽东行道树张晓风我们穿越在现代都市中的大街小巷的时候,能够吸引我们目光的往往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美丽的公园你注意过行道树吗?作者简介:
张晓风,台湾著名女作家,江苏铜山人。著有散文、小说、戏剧多种。被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其作品“柔婉中带刚劲”(余光中语)。“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评论界赞)1、把不能理解的语句勾画出来。 2、你能快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吗? 中心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听读课文1、为什么是“神圣”的事业?2、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结合课文语句思考: 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
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 1、为什么是“神圣”的事业?2、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 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除此之外,行道树们还感到忧愁,因为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
早已不珍惜清新了。 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哪些精神? 为突出行道树自我牺牲、奉献人类等美好形象,作者采用了什么样表现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对比。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需要你为此作出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还有不理解的句子吗?1、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在“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的。 2、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人们竟然对污染的环境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质疑:
有人说此文运用了“堕落”、“痛苦”、“污浊”、
“忧愁”等词,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不是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联系生活,诉心里话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怎样看待他们?第一次真好周素珊周素珊简介  她的文章清新雅丽,
在平淡中蕴含着哲理。
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
《故国梦重归》、《风雨
故人来》、《心灯集》
等39部。 《第一次真
好》是她早期的一篇散
文。词语注音:léi沉甸甸 diān diān姊妹 zǐchúshuòshūdītī问题探究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1、作者给我们讲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写了她的什么经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3、作者从她的许多第一次经历,告诉了我们
什么? 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
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 “第一次”详写? “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好在奇妙 新鲜而刺激 回味无穷 作者从她的许多第一次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珍重第一次
让生命多姿多彩
不断向新的领域进发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从“眼巴巴”一词可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④“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言欣赏体验与反思 1、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2、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