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第二课时) 课件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曹冲称象》(第二课时) 课件 (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3 11:0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4 曹冲称象
第2课时
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2.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3.能复述课文。
1.会写本课的生字。
第1自然段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第2自然段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又高又大的大象
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______。
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
大象的腿还像______。
再读课文
注意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细读课文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官员想出了什么方法称象?
做秤杆
细读课文
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先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
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
思考
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秤的问题,用石头代替大象,方便称重,十分巧妙。
你对曹冲有什么印象?
思考
聪明
考虑周全
细致有序
年少聪慧
细读课文
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一段?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称象的方法很有创造性,利用了水的浮力,解决了造不出可以称大象的秤的问题。
总结
“木”做偏旁捺变点。右边三横的间距相等。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禾”做偏旁捺变点。
“木”做偏旁捺变点。“干”的竖为悬针竖。
书写指导


“底”下面的点不要忘记写。
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书写指导


左缩右展。“禾”做偏旁捺变点。“平”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立”的最后一笔变为提。
书写指导


“山”中间一竖最长,在竖中线上。
书写要紧凑,注意四个点的书写方向。
书写指导


左右要紧凑。“舟”的横变提,右边不出头。
课后练习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说说哪一句更好?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说说哪一句更好?
( )赶象上船。
( )秤石头的重量。
按照曹冲称象的过程排排序。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在船舷上做记号。
1
2
3
4
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阅读《找骆驼》和《蜜蜂引路》。
作业
再见