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夯实基础
1、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2、若下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4、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5、关于平面镜成像,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二、能力提升
6、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 )
A.镜中像的位置是不变的
B.镜中像是越来越大的
C.镜中像是大小不变的虚像
D.镜中像与人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该实验最好选平面镜进行实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该处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不能与A的像重合
8、学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小华和小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 转。
(2)小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3)傍晚,小虎在河边看到的夕阳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 像,这是由于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了 反射。
三、课外拓展
9、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 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 ,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四、中考链接
11、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12、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小
D.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大
1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A
【解析】A选项,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选项,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B错误。C选项,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选项,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C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C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潜望镜中有两块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C、D错误;物体经平面镜二次反射成像之后所形成的虚像在人看来和物体是一样的,所以是等大、正立的;故应选A。
4、【答案】C
【解析】汽车夜间行驶时,若驾驶室开灯,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灯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5、【答案】C
【解析】AB、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大小不变,所以可判断选项A、B错误;CD、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所以可判断选项D错误,选项C正确。
二、能力提升
6、【答案】C
【解析】A、人向平面镜靠近,平面镜中的像也面镜.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像,物像大小相等,人面镜,人的像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C、人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的大小和人大小相等,人面镜时,人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D、人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的虚像,物像大小相等,所以镜中像与人是等大的正立的虚像.不符合题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7、【答案】D
【解析】A、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本选项错误。B、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故本选项错误。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本选项错误。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移动蜡烛B使之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8、【答案】(1)左 (2)不随 (3)虚 镜面
三、课外拓展
9、【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虚 (3)不变
【解析】(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2)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会不变。
10、【答案】(1)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像与物 (2)垂直 (3)虚 (4)能
【解析】(1)①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以知道:玻璃板如果不竖直,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②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因为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走B棋子,将一张白卡片放在B棋子原来所在的位置,不能直接从白卡片上观察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见棋子A的像。
四、中考链接
11、【答案】B
【解析】A选项,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不能形成实像,故A错误。B选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选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是等大的,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故C错误。D选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进入人眼中所形成的像,属于虚像,所以在光屏上不能成像,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12、【答案】D
【解析】A、B选项,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中的像和人的大小相同,所以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是不变的,故A、B均错误。C、D选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人与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人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大,故C错误,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13、【答案】B
【解析】A选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只与成像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选项,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故B正确。C选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选项,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也会向平面镜靠近0.2m,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